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以电机为牵引动力的电传动机车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可以进行电气制动。在上一讲介绍了机车的电阻制动,本讲将介绍另一种更有经济效益的电气制动,即再生制动。目前我国大功率干线电传动机车是交直型,无论是内燃或电力机车均普遍采用电阻制动。在电传动内燃机车上采用再生制动必要性不大,因为反馈电能除可供辅助机械使用外,无处可用;而在干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北车大连机车公司始建于1899年,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中唯一一家既能研制和检修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又能研制城轨地铁车辆和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企业。内燃机车市场占有率一直居于同行业第一位,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研制能力居于领军者行列;城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北车大连机车公司始建于1899年,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中唯一一家既能研制和检修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又能研制城轨地铁车辆和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企业。内燃机车市场占有率一直居于同行业第一位,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研制能力居于领军者行列;城轨地铁车辆先后挺进大连、沈阳、天津、北京、西安等多个城市。"机车摇篮"美名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从开始试验研究到进入批量生产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庞巴迪公司TRAXX机车平台在开发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方面的优势;对影响未来高性能交流传动机车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北车大连机车公司始建于1899年,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中唯一一家既能研制和检修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又能研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企业。内燃机车市场占有率一直居于同行业第一位;电力机车研制能力居于领军者行列;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先后挺进大连、沈阳、天津、北京、西安、珠海等多个市场;机车、城轨地铁、柴油机等产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北车大连机车公司始建于1899年,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中唯一一家既能研制和检修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又能研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企业。内燃机车市场占有率一直居于同行业第一位;电力机车研制能力居于领军者行列;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先后挺进大连、沈阳、天津、北京、西安、珠海等多个市场;机车、城轨地铁、柴油机等产品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机车摇篮"美名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北车大连机车公司始建于1899年,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中唯一一家既能研制和检修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又能研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企业,其内燃机车市场占有率一直居于同行业第一位;电力机车研制能力居于领军者行列;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先后挺进大连、沈阳、天津、北京、西安、珠海等多个市场;机车、城轨地铁、柴油机等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车摇篮"美名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庞巴迪公司利用其TRAXX机车平台开发的3种电力机车和1种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技术参数和总体布置,其中包括电气动力包、柴油机动力包、辅助装置、机车车体、制动系统、司机室和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设计特点等;特别介绍了TRAXX平台4种机车部件的高度通用性。庞巴迪公司利用平台开发技术,提高了其机车在铁路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3 交流传动技术的突破70年代初,国外工业技术发达国家就开始对交流传动技术应用于机车进行研究,并于1979年将首批开发的BR120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投入运营.目前,这些国家已不再生产交直传动的电力机车.交流传动技术是当今世界上牵引动力高新技术的标志.我国铁路科技工作者也很早就开始了对交流传动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并于"八五"期间,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出我国第1台AC 4 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在研制过程中,对单轴功率1 000 kW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1 000 kW油冷变流器及其控制装置、机车级微机控制和PWM的实时控制、过无电区时维持中间直流电压的控制方法、强迫油循环冷却系统以及车体的轻量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台功率为4 000 kW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虽然没有达到实用化的水平,但对我国铁路之后交流传动机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九五"期间,交流传动技术在我国铁路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上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相继研制成功了DJ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捷力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蓝箭"号交流传动电动车组以及时速200 km的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等新产品,为我国铁路运输市场提供了新的运输装备.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2日,由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与美国EMD内燃机车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首台和谐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在大连正式下线。这是北车大连机辆公司继批量研制和谐3型电力机车后,推出的又一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货运机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二代内燃机车 1964年,在中国铁路机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年,中国第一代内燃机车从仿制走向批量生产。其中仿制的东风机车和东方红机车驰骋于新建的西南三线铁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一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大功率牵引动力内燃化电力化领导小组,制定了发展内燃和电力机车的技术政策。第二代内燃机车的研制迈开了坚实的步伐。第二代内燃机车中液力传动的东方红型、北京型和电力传动的东风型均已形成系列。  相似文献   

12.
赵中喜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Z1):126-127
简要介绍了机车当量公里对提高机车技术经济效益的作用和电传动内燃机车当量公里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电力机车与内燃机车的差异,提出了以牵引电动机电枢电流为参考的电力机车当量公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机车电传动》是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系统科技情报网和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央级科技刊物。主要报道电力机车、电动车组和内燃机车电传动的科研和设计成果,制造、使用和维修情况,有关制造厂和机务段的双革四新经验及国内外有关机车电传动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产品和发展动态等。内容涉及到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在机车  相似文献   

14.
Vossloh机车公司为适应欧洲用户的特殊需求,利用同一平台,综合开发出包括5种类型机车在内的机车系族。其中有3种液力传动内燃机车,2种电传动内燃机车。介绍了机车的设计特点以及开发、认证和各国审批的情况。提出将进一步开发5种远景电传动内燃机车:G6DE型单柴油机机车和G6ME型、G6Hybrid(混合动力)型、G6Eco Hybrid(经济混合动力)型、G6BTA型多柴油机机车。这些远景内燃机车能够实现更高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机车电传动》杂志创刊40周年。40年来,《机车电传动》杂志刊登的文章和内容就是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和内燃机车由液力传动向电传动转变的历史记载。她反映了我国铁路电气化和内燃化的历程,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牵引动力技术发展过程,是我国从事机车电传动科技人员充分发表自己学术、技术观点的园地,是研究、设计、运用、检修之间的桥梁。“杂志”发扬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促进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我要向《机车电传动》杂志全体编委、编辑出版人员表示衷心感谢。最近的10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1月16日,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9600kW大功率交流传动6轴货运电力机车成功下线。该机车是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新型交流传动机车设计平台基础上,采用自主研发与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以国内外先进标准为产品设计制造依据,按照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研发的大功率交流传动6轴电力机车。机车采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机车用齿轮属于重载动力传动齿轮。尤其是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千引传动齿轮承受着巨大的千引扭矩和强烈的振动负荷,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目前国产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千引传动齿轮断齿情况非常严重,其中很大部分是属于早期疲劳断  相似文献   

18.
适应于神华铁路运用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神华铁路概况和现有机车情况,分析新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具有的技术特点及神华铁路牵引需求,提出了采用动力单元概念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的技术特点和主要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台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成功1999年9月8日,我国首台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竣工剪彩仪式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隆重举行。这台被命名为“捷力号”机车的诞生,是我国内燃机车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实现了“零”的突破。铁道部、中车公司、铁路局以及青岛市的有关领导出席剪彩仪式并致辞。“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是铁道部“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参与研制的单位有四方机车车辆厂、永济电机厂、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制过程中,遵循模块化、…  相似文献   

20.
HX_N6型机车是为我国铁路研制的大功率交流传动混合动力内燃机车,也是目前全世界功率最大的混合动力内燃机车。机车采用了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与柴油机联合提供动力,采用新型主辅传动一体化电路及控制技术。文章对HX_N6机车牵引主传动系统、微机网络控制系统、辅助传动系统等的构成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机车在试验及应用考核过程中表现出了卓越的节能减排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