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已经酝酿两年的轿车产品燃油消耗量(油耗)公告,首批31个厂家407种相关车型被披露了“测试油耗”,绝大多数车型“实测油耗”与厂家公布的理论油耗数据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
易车测试——油耗测试数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鹏 《车时代》2009,(6):290-301
油耗测试的数据结果相对其他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应该说来得更容易理解一些,因为油耗测试只会得到两种单位斩测试结果,等速油耗的测试结果的单位是升/百公里(L/100km),而怠速油耗的测试结果的单位是升/小时(L/h).那么在油耗测试中非常具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等速油耗测试结果,又为消费者揭秘了被测车辆怎样的油耗特性呢?  相似文献   

3.
张雪钊 《时代汽车》2022,(9):59-60,116
车辆油耗仿真作为整车性能开发的基础,已经成为性能开发前期评估车辆性能的主要手段.为了提升车辆油耗仿真的精度,对影响油耗仿真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发动机万有特性数据的数据密度、仿真步长和电机效率数据分别进行分析,通过对多组数据分别进行实际仿真并分析数据,得出了各个因素对油耗结果的实际影响效果,可以为油耗仿真精度分析作定...  相似文献   

4.
油耗,是老百姓买车的一个关键因素,毕竟这和自己的腰包息息相关。工信部和厂家都会发布车辆的油耗,不过这与实际油耗难免会有差别。这次,我们选择了雪佛兰迈锐宝2.4与凯美瑞2.5两款车,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道路上,完成一次最接近实际的用车测试,这与车辆参数表上的很多数据无关,这次,我们的目标就是最真实的油耗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助大数据平台,以国内某款乘用车型为研究对象,提取了车型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群体的油耗状态,分离出了高油耗客户群体油耗偏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油耗优化和验证。通过大数据对比发现车辆实际道路工况及油耗与法规工况及油耗差异较大,文章通过实际道路设计进行油耗验证和分析,用更加贴近用户使用的工况分析油耗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通过采取相应的降油耗措施达到降低实际使用油耗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油耗客户群体的怠速工况占比较大;油耗对行驶平均车速、冷启动工况的敏感性较高;北方地区行驶工况恶劣是油耗偏高的主要原因;低温地区匹配雪地胎的油耗比匹配四季胎的油耗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通过AVL_Cruise软件搭建的车辆油耗仿真模型的结果准确性问题,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搭建优化AVL_Cruise软件油耗仿真模型及仿真模型中各个车辆参数对油耗结果的影响,并将其仿真结果与实车油耗数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主减速比、仿真阻力参数、发动机万有及外特性曲线等众多参数,可使搭建的仿真模型的油耗仿真计算结果与实车油耗数据几乎一致。多次仿真试验数据与实车油耗对比的有效性直接表明了,后续可通过AVL_Cruise软件仿真模型对实车油耗摸底,并搭建油耗数据库为后续降低车辆油耗做好数据支撑准备。  相似文献   

7.
车辆在转鼓上分别以两驱(2WD)和四驱(4WD)模式进行整车油耗试验时,其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文章通过对使用两种模式进行检测时车辆所受负荷的比较分析,以及设计不同试验方案进行检测验证,确定了当车辆以不同模式进行试验时,其油耗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及相关数据。此研究将为检测机构和生产厂商获得更加精准的油耗试验结果,避免车辆在产品申报或生产一致性检查中可能产生油耗超标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燃油消耗是运输成本中最重要的因素,油耗也是难以测量的复杂因素,特别是柴油机的油耗数据。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ECM)记录发动机和汽车性能与运营有关的数据:油耗、怠速时间和怠速阶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不同的驾驶行为会导致公交客车行驶油耗的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弯道、上下坡、红绿灯、公交站等特殊路段更为突出。为了探讨降低公交客车弯道行驶油耗的方法,根据车辆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所采集的天津市滨海公交503路上6位驾驶员10多万公里的行车数据,提取了该线路28个弯道数据,建立了弯道几何描述模型。研究了弯道几何特征和驾驶员驾驶行为对过弯油耗的影响,提出基于动态规划的车辆过弯油耗优化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所选择的两个典型弯道,通过驾驶行为优化,油耗可分别降低7.96%和27.51%。  相似文献   

10.
宋奇康  奚旺 《汽车知识》2011,(10):82-83
DO YOUKNOW?关于油耗数据我知道你肯定是满腹疑问了,放上四组油耗数据是要干什么?其实只是我想对比一下不同车型的实际油耗罢了。5km高速行驶的测试主要是为了验证某款车的纯电动模式。而20km的中距离驾驶则更能代表三款车实际的最低油耗。至于最后那组数据来自编辑们的日常驾驶,是充满了个人驾驶风格和主观色彩的结果,不代表典型的油耗测试情况,但绝对真实。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严格的油耗及排放法规要求,整车电喷系统控制需要兼顾排放性、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性。本文选取一辆轻型汽油车,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通过调整电喷系统控制数据,进行WLTC(国六排放循环)油耗试验,研究电喷系统控制数据对轻型汽油车油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GPS收集了大量北京市快速路上车辆跟驰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数据.以GPS采集的行为数据为前车驾驶数据,采用不同车辆跟驰模型来模拟并输出后车的跟驰行为.对连续的瞬时速度按照60s集成并且划分平均速度区间,在同速度区间内对比分析了不同跟驰模型输出的机动车比功率(VSP)分布与真实分布的差异.其后,利用车载油耗仪收集实测的逐秒油耗数据,采用基于VSP分布的油耗测算方法,测算并对比了不同跟驰模型的平均油耗率和油耗因子与真实油耗的差异.研究发现前后车全速度差是车辆跟驰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其能明显提升仿真跟驰行为VSP分布的准确性,进而更准确地测算车辆跟驰状态下的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13.
正分析重点行业统计的TCO(运营总成本)数据,在单辆车的运营总成本(表1)中,燃油成本比重占30%左右,因此,一辆车的油耗直接影响一个物流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运营收益,同时,车辆油耗的高低也成为一个商用车品牌市场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综合情况分析,影响车辆油耗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不能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就很难形成正确的结论,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下面以处理欧曼重卡油耗问题时遇到的两个典型案例为例,分析一下如何客观看待商用车油耗异常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驾驶园》2010,(10):56-56
在现实世界里,要评判一部汽车的油耗表现如何.着实不。容易,几乎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公平。道理很简单,因为绝对没有两次的行车状况会是一样的!所以,官方也好.厂方也好.他们所公布的油耗数据.其实都是“理想值”.在现实世界里.要达到那样的油耗表现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汽车油耗测量方法成本高和操作复杂的问题,基于OBD数据流信息,以BP神经网络为框架,构造出一个简易的汽车油耗估算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快地输出瞬时油耗数据,除了少数样本外,模型输出的相对误差能够控制在8%以下,能够满足一般性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近6000款车型的油耗数据,此外工信部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出厂新车都将贴上黄底黑字的汽车油耗标识,明确表明该车的型号、变速器类型、功率、市区油耗、市郊油耗及综合油耗。这一举措,引发众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空调功率是汽车打开空调行驶实际油耗的关键影响因子之一。准确获取在整车环境条件下该参数模型是空调油耗准确仿真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产品空调性能的重要分析手段。本文提出了在转鼓上进行整车环境条件下的两种空调功率测试方法,通过两种方法的转鼓数据计算得出传动效率并对空调功率进行修正。以某手动挡燃油车为例进行了试验和仿真,得出空调功率和传动效率测试精度:相同挡位变异系数小于1.5%,不同挡位相对偏差小于2.0%;空调油耗的仿真相对偏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型车辆的油耗检测,提出基于FLY-3000油耗测试仪的油耗性能检测方法。利用碳平衡法原理,应用不分光红外法,分析车辆油耗检测原理,分析检测流程和检测步骤,并以大型车辆进行现场测试,得到实时检测数据,验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车辆行驶阻力2736N,台架运转阻力943N,台架加载阻力1793N,行驶总距离849.1m,60s油耗262.626ml,每百公里油耗为30.93L,小于该车型油耗标准限值34.6L,符合大型车辆油耗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9.
汽车瞬时油耗检测方法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以AT89S8252单片机为核心的汽车瞬时油耗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汽车喷油器脉冲宽度信号和车速传感器信号检测瞬时燃油消耗量,并具有瞬时油耗和百公里油耗实时显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检测数据相对误差小于15%;信号读取无滞后,系统动态特性好,与其它油耗仪相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操作和维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装备电喷汽油机和电控柴油机汽车油耗测试中所遇到的无法测量或测量数据不准的问题,通过对现代电喷汽油机和电控柴油机供油系统结构及其管路压力、回油量的分析,探讨采用不同型式油耗仪及其各种辅助装置,并采取正确的油耗仪连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