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7,(1):5-10
为研究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液压再生系统,介绍了并联型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及作用原理,搭建了AMESim模型。根据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特性,确定其排量方式,制定了能量回收规则。通过AMESim与Simulink的联合仿真,在UDDS循环工况下进行了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汽车运行试验,并与其它工况相互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UDDS循环工况结束时,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累计油耗比传统车降低20%,节能效果好。同时在制动频繁大、制动强度小的城市工况下,并联液压混合动力节能车辆更为适用,制动能量回收和再生利用率高,更利于节能和环保。 相似文献
3.
4.
为减小混合动力车辆换档过程中产生的冲击,缩短换档时间与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基于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构型,提出了无离合器操作的换档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自动变速器输入轴处的电机,实现无离合器操作换档过程中变速器输入轴的转速快速同步,缩短换档时间。为了防止离合器频繁分离与结合导致过度的磨损,控制自动变速器输出轴处的电机,在换档过程中通过驱动力补偿来保证整个系统的转矩输出连续,减小换档过程的冲击度。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无离合器操作换档协调控制方法能够确保车辆在换档过程中驱动力的连续输出,与传统的换档方式相比,冲击度降低了约60%,车辆在0~50 km·h-1与0~60 km·h-1的加速性能分别提高了5.53%与5.94%。 相似文献
5.
工程车辆自动换挡通常模仿汽车换挡规律而采用2参数或者3参数自动换挡技术,也有根据工程车辆的特点而提出以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效率为目的的4参数自动换挡策略,然而这些都是静态的换挡规律.在汽车"动态3参数换挡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动态换挡规律"(车速、加速度、油门开度、油泵压力),建立了传动系统及车辆各主要部分模型,在换挡时考虑工作油泵压力的变化和道路坡度角对加速度的影响,推导出最佳换挡点与动态参数的关系,并应用解析法对最佳换挡点进行求解,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动态4参数自动换挡规律更符合工程车辆的实际工作情况,在兼顾燃油经济性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并且换挡冲击度很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牵引变压器悬挂参数, 建立了车辆设备21自由度刚柔耦合系统模型, 并基于新型快速显式数值积分法求解了车辆和牵引变压器的振动响应; 计算了车辆系统在不同速度等级下的舒适度指标和设备振动烈度, 确定了变压器最优悬挂频率; 建立了变压器数学模型与车辆设备刚柔耦合模型, 结合最优悬挂频率、振动烈度、舒适度指标、隔振器动态作用力以及变压器悬挂模态与车辆地板局部模态匹配指标对隔振器参数在动态条件下进行多目标优化, 计算了牵引变压器隔振器最优参数。研究结果表明: 当牵引变压器悬挂频率比为0.82~0.98时, 车辆舒适度低于2, 设备振动烈度低于4.5mm·s-1, 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经过优化最终确定第1组隔振器垂向刚度、三组隔振器刚度比、每组隔振器三向刚度比分别为2 142N·mm-1、1∶1.3∶2.5、1.7∶0.5∶1, 与变压器原始悬挂方案相比优化后变压器振动烈度最大降低42% (在速度高于200km·h-1条件下), 车辆一位端、中部、二位端舒适度指标平均提升3.53%、3.45%、2.01%, 第1、4隔振器垂向作用力平均降低13.3%, 第2、5隔振器垂向作用力平均降低3.8%, 第3、6隔振器垂向作用力平均降低20.9%。可见, 优化后车辆舒适度、设备振动烈度和隔振器垂向动态作用力均有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汽车经济性、环保性及安全性的日益重视及小排量轿车的发展,电子控制及电动液压动力转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也已经越来越多,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介绍了汽车电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特点、结构及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8.
9.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客车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应用非线性规划的优化方法,在某一特定循环行驶工况下,以发动机燃油消耗最小为目标,以蓄电池SOC变化为约束条件,对串联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设计,使车辆行驶所需功率在发动机和蓄电池之间合理分配.利用ADVISOR电动车辆仿真软件,对开发的串联混合动力电动客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燃油经济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FEM的机械结构静、动态性能优化设计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讨论基于有限元法(FEM)的变量化设计技术及其在静、动态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基础上,给出了结构准静态特性和变量化设计的概念.用准静态变量化优化设计方法对-液压机械结构进行了实例研究,提出了通过变量化动态优化元结构提高整机结构的动态特性.最后,探讨了机械动态优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黑龙江省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平台的现状,以及建设与使用监管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动态监管平台的发展趋势,并且对如何更好的建设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平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铁道车辆通过辙叉时的垂向动力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车辆-轨道垂向系统统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铁道车辆-辙叉相互模型。对道岔结构作一定的简化处理,针对道岔垂向几何不平顺,运用轮轨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模拟计算得到车辆通过道岔辙叉时的轮轨冲击力以及车体、辙叉、岔枕和道床等振动响应。模拟结果显示:辙叉叉心处的不平顺空间,是直接影响轮轨冲击力的部位,它可以引起较大的轮轨冲击力,并引起车辆与轨下基础结构振动。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主车动力驱动液压系统以完成工作装置的动力传递,对其动力的分动和液压系统进行必要的工程计算和参数的优化,从而改善融雪剂撒布车的作业效果和有效提高除雪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应用功率键合国理论,对液压铆钉机进行了计算机动态数字仿真,使得在设计阶段即可根据模拟物理模型,预测其动态性能。这种方法可推广到任何一个需要重新设计的非标准设备,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并保证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履带车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试验台测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预装备东方红1302R的HMT样机,开发了HMT试验台架.在实验台架的测控系统中,下位机完成对发动机油门和电涡流测功机的控制,上位机通过数据总线对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同时完成对下位机的控制.基于虚拟仪器的软件系统完成人机交互过程.实验证明该试验台测控系统能够满足HMT样机的试验需要,完成HMT样机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8.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卸荷速度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焕云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8(4):11-15
为了精确选取铁道车辆各类液压减振器的卸荷速度, 提出了一种选取卸荷速度的2σ方法。通过试验测试和动力学仿真计算, 得到液压减振器两端的相对速度, 并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参数估计和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在相对速度属正态分布的前提下, 计算相对速度的2σ值, 并作为减振器的卸荷速度。计算结果表明: 通过该方法确定卸荷速度的液压减振器可使95%的车辆低频振动得到衰减, 5%的高频振动得到过滤。 相似文献
19.
车辆动态称重仪使用现状及其轴重信号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叙述了我国超限重运输的规定和管理现状,给出了车辆动态轴荷信号形态,讨论了对轴(轮)荷信号进行分析的几种方法,结合研究课题重点分析了自调整遗忘因子的快速时变系统参数辨识算法,并给出了辨识仿真算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