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根据对岩体结构面及地下水渗流量的调查和观测,概化出渗透结构面及其分组,利用极值控制法求出渗透结构面的渗透系数,进而求出岩体初始渗透张量;基于初始渗透张量及观测渗流量利用有限元法反求岩体等效渗透张量,该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确定施工过程中岩体的等效渗透张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渗流的现场调查,从地下水的分布,渗透结构面及渗流量变化规律等几方面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论述,并提出了用于岩体渗流分析的裂隙网络模型,为永久船闸地区岩体渗流的深入研究奠定屯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裂隙岩体渗流及排水是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稳定与变形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渗流模型的建立则是岩体渗流与排水研究的基础。由渗透结构面可以比较客观地建立典型裂隙面渗流模型。基于实地调研,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渗透结构面可分为11组,以NE ̄NEE向的陡倾角渗透结构面为主,据此在岩体等效渗透系数的求取及排水孔优化布设方向的确定方面得到了很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岩体结构面的透水性能提出了渗秀结构面这一术语,它是岩体中透水能力较强,系统分布规律比较明显的岩体结构面,与现在地应力场相关,是岩体渗流研究的基础。由此可建立典型裂隙而渗流模型,使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同时也使对岩体渗流排水机理及应力-渗流耦合作用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坝基勘察期间,难以直接观测到坝基岩体中的结构面特征.通过在勘探孔中进行孔内摄像,能观测到孔壁各类裂隙面的特征.基坑开挖后,对揭露的岩体结构面进行编录统计.将两种方法获得的成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孔内摄像成果能较好地反映坝基岩体结构面特征.工程实例证明:孔内摄像可用于解决勘察期间坝基岩体结构面勘探这一难题,具有高效、直观、可靠的特点.通过孔内摄像,容易发现基坑中出露少的缓倾不利结构面.使用孔内摄像勘探坝基岩体结构面特征时,应注意“一孔之见”的局限性及岩体结构面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勘探时,一方面要保证有合适的孔内摄像点数量,另一方面要及时分析孔内摄像成果,判断岩体结构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针对隧道出现的渗漏水及结构破损等问题,为找出高水压渗漏点或即将发生渗漏的位置和定量确定水压大小,开展了开裂混凝土室内模型加压试验,模拟开裂衬砌在不同水压条件下的渗透情况,使用红外热像仪观测混凝土试块渗流面的温度分布情况,研究渗压大小、裂缝尺寸和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渗流量与裂缝宽度及水压大小密切相关,在同一裂缝条件...  相似文献   

7.
岩体边坡锚固是岩体力学及岩体工程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沿着铺杆布设方向岩体变形量最大的总体目标下,视岩体为离散介质.建立并推导了岩体锚固变形方程,据此求出了岩体锚固的优化方向,此方向的确定.使岩体边坡的加固治理摆脱了主观盲目性和随机性.本文方法在岩体边坡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促渗剂对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几种促渗剂对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 ,以 30 % (体积分数 )乙醇作为接收液 ,观察盐酸小檗碱经大鼠腹部皮肤的渗透性 ,按规定时间取样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量。结果 几种促渗剂对盐酸小檗碱均有促渗透作用 ,不同透皮促渗剂促渗作用的大小顺序为 :氮酮 <丙二醇 <油酸 <冰片 <冰片 +丙二醇 <氮酮 +丙二醇 <油酸 +丙二醇。结论 氮酮、丙二醇、油酸、冰片、冰片 +丙二醇、油酸 +丙二醇、氮酮 +丙二醇均可作为促渗剂用于盐酸小檗碱的经皮吸收制剂。  相似文献   

9.
针对节理岩体非均质性特征,利用概化模型、变形等效及当量化处理等方法,研究了梯度应力作用下节理岩体的变形参数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构成岩体的成分不均匀性越显著时,等效弹性模量变化越大,计算得到的最大等效弹性模量当量变化达136%;而当岩体均匀性较好时,等效弹模当量变化小于110%.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土壤渗透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峡库区流域的土壤物理特性、渗透特性、降雨强度与渗透能的关系等进行了实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区不同地况下土粒比重基本相同,在2.65~2.70t/m^3之间,变化不大;对于土壤密度,林地较小,其次是草地,而裸露地相对较大;林地和草地孔隙率较大,渗透情形良好,孔隙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建立了不同地况下降雨强度与渗透能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According to analysis and observations in-situ the authors conclude one solution(i.e.scientific solution of equivalent seepage tensor of rock mass,abbr.SSEST)that is useful in identifying equivalent seepage tensor of rock ma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eotechnical project.The solution is effective in fissured rock mass.The solution includes two steps,and the first step is fixed on initial permeability using WCF(water-conduction fracture),and the second is calculating SSEST using the initial permeability.The solution is used successfully in seepage researches in slope of permanent shiplock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相似文献   

12.
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作用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为了探讨工程岩体赋存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从场性能等效的原则出发,通过等效性能场之间耦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工程岩体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耦合作用的简单的数学模型,为3场之间耦合作用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下裂隙围岩隧道涌水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的分析应用,提出了渗流应力温度耦合环境下大埋深裂隙围岩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的确定性数学模型方法( 水文地质数值模拟法) ,并通过一隧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富水地段浅埋两车道和四车道公路隧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围岩的松动土体力学行为,得出松动土体的剪切破裂角,并与理论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作用对破坏面形状有重大影响,考虑渗流时的破裂角比不考虑时小11.8%~19.7%;随着隧道所处地下水位升高,围岩破裂角逐渐减小,围岩松动剪切破坏范围增大;大跨度隧道破裂角受地下水渗流的影响比小跨度隧道显著。得出结论,计算富水地段浅埋公路隧道荷载时应该考虑地下水的渗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路平 《山西交通科技》2014,(2):80-82,86
以湖南省吉怀高速公路南山寨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和普通对比模型,分别对考虑渗流场和不考虑渗流场的隧道开挖进行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以研究富水软岩隧道施工中渗流对岩体变形的影响态势和程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隧道工程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简要介绍了裂隙岩体渗流特征、渗流模型及渗流计算原理,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模拟裂隙岩体隧道渗流规律并定量评价地下水资源流失量,为提高模型拟真性,在模型中考虑了裂隙岩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进行了隧道运营期间的地下水流失量计算,为减小隧道施工地下水资源流失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山区河流港口陆域岩质边坡内部结构复杂,在水的渗流作用下,边坡极易遭到破坏.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山区河流港口陆域岩质边坡在渗流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水位变动幅度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差异明显,并得出在水位大幅度下降的过程中,回水变动区内外岩质边坡的运动状况截然不同.这可为今后边坡监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真空预压中地下水位变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真空预压中地下水位变化的研究现状,指出用实测数据进行研究存在误区。在定义地下水位线的基础上,通过土体结构的微观解说,分析了水位变化的机理。得出堆载预压地下水位线不变,而真空预压在考虑地下水补给的情况下,有下降和不变两种可能。提出了主动渗流和被动渗流以及固结渗流和非固结渗流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9.
边坡渗流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渗流力学是岩土力学重要的学科分支,尤其对边坡的安全与稳定通常具有控制性作用.作者基于大量资料分析,将边坡渗流研究现状概括为渗流分析模型、渗流计算、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渗流自由面以及渗透系数分析等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每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及基本思路;并以三峡库岸边坡为例论述了边坡渗流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渗流力学是岩土力学重要的学科分支,尤其对边坡的安全与稳定通常具有控制性作用.作者基于大量资料分析,将边坡渗流研究现状概括为渗流分析模型、渗流计算、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渗流自由面以及渗透系数分析等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每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及基本思路;并以三峡库岸边坡为例论述了边坡渗流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