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2种客车骨架模型和2种声腔模型,并计算了4种模型的模态参数,分析了带蒙皮的骨架模型模态和带座椅的声腔模型模态之间的耦合情况。进行频率响应分析,找到车内测点峰值振动频率,并估计了车内声场分布。以声学传递向量分析为基础,计算了各车身板件振动对车内噪声的声学贡献量,为改进结构降低车内噪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SUV车内噪声较大的问题,建立了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运用模态分析和传递函数分析理论对车内噪声的激励源和车身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对车身顶盖增加补强胶片的优化方案.优化后,测得峰值频率处车内噪声幅值降低了3.4 dB,且主观驾评发现噪声问题消失,表明优化方案可行,验证了基于声场测试结果结合模态分析和传递函数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四驱汽车轴间分动器箱体为研究对象,获得分动器箱体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特性。建立分动器箱体有限元模型,将分动器箱体有限元仿真模态与试验模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基于Adams构建分动器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取分动器工作时轴承处的加速度响应作为激励信号,获得分动器箱体的强迫振动响应特性;采用模态声传递向量(modal accoustic transfer vector,MATV)计算得到分动器箱体结构辐射声场,得到对辐射噪声峰值频率影响较大的模态,对分动器箱体铺设阻尼层。优化前后结果对比显示:对分动器箱体优化后,有效降低了分动器箱体峰值频率处的声压幅值,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4.
轮轨噪声是铁路运输的主要噪声源,车轮噪声是轮轨噪声的主要部分之一,车轮的振动声学仿真对设计低噪声车轮有重要意义.建立了车轮振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法计算车轮约束模态及振动,用直接边界元法计算车轮的声辐射,用该方法分析了车轮在1~3000 Hz的振动声辐射.结果表明,在1~3000 Hz的频率范围内,车轮外侧声压级大于车轮上部和前部的声压级,域点声压级随频率增加而增大.本研究为进一步对车轮进行随机振动声学分析及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模态分析在轨道振动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将模态分析理论应用于轨道结构振动特性的研究中,介绍了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振型叠加法,采用传递特性分析评价了轨道结构减振隔振的措施。通过落轴试验,测得轨道结构各部分的传递函数,然后应用传递函数模态分析法,获得了垂向振动的固有频率,主振型及阻尼比。研究结果表明,模态参数理论可简化轨道振动的理论分析;试验模态分析技术能探索轨道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使最终实现轨道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小车架为弹性结构时门式起重机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根据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小车轨距大的特点,建立了小车架为弹性结构时门式起重机的3个质量3个自由度串联弹性动力学系统振动模型,用模态分析法获得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值精确解,并以实例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双质量系统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小车架、桥梁结构和绳滑轮系统3者不同的动载系数值。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识别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重根模态,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制动盘仿真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取制动盘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采用节圆-节径描述制动盘的9阶模态振型,识别重根模态.通过锤击测试法对制动盘进行试验模态分析,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各阶模态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未超过5%,验证了制动盘存在重根模态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分析两种结果存在误差的原因.重根模态的识别可为分析制动盘振动固有特性、降低制动器振动噪声及优化设计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路车桥耦合振动响应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有限单元方法,分别建立了桥梁结构的振动计算模型和车辆的振动计算模型,考虑车桥接触点的位移连续,分别提出了考虑桥梁全自由度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和使用桥梁振动模态的模态综合计算模型。将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计算转化为求解模态广义坐标,并结合车辆振动与桥面的耦合,建立结构模态广义坐标和车辆振动自由度耦合的系统方程,使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对时变耦合系统进行求解。为了验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计算了平面梁在集中力作用下,空间板结构在整车模型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模态综合法求解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结果可靠,并有很高的计算效率,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实验方法很难对水下复杂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提出了工作模态参数辨识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模态分析方法.对工作状态下的测点振动响应信号进行EMD分解,用时域峰值序列法进行模态参数辨识,辨识出的模态参数与计算模态结果进行匹配,以指导修正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完整的模态参数.为解决EMD分解出现的模态混叠,提出先对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预处理的 方法.双层加肋圆柱壳体模型水下振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现实可行,能有效辨识出比较完整的模态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抑制薄板在外界激励下的低频振动,对机敏约束层阻尼(SCLD)结构进行了主动振动控制研究.首先,考虑了黏弹性材料随温度与频率变化的阻尼特性,结合GHM阻尼模型建立了耦合系统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其次,考虑到结构动力学模型自由度庞大,采用物理坐标下自由度动力缩聚和状态方程下复模态截断进行了两次降阶,并通过复模态空间向实模态空间转换,得到了低维实模态控制模型;最后,通过模态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并基于低阶控制模型设计了振动控制器,证明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组合降阶方法可以有效地对SCLD结构进行降阶,对模态控制模型主动控制取得了良好控制效果:在单位阶跃激励下,振动响应衰减时间从0.20 s缩短为0.08 s;在随机白噪声激励作用下,振动响应均方根值降低了39.65%.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自卸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横向抖动问题,采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对车架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该车架的各阶模态频率、模态阻尼以及模态振型等,为进一步研究整车振动、疲劳、噪声等问题奠定了基础,也为车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该自卸汽车车架前部刚度较弱,当激励频率接近或等于5.75Hz和10.36Hz时,可使车架共振产生横向抖动。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开展桥梁结构噪声的研究,基于有限元-瞬态边界元法理论,对铁路32 m简支箱梁桥进行了时域振动响应及声辐射特性分析.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轨道-桥梁有限元模型;然后,运用车-线-桥仿真程序(TTBSIM),仿真计算得到轮轨相互作用力,并作为有限元模型的外部激励进行了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时域振动响应分析;最后,以桥梁振动响应为边界条件,利用声学边界元软件Sysnoise研究分析了由列车动荷载引起的桥梁瞬态辐射噪声,并将测点声压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00 km/h高速列车作用下桥面板振动级明显大于桥底板和桥梁腹板,桥梁主要噪声辐射部位为桥面板;桥梁结构噪声主要集中于低频段;随距离增加,噪声幅值逐渐减小,且高频噪声衰减速度明显快于低频噪声.   相似文献   

13.
移动载荷识别的B-样条函数逼近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欧拉梁振动理论及最小二乘法,提出了利用B-样条函数逼近法识别桥上移动荷载。通过B-样条函数拟合桥梁挠度识别桥梁模态响应,由梁的模态方程和最小二乘法识别桥上移动载荷。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抗噪声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38 TEU集装箱船为例,机舱的主要噪声包括,电动机噪声、机械噪声以及气动噪声.通过振动测试和噪音频谱测量,可以消除电动机的噪声和机械噪声的影响,因此可以从分析气动噪声的原理出发,分析造成不可接受噪音的原因.本文根据风机房布置、风机特性曲线、风机安装方式以及通风管路设计等方案研究噪声控制机理,并对噪声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5.
对某舰的尾轴架系统.分别采用梁单元和体单元两种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模拟.用大型有限元NASTRAN软件对两种模型进行振动计算.比较分析两种计算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完全可以采用简单、快捷、省时的梁单元模拟尾轴架系统进行振动计算.但是,关于尾轴架系统振型的详细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计算所得的第一阶振型并不是尾轴架系统本身的首阶振型.研究中引入有效模态质量,并计算了尾轴架系统的有效模态质量.应用表明用有效模态质量进行模态识别,可以有助于找到尾轴架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Pro/E软件对二齿差齿形的二级针摆行星减速器中第一级和第二级摆线轮进行实体造型,然后将模型导入ANSYS中建立动力学分析模型.用ANSYS软件分析两个摆线轮的固有特性,包括无约束模态和实际边界约束模态,并由软件计算得到前10阶模态值及其对应的振动形态,为整个系统的动态响应计算和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汽车ECU散热器的动态性能直接决定了ECU各个部件的工作稳定性,对电控单元散热器进行动态特性分析是保证汽车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手段.采用频率多参考模态拟合方法进行了模态试验,获得了散热器的3阶模态参数.根据ANSYS软件计算的模态参数与试验模态参数的比较结果,通过改变有限元几何模型形式和提高单元阶次等方法,修正有限元模型及其边界条件,最终达到模态频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2.4%.获取的散热器模态参数.为汽车ECU散热器动态性能的优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微车因动力传动系扭振引起低速车内噪声与振动问题,通过优化汽车驱动轴进行扭振治理,并达到降低该车低速车内噪声与振动,提升整车NVH性能的效果.在治理过程中,通过扭振当量计算模型,研究了驱动轴刚度对其扭振模态的影响,为传动系的匹配设计提供了参考;并以解决该实际工程问题为基础,提出了通过驱动轴的优化进行轴系扭振治理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用振动模态参数检测结构损伤的一些方法。计算对比了结构损伤前后模态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模记参数及关特征参数对损伤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20.
建立摩托车架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刚度以及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验证了一维管梁单元模型可代替二维壳单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优化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和选择。以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频率为优化目标,强度、刚度以及轻量化为约束条件,建立多学科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振动优化方案,得到车架整体系统的最优解,提高了车架结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