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杰  顾缬琴  王浩  李红  刘玉龙 《水运工程》2014,(12):215-221
随着港区内桥梁建设日益发展和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桥梁混凝土开裂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在桥梁工程设计中往往提出混凝土连续浇筑等特殊要求,导致桥梁工程中很多采用高墩、大跨结构,从而使温度控制和防止裂缝问题成为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主要结合实际工程中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实践,利用有限元分析混凝土桥梁开裂机理,并研究混凝土桥梁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特点,为桥梁工程混凝土开裂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泵站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是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温度应力场影响下早期开裂控制开展研究及应用,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模型,模拟分析了优化的配合比条件下,保温冷却工况的各浇筑块开裂风险及温度发展趋势。本文研究了混凝土发热及导热机理,通过优化配合比、冷却水管路布置及通水措施等取得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高速发展,大跨径连续刚构、斜拉桥、悬索桥等结构形式的桥梁不断建成,但几乎所有墩身、塔身均采用了薄壁空心结构,为了壁免从墩身到承台在应力传递过程中的应力突变,一般均在墩底设置了一定厚度的实心段。所谓杯形薄壁空心墩即是指在墩底部设置了一定厚度实心段作为应力过渡段的空心墩。由于墩身与承台的平面结构尺寸相差较多,混凝土施工的龄期相差较大,受承台混凝土对墩身首节新浇混凝土的约束,很容易导致墩身首节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4.
结合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船闸工程上引航道导航墩的施工,介绍了高墩薄壁墩身混凝土滑模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墩身垂直、中心点的测量监控。实践表明,滑模工艺能够利用自身刚度调整模板偏差,使墩身混凝土外观平整光滑,是高墩施工中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嘉绍大桥主墩承台结构尺寸大,混凝土内部散热较慢,易导致内表温差较大,同时受封底混凝土及桩基强约束,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极易出现裂缝,且承台全部没于水下,混凝土一旦开裂难以修补。针对上述特点,在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制定了严格的温控标准,通过采取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内部埋设冷却水管并通水冷却、有效保温保湿养护、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等措施,使各承台未出现有害裂缝,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1#、32#泊位工程地上结构部分混凝土属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进行冬季施工的时间较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保温措施和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严密观测,最终使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根据重力式码头面层混凝土施工条件,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了面层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温度及应力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分析各种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缩短分段长度、保温养护、增设构造钢筋等措施,大幅度降低温度收缩应力与裂缝宽度。  相似文献   

8.
李华  田倩  赵海涛 《水运工程》2018,(1):152-159
针对船闸大体积、异型结构混凝土的施工期开裂问题,依托九圩港二线船闸工程,模拟评估氧化镁膨胀剂及外保温措施对结构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和开裂风险的影响,并通过对实体结构温度、变形的监测,评估实际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加氧化镁膨胀剂是降低船闸结构混凝土施工期收缩开裂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冬季较低的浇筑温度下,掺加氧化镁膨胀剂并配合一定保温措施,可同时降低混凝土结构表面和中心的开裂风险。氧化镁膨胀剂的掺入基本不会影响船闸混凝土的温度历程,但能够降低闸室边墙结构混凝土温降阶段的收缩50×10~(-6)~70×10(-6),降低闸首廊道结构混凝土温降阶段收缩40×10~(-6)以上,显著提升船闸混凝土施工期抗裂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盐、高温、高湿的热带海洋环境下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由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风险等相关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通过Midas FEA有限元软件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和开裂风险进行研究。采用设置冷却水管的方法,结构未出现温度裂缝及渗水现象。总结提炼了热带海洋环境下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止温度裂缝的技术成果,可为同类超长结构地下室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依托沙特Ras Al Khair港码头5#、6#泊位项目,介绍了在炎热、干燥、大温差、海洋环境下,按美国标准设计和施工的胸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施工过程中,通过配合比的比选、原材料温度的控制、浇筑温度的控制、分层分段以及养护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了胸墙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船闸闸室施工期在支撑梁上部出现表面裂缝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原理,分析闸室表面裂缝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并提出防止表面裂缝产生的温控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早期在支撑梁上部出现表面裂缝主要是因为内外温差以及支撑梁对新浇筑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在控制浇筑温度的基础上,采取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冷却相结合的温控措施,可以将表面点的抗裂安全系数提高至1. 40.该方案在后续施工应用后未出现表面裂缝,达到了良好的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胸墙浇筑后产生裂缝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发现裂缝具有一再从中部开裂的特征。通过对胸墙内部温度监测以及收缩应力进行分析,寻找减少该类裂缝的途径,发现降低水化热温差和收缩温差可以减少裂缝。现场采用一系列试验,最终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裂缝控制措施,即换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并加强养护。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举措,最终有效地控制了裂缝的产生。指出了胸墙温度收缩裂缝的开展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裂缝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改进绝缘滴烘工艺、改进绝缘结构及改进绝缘漆性能等方面,叙述绝缘处理的防漆液流失技术,对11 58漆直接高温烘焙等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吴志亚 《船舶工程》2015,37(6):67-70
随着造船业飞速发展,大量高厚度、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板被应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上甲板区域。EH47是工业革新的最新成果,它的屈服强度高,被使用于万箱级集装箱船的上甲板区域。某船厂10000 TEU船舱口围钢板与舾装件角焊缝发生开裂,通过有限元计算出裂纹发生的可能性,并分析了开裂发生的原因,针对结构特点和材料特点,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补,通过选用合理的焊丝、预热温度、焊后保温等措施来防止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蒋英 《水运工程》2007,(9):66-70
通过大连港新港商务大厦外墙保温体系的应用实例,对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外墙保温体系的抗裂控制技术应用的关键,介绍本工程保温体系的各相邻构造层性能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黄戈 《水运工程》2004,(6):30-31
通过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结合现场观察,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依托在建的以色列阿什杜德港项目,针对其TRS码头胸墙典型施工中出现大量竖向裂缝的问题,结合施工方案及温度监测数据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分层浇筑时上层的收缩受到下层的约束造成的结论。采取在加拌冰屑控制入模温度的基础上,调整为整体一次浇筑的措施,并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加强保温保湿养护促进细小裂缝自愈,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值得阿什杜德港项目后续Q27主码头及类似条件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深海载人平台空调舱室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和MATLAB仿真程序,分析了典型航行工况下舱室隔热层厚度、空调设计风量及开启时长、舱内平均风速和舱内蓄热体蓄热能力4方面因素对舱内温度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隔热层的厚度可将定深作业阶段的舱内温度稳定在人员舒适范围,避免空调长时间运行;合理选择空调设计风量和下潜阶段的开启时长,既可以起到节能降噪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温度不超出允许范围;舱内平均风速的变化对舱内温度影响不大;增加舱内蓄热体总热容和传热面积,可以减小舱内温度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