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进化神经网络理论与技术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目前进化算法,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等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这些智能理论融合技术和神经网络自动设计研究现状,研究了现有智能理论技术相互之间包含的智能行为及属性,提出了模糊进化神经网络理论,其中,给出其本概念,研究目的,内容和框架体系,详细描述了模糊进化计算,模糊进化神经网络和进化模糊系统从模型初始化,参数自适应到网络自动设计,模型评价等核心技术及其解决思路和实现算法。对于模糊进化计算,提出了其控制参数模型初选,模糊自适应进化,优化算法及其结果的模糊评价等方法,对于模糊进化神经网络,提出了其全自动设计,控制参数模糊初选,模糊自适应进化以及网络模型的模糊评价与选择等方法,对于进化模糊系统,提出了基于模糊进化计算的模糊神经网络参数和模糊系统参数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模糊逻辑及其电路的实现问题,并举例说明了模糊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集合、模糊关系等基本概念。列举了它们在模式识别、综合评判、模糊聚类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多变量模糊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变量模糊系统理论是智能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用于分析和处理复杂动态系统.这类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多维性和耦合性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性的存在和相互作用导致了对此类系统分析和处理的复杂性.模糊集合理论则为处理这类系统提供了一条崭新的研究思路.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模糊逻辑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大部分成果多为分析和处理单变量系统,对多变量系统的研究则成为模糊控制领域近期的重点.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用于指导设计适合于一般工业过程的智能自动化系统,从而为实现具有更高质量的复杂工业控制服务.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多变量模糊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聚类分析是将所考察的对象进行合理分析的一种多元分析的数学方法。环境污染是多种有害物质大量排放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环境监测数据是对环境质量的客观反应,环境质量本身又具模糊性,因此,将模糊数学引入聚类分析,就能使分类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熵的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户满意度在不同的行业与企业有着不同的定义,其评价标准也难以确定。针对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评价问题,采用三角模糊数对定性指标进行处理,采用熵评价的方法将信息质量反映到组合权中,最终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组合权重,从而改进了传统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模糊控制设计中缺乏统一的步骤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算法,提出了一种多变量模糊滑模控制器。其具有通用的模糊控制律,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及外界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且引入模糊穴的概念,大大提高了本算法的计算效率。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把模糊空间间歇时间和模糊工艺间隙时间新概念引入搭接作业网络图,并应用模糊集理论构造了一类含模糊完成期的搭接作业模糊网络模型,提出了一套求解该模型、计算模糊空间间歇期,模糊工艺间歇期和模糊节点时间参数的模糊算法。  相似文献   

9.
王蕾  谢利理 《铁道学报》2007,29(1):41-44
传统软切换一般采用常数阈值,若设置过小,则将占用过多的业务信道;设置过大,则软切换减少,掉话率增加。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模糊理论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软切换阈值中的应用及仿真技术。采用模糊软切换,通过剩余业务信道数量(CHrm)及与移动台连接的基站数量(noBS)输入获得软切换阈值,提出了输入T_DROP、CHrm,输出noBS采用三角形隶属函数及利用加权平均公式的解模糊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软切换比传统软切换更灵活,它依靠系统环境动态地给出软切换阈值,降低了系统的呼叫阻塞率,提高了资源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时间Petri网的列车运行时间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一种应用于铁路列车运行系统的模糊时间Petri网;针对列车运行时间存在的不确定性,该Petri网引入了4个模糊集理论函数:模糊时间片、模糊使能时间、模糊发生时间和模糊延迟,来处理时间的不确定性问题;能够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时间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应用于列车交会、列车终到时间、列车运行计划调整的分析等;其相对于已有的方法具有精确分析、计算简单、简化系统、便于系统集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