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轿车装备的泊车雷达蜂鸣系统又称为“避障系统”、“驻车距离报警系统”.其实际上是一个范围测定系统。该系统具有两方面功能,一是作为倒车的辅助安全装置,为驾驶人提示汽车后方还有多少空间可以利用;二是作为驾驶人视野的增强装置,能够协助驾驶人驻车和调整车位。  相似文献   

2.
系统回顾了早期汽车驾驶人模型的发展与演变,根据驾驶人模型的设计理论和研究方法,将驾驶人模型分为方向控制驾驶人模型、STI模型、预期开环控制模型、双模式模型以及其他种类的模型,其中方向控制驾驶人模型又可分为预瞄驾驶人模型和线性状态变量控制模型。综述了上述各类汽车驾驶人模型的研究过程,分析论述了早期汽车驾驶人模型的结构特点,总结了各类驾驶人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驾驶人模型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汽车知识》2010,(2):99-99
2009年第12期第76页:“无论汽车多先进,有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就是从驾驶人的位置观察汽车四周,永远存在一定的盲区,尤其是在靠近你车侧的位置,用再先进的后视镜也无法观察全面。”  相似文献   

4.
驻车距离报警系统是汽车驻车或倒车时使用的安全辅助装置,该系统由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或蜂鸣器等组成。能以声音或更直观的显示将车辆周围障碍物的情况告知驾驶人。有效弥补了驾驶人视野死角所带来的问题。解决了驾驶人在驻车和倒车时的困扰.提高驾驶安全性。本文详细介绍了宝马5系车驻车距离报警(PDC)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及故障诊断思路和方法,希望对维修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12,(3):27-28
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女性驾驶人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出行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而女性驾驶人因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性,或多或少地会同男性驾驶人在驾驶行为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为全面分析女性驾车行为的特征,帮助女性驾驶人减少道路出行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刊联合搜狐汽车制作《女性驾车行为调查》专题。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运动》2012,(6):162-162
Lennart Stegland:沃尔沃汽车“以人为尊”的品牌策略其实跟中国常说的“以人为本“很像,“以人为尊”就是要深刻了解我们的客户,不管是驾驶人还是乘客,或是行人,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如何与车互动的,然后再设计汽车。  相似文献   

7.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的提速,我国已经迈入汽车时代。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近1.77亿辆。其中,汽车0.70亿辆,而全国机动车驾驶人1.8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294亿人。而且每月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8.
在遇到暴雨或洪水时,一些驾龄不长、经验不够丰富的驾驶人往往不知所措,在汽车被淹熄火以后,还抱着侥幸心理,二次起动发动机,结果加重了汽车的损坏。甚至个别救援人员也因所采用的施救措施或具体操作不当,扩大了汽车的损坏。  相似文献   

9.
东风康明斯汽车采用单片式螺旋弹簧或单片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该总成带有两级减振器和怠速减振器,能较好地衰减从传动系统传递来的扭转振动,只要正确地操作使用离合器,就可避免离合器摩擦片的非正常磨损。但从驾驶人反映的情况来看,存在离合器摩擦片磨损过快的现象。本文就东风康明斯汽车离合器摩擦片磨损过快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供汽车驾驶人和修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便于驾驶人随时了解汽车各个主要系统的工作情况,防止发生事故,保证汽车安全行驶,丰田威驰轿车上安装了一些警报装置。当某系统的工作状态不正常时,警报装置通过点亮或闪亮警报灯提醒驾驶人。  相似文献   

11.
汽车座椅弹簧的作用是在汽车形式过程中达到减震的作用,提高驾驶人的舒适感,当车辆长期在不平整的路面时,座椅能够降低车辆振动对人体机能带来的伤害,避免驾驶人由于血液循环等问题对视觉造成影响而带来交通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汽车机械振动对驾驶人的影响,通过确定座椅高度等内容研究汽车座椅弹簧设计重点,通过进行弹簧性能实验等内容研究汽车座椅弹簧设计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李建 《实用汽车技术》2005,(9):i0015-i0015
近日,听说某地有个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因汽车直拉杆头螺帽脱落而造成方向机失控撞坏了别人的摩托车,最后由交警处理的结果是这位驾驶人负全部责任,对此这位驾驶人很不理解,他说:“这是机械事故,凭什么我负全部责任?”笔者对,此深有感触,确实时下有不少驾驶人认为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是客观原因,可以负责任,甚至不负责任。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汽车驾驶人的疲劳程度识别对于预防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了实车驾驶实验,采集了20名汽车驾驶人在疲劳驾驶状态下的眼动特征参数,将汽车驾驶人的疲劳等级分为警觉、轻度疲劳、深度疲劳和嗜睡四个级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预处理了所采集的眼动特征数据,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了PCA-SVM疲劳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高精度地识别驾驶人的四种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14.
驾驶人是"人-车-路"闭环系统中的核心。近年来,研发人性化、个性化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逐渐成为行业热点。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弯道驾驶行为特性,为弯道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功效评估与优化,提出了一种考虑肌电信号的驾驶人弯道行驶过程操纵行为分析方法。招募12名驾驶人在试验场标准路面上进行实车试验,其中包含6名专业试车师与6名普通驾驶人,要求驾驶人分别以30,40,50 km·h-1的不同初速度驶入U形弯道并自由驾驶。试验过程中记录驾驶人颈部肌电信号数据和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分析转弯行驶车辆侧向运动对不同驾驶能力的驾驶人生理体验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驾驶人在不同入弯速度条件下颈部肌电信号与侧向加速度的关联差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专业驾驶人和普通驾驶人颈部肌电特征值存在显著差异,专业驾驶人颈部肌电信号特征与车辆侧向加速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驾驶任务难度的增加,驾驶能力好的驾驶人能够较好地适应任务的变化,在进行纵侧向耦合操纵时能够较好地协调身体生理反应与车辆侧向运动保持较好的关联特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并完善驾驶体验评价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可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功能设计与智能汽车行驶性能的用户体验测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一种“明日汽车”。这种汽车撞上行人不会造成伤害,既能随着驾驶人的心情改变颜色,又能自动避开交通阻塞的路段。  相似文献   

16.
陈岚  刘建 《轿车情报》2008,(7):214-215
如果我们撇去汽车的价格不谈,什么会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最终因素?品牌、外观,还是配置或动力?我想,它们的确能够影响消费者,但这些因素在汽车安全面前,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安全第一”,是驾驶的不二法则,自然也是选车的不二法则。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4,(11):72-72
<正>在远离修车点时,汽车坏了,那真是让人头疼。有备则无患,有了汽车后平时就应注意汽车的保养。汽车底盘的护理说到汽车的养护,底盘护理最容易被驾驶人所忽视,但在冬季或湿滑天气时,底盘维护的好坏重要性就很明显了。在冬季,要对底盘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所有机动车驾驶人当中普及法律常识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至上”的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汽车启用空调系统时,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能有多大的影响?这是驾驶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汽车空调系统每产生1冷吨(约3.5 kW)制冷量需要消耗发动机1.5 kW功率,这一耗能水平比家用空调高得多,这是由于汽车的环境温度比较高,而且冷凝器体积小的缘故。一般来说,汽车车厢的容积越大,所需要的制冷量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15,(8)
<正>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驾龄不满1年的驾驶人2967万,占总数的9.82%。我们发现,有的驾驶员特别是新驾驶员,他们在驾驶车辆时忽略了许多细节,存在着不少误区,常犯忌讳,不但容易损毁车辆,也影响行车安全,必须要加以戒除。忌讳之一:忘记放下驻车手刹。驻车手刹一般用于停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