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沉井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或地下结构物,能否按设计位置下沉是沉井施工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沉井的下沉过程及纠偏方法。  相似文献   

2.
沉井基础施工的核心是沉井的下沉,合理的设计是沉井能够顺利下沉的关键。对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及泰州长江大桥南、北锚碇等几个大型沉井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沉井的设计中,适当增加其重率以及合理的设置助沉措施是决定沉井能够顺利下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沉井具有埋置深度大,稳定性强和结构整体性好的优点,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在大型桥梁基础、取水泵房、泵站、设备基础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论文以广西液化天然气项目取水口及海水泵房工程为实例,结合临近水域的沉井下沉施工实际,着重对土体置换联合钢板桩止水排水法下沉沉井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阐述沉井排水下沉具体作业要点,...  相似文献   

4.
对于淤泥质土体,尤其对地质条件复杂、承载力较小的地段沉井施工,如何进行桩基保护,一直是个难题,但通过对下沉方式的科学分析和选择,加强事先预判和过程控制,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南京四桥北锚碇基础采用69×58m矩形沉井,沉井顶面高程+4.30,刃脚高程-48.50m,置于密实圆砾石层,下沉深度为52.8m。为使沉井顺利下沉到位,同时减少对长江大堤的不利影响,沉井前期采用深井降水和泥浆泵吸泥的排水下沉方案,后期采用空气吸泥机吸泥的不排水下沉方案。为了不破坏沉井底部圆砾石层,最后启用空气幕助沉措施,使沉井沉至设计位置。  相似文献   

6.
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中,古沉船在泥面下1 m左右,施工中采用钢沉井直接罩在古沉船上.分析钢沉井利用静压下沉到泥面下12 m的可行性.由于地质勘察报告产生的误差,导致在实际静压过程中所需要的静压力远远大于理论计算的静压力,通过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施工中的难题,使得钢沉井下沉到位.  相似文献   

7.
触变泥浆作为冶金、水利等建筑工程行业解决沉井下沉的主要施工技术,设想应用到港口海岸工程,利用相关计算公式对某港护岸工程大圆筒下沉的可行性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结合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从沉井下沉取土方式、结构安全、施工组织、临时地基处理效果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沉井首次接高23m和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并对地基处理后的沉降值进行了详细的观测。  相似文献   

9.
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长100.7m、宽72.1m、高56m,沉井平面尺寸大,下沉深度深,为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沉井。沉井下沉施工为本工程的关键工序,也是施工风险最大的工序,本项目在不排水下沉过程中,首次引进水下三维声呐扫测技术,将水面以下的沉井井壁、刃脚状态通过软件显示在图像上,实现了沉井下沉过程可视化,为沉井顺利下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并为后续沉井及围堰施工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江夏清水入江项目,详细的介绍了大直径沉井施工技术,根据现场实际从沉井主体施工到沉井下沉施工过程,通过优化施工工艺、下沉验算等,有效保证了沉井施工质量,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连续小型沉井结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河护岸整治工程是秦港戊己码头项目的附属工程,主体结构采用小型连续沉井,针对工程的特点,重点叙述钢筋混凝土沉井预制及下沉。  相似文献   

12.
水下钻孔爆破在沉井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鸣 《珠江水运》2007,(3):35-38
通过分析沉井施工过程产生倾斜、位移及扭转事故的原因,介绍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遇到较硬基岩情况下,采用水下钻孔爆破技术措施,预防沉井发生倾斜、位移及扭转事故,确保沉井均匀下沉至设计标高和满足基础容许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珠江堤防工程沉井试验段的施工情况为主,着重介绍在市区特定的河段,采用小规模沉井方案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泰州大桥中塔沉井吸泥下沉过程中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几何姿态监测、锚缆力的控制和下沉阻力的监测分析,结合理论计算成果,实时反馈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保证了深水中超大沉井的顺利下沉到位.工程实践表明,信息化施工技术在指导大型沉井施工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沉井是在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井筒内挖砂或土,依靠井筒自重或借助外力克服井壁与地层的摩擦阻力逐步沉入地下,以实现工程目标的一项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先进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不断革新,沉井在国内外都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笔者长期从事沉井施工工作,从中得出了一些施工方面的经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电厂灰坝降水钢顶管的施工设计与设计过程.采用自行设计的沉井内顶管,开创了沉井内钢顶管的先例,解决了沉井遇险不能下沉这一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7.
防城港市京岛运输码头原设计水工挡土墙为沉井、卸荷板与胸墙组合的结构形式,由于设计沉井顶面要求开挖下沉到平均潮位以下1.7m,施工的难度与风险较大.笔者提出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后,采用后挑梁卸荷作用的沉井形式,代替原卸荷板卸荷功能结构,并将沉井顶面开挖下沉至平均潮位以上0.3m,沉井顶面比原设计高2m,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与风险,减少了工程费用的开支,避免了不可预见的预算外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沉井用于船闸导航墙基础,主要是船闸导航墙施工场地狭隘和地基承载力软弱采用的。本文主要对皂河三线船闸上、下游导航墙10m高沉井下沉过程中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廖家沟水源地取水泵房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沉井法,这不仅弥补以往传统施工方法的不足,而且还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多样性问题,这对施工活动顺利进行、工程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工程情况大致介绍,然后分析了廖家沟的地质及自然条件,接下来探究了沉井下沉施工技术,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已有偏差及时纠正,实现平稳下沉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汪德隆 《水运工程》2001,1(1):39-43
海口世纪大桥主塔沉井,下沉深度达36m施工处于台风频发区。介绍沉井钢壳整体制作吊装、滑模接高钢筋混凝土井体、钻吸法破土吸泥、泥浆套助沉、信息监控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