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船检》2010,(6):79-80
日前.韩国政府出台了绿色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并将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家电和石油化工列为绿色增长的重点产业部门。几年前,韩国就提出了将IT技术与造船和汽车相融合的减排环保船舶和汽车开发生产的发展计划.最近又将造船产业单独列出来,为其量身定做彻底转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美海军沿海作战战略的实施,凸显了沿海反潜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海军有关部门的推动和领导下,规划了若干中长期以及近期关海军反潜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经济腹地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从经济腹地看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发展战略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在国土面积非常狭小、缺乏自然资源、自身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将自身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地区经济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政府实施了扩大腹地战略,把七小时飞行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视为通商及经济发展腹地。这包括东盟、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等广大的亚太地区。与有关国家签订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4.
《中国港口》2017,(6):63-63
为了振兴韩国停滞不前的航运业和物流业,韩国海洋和渔业部已起草本国10个新港口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旨在加强韩国港口的竞争力以应对航运环境的变化,例如增加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5.
蓝色经济如何发展?在国家先后出台多个沿海战略之后,各沿海省份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趋之若鹜,海洋经济热成为当前最时髦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赵楠 《中国港口》2012,(4):56-59
<正>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高速增长阶段(20世纪70~90年代)、调整改革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韩国港口也呈现出两阶段特征。一、第一阶段(1970—2002年):吞吐量快速发展,码头能力不足该阶段韩国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开始形成,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推动韩国经济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经济的利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航海教育研究》2013,(3):39-39
备受关注的内河航线振兴规划近期或将出台,预计5年投资1600亿。2013年3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在上海透露,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提出加快长江内河航运的发展意见,以培育长江流域区域经济为上海航运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带动内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此前的3月11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国际航运管理处处长李宏印也在上海表示,推进内河航运发展将成为交通运输部2013年的重要任务。他介绍说,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2012年年末就发展内河航运做过专题调研,交通运输部也正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出台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16,(11):5-11
海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实现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之一,是支撑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是商贸经济的"晴雨表"。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2号),将发展海运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而言,海运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国际海运业发展趋势、格局变化,重点分析其对广东海运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在中 《世界海运》1999,22(4):28-29
阐述了LNG在我国发展的广阔前景,分析了我国未来能源结构高速情况及中长期需平衡状况,就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分析了我国LNG缺口的补充渠道,提出了LNG船舶运输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国家对物流业的发展持一种积极的支持态度,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将现代物流业列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区域物流发展回顾与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区域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推动和发展之后,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次,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在未来的五年中,我国将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核心战略,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港口是建设沿海强省的基础和平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本文拟探讨港口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河北省临港经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赵克 《水运管理》2009,31(5):5-7
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道路将有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显著变化,从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全面协调发展,展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仅依靠增长,而是依靠包括增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运文献信息》2007,(1):17-18
韩国作为亚洲的经济强国,一直把港口的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支柱。韩国政府认为,韩国的经济发展能否持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釜山港能否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因此。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加速釜山港建设。2003年以前,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在东北亚地区一直占据首位,其中来自中国的中转箱量对釜山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港口的发展,2003年起上海港和深圳港后来居上,使其失去了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的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朱坚真 《珠江水运》2012,(18):22-25
海洋经济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科技创新不足、环境治理等问题。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争取海洋利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调整。海洋经济发展开始从量到质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济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能源安全则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而言,石油安全又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内容。石油是现代工业乃至现代社会的“血液”,石油战略安全对于任何现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发展了30年,对石油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长。然而,我国面临的石油战略安全问题却十分突出,甚至可以称之为“石油困局”,如果解决不好,很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韩船舶工业新时期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长涛 《船艇》2005,(2):40-46
一、新时期日韩船舶工业的发展战略简介 1.韩国船舶工业2010年发展目标2002年年中,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和产业资源部召开了韩国造船产业前景及竞争力战略研讨会,会上提出了韩国造船业在2010年应实现的目标。该目标的具体内容为:将韩国的世界新船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2%提高到40%,高附加值船的比重从目前的13%提高到35%,船舶配套产品出口额从目前的3.7亿美元提高到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要闻     
《集装箱化》2015,(4):4-6
刘振亚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发言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发言提出从能源和电力发展看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加快西南水电开发和利用、将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刘振亚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能源和电力也将随之进入新常态,从长期趋势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源  相似文献   

19.
郭锡文  朱汝敬 《船艇》1998,(3):5-11
亚洲金融危机对该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冲击,已经给世界船舶工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近期世界航运市场、造船市场双双出现明显滑坡。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船舶工业将继续遭受较大的影响,预计今年新船成交量将明显低于去年水平,新船价格回升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我们认为,当前世界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不会演变成世界性造船危机;韩国造船业尽管受到较大打击,但整体能力不会遭到太大破坏;世界船舶工业在遭受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和海运大国,1999年出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推行全新的海洋战略,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之路。液体化工危险品码头的安全与污染预防直接关系到港口、码头、海洋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