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身损伤测量在车身修理中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耀辉  臧杰 《汽车技术》2003,(12):43-44,47
阐述了承载式车身在修理作业中损伤测量的重要性及其测量方法。在车身测量基础中,介绍了车身测量的基准(即控制点原则、中心线和中心面原则、基准面原则及零平面原则)以及参数法测量和对比法测量。在车身测量方法中,介绍了测距法、定中规法及坐标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车型三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构建了该车身的参数化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获得一系列典型参数模型,通过对系列化流场分析模型的对比研究,得出优化模型。这为车身外形的参数优选设计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对于汽车造型的流场分析具有普遍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以某车型白车身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态试验,确定了其模态参数.建立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其自由模态.通过白车身模态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对比可知,二者相关性较差.对计算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以车身钢板厚度为修改参数修改白车身模型,修改后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作为后续NVH仿真分析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4.
车身匹配质量是整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匹配质量不达标直接影响用户的感官体验,还会带来密封性、操作力、风噪等问题。作为对车身匹配质量的检测手段,间隙面差在线测量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阐述了间隙面差在线测量的系统构成、运行环境及性能参数、测量原理和场景,以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平面布局、测点选取、测量流程、系统测试内容及评价标准、实现的功能,并探讨了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应用间隙面差在线测量系统,可以实现车身关键匹配点100%测量,并且有速度快、精度高、柔性化、实时动态监控、超差报警等特点,对车身匹配质量监控和问题分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碰撞车修复是车身修复的主要内容,也是钣金技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汽车碰撞损伤的诊断一般有以下过程了解汽车车身构造类型;目测确定碰撞位置、碰撞方向和碰撞力大小检查可能有的损伤及其影响范围是否涉及汽车的功能部件并沿碰撞力方向系统地检查部件的损伤,直到没有任何损伤痕迹的位置为止测量汽车主要技术尺寸参数,以确定变形状况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结合客车车身总布置的特点,以CATIA软件为设计平台,利用CATIA知识工程技术设计人体模板参数化模块,并作为标准通用工具供设计人员调用,使重复性的设计工作参数化、规范化,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白车身概念设计阶段引入"CAE驱动设计"的思想,采用SFE-CONCEPT建立了某轿车白车身隐式全参数化模型,通过与经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对比,验证了所建参数化白车身模型的有效性。采用逐步优化方法,结合白车身性能匹配补充轻量化设计的思想,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白车身静、动态各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获得白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案。优化前后白车身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白车身弯曲和扭转刚度变化不大(分别下降0.2%和0.6%)情况下,车身整体长、宽和高分别增加了15,13和9mm,车身1阶弯曲和1阶扭转模态频率分别提高了5.6%和9.2%,车身质量减轻了19.9kg,轻量率达5.76%,取得了明显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LMS数据采集系统与模态分析软件,针对一款汽车白车身的模态试验开展了研究,并结合大量的试验经验详细阐述了白车身模态试验的具体方法,同时还对该款白车身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整车的振动噪声、结构疲劳寿命以及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1.碰撞损伤车身测量的重要性碰撞损伤车身的测量往往贯穿车身修理作业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作业前、作业中和竣工后三个阶段。作业前的测量,旨在判别车身损伤状态,了解变形程度的大小,并为确定修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修理作业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车身测量,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去获取车身某些控制点、工艺孔的数值,并与原始的车身标准数值进行比较的一种检查方式。它在事故汽车修复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是修复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和确保最终维修质量的有力保证。车身测量一般可以分为尺寸比较法和目测法两种。  相似文献   

11.
中型客车车身骨架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参数化思想运用于客车车身骨架的设计中,总结出一套基于特征和约束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原则。根据客车通用的结构特点,以已有车型作为参照,在Pro/Engi-neer的平台上利用Pro/Program进行二次开发,创建了中型客车车身骨架的参数化模型,并提出了参数测试的方法和步骤。本方法的应用将大大缩短设计开发周期,并有效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新车型的开发过程中,三坐标检测是检验白车身状态的主要手段,而三坐标测量数据也成为衡量整车精度状态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对于如何选择白车身上的三坐标测量点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合理地选择三坐标检测点,可以使新车型调试工作事半功倍;并且整车状态可以适时得到体现,确保生产状态的一致性并保证整车质量的稳定性;而如果三坐标检测点选择不合适,则会导致调试工作陷入混乱,无法找到调整的依据,量产车整体状态也不能适时体现。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八、三维测量目测法可以大致判断出车辆的损伤程度及范围,两维测量可以测量出控制点的长度、宽度值,而高度数值只能通过三维测量才能进行精确的诊断。车身测量工作对于成功的修复损伤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精确的三维测量,才能确保一些大、中型事故车的修理质量。在传统的车身修复过程中,一些有经验的车身维修技师,首先通过钢卷尺、简易测量尺获得车身控制点的长度、宽度,然后根据钣金件的间隙是否均匀、车身线是否平齐、车门开关时的感觉等一系列外部表现特征,可以大致诊断出车身立柱、底盘等相对于车身的高低情况。对于车身前部位置的高低,可以在长度和对角线比较法的基础上,测量两侧前立柱上部的工艺孔分别与车身前部的距离(图94),通过数据对比、  相似文献   

14.
在风洞中采用多通道压力扫描阀对标准SAE汽车简化模型表面进行压力测量,并据此算得车身表面的压力系数。同时进行了对应的数值模拟。数据处理与对比的结果表明,车身上表面压力系数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非常接近;但在车身底部,两者存在差别,,特别是周围气流有分离的区域,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李真 《汽车技术》1998,(7):31-32,39
论述了轿车车身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车身模型、冲压模具和白车身的测试技术。轿车车身是空间自由曲在,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车身冲压模具时,应采用非接触光学测头进行测量,其扫描方式主要有Z轴跟踪式和测头回转式;而对白车身则是采用三维视觉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系统,同时对各被测部位进行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16.
王斌  包伟 《汽车科技》2013,(6):49-55,62
车辆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可以简化为等效双阶梯形波,利用这一方法分析波形特征,指导车身结构正碰性能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某车型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为例,将碰撞加速度作为设计目标,应用等效双阶梯形波法将波形参数化,通过对比结构性能指标,确定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车身静刚度试验方法存在过度约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测试汽车白车身静刚度的新方法,即最少约束法。设计了测量车身静刚度的最少约束装置,并对汽车白车身进行最少约束法与传统约束法的静态弯曲和扭转刚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最少约束法消除了过度约束带来的附加刚度,测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为汽车白车身静刚度测定提供了更科学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社会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在汽车上应用普遍。车身电子测量系统使用计算机和专用的电子传感器来快捷地测量车身结构的损坏情况,超声波电子测量系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全自动车身电子测量系统(图1),它采用声音等速传播的原理,通过蓝牙传感器发射和传输数据,自动测量车身三维数据,为车身后续维修和保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铝车身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接头建立了铝车身参数化概念模型,其与车身详细模型的误差控制在15%以内,满足工程开发要求。采用相对灵敏度分析法筛选出铝车身的8个关键断面作为设计变量。提出EWL组合近似模型;运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Optimal Latin Hypercube Design,OLHD)采样法分别建立基础性能的KRI、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法、反比例平均化(EI)法、启发式计算(EG)法和EWL组合近似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误差评价指标得出EWL组合近似模型具有最优的拟合精度和稳定性。综合运用EWL组合优化模型和组合优化算法,即全局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daptive Simulated Algorithms,ASA)和梯度序列二次规划(Non-linear Programming by Quadratic Lagrangian,NLPQL)法的组合优化策略对参数化概念铝车身模型进行轻量化优化。结果表明,在4项基础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实现铝车身质量减轻6.7 kg...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悬置参数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采用Admas软件建立了考虑车身柔性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仿真计算了液压悬置动刚度、损失角以及整车悬置点振动加速度值,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驾驶员座椅处地板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试验指标,先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从悬置的33个参数中,快速找到对该指标影响最大的6个参数,最后对它们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考虑车身柔性的发动机悬置多体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更接近试验值;而利用正交试验,可快速地对关键的悬置参数进行优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