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类“大路货”将受到控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的有关部署,国家发改委编制的《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于2006年12月发布。作为2004年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配套政策,《意见》对抑制专用汽车产能过剩、加快其结构调整做出了如下表述:“专  相似文献   

2.
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为抑制专用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五种专用车产品以及生产这五种专用车的新企业采取了限制措施。《通知》发布后,国内很多专用车企业十分关心自己的产品是否在被限制之列,也有一些企业煞费苦心地设法使自己生产的被限产品能够进入《公告》。  相似文献   

3.
张超 《汽车情报》2008,(3):24-26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各个领域的建设突飞猛进,专用汽车市场被进一步激活,专用汽车产销连续呈现出快速上升态势。1998年我国生产各种专用车(含自卸车、牵引车)12.22万辆,而到了2005年为50万辆,2006年为56万辆,2007年大约为65万辆以上,预计专用汽车需求量每年将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2007年是国家对专用汽车企业管理最为温和的一年,除7月国家发改委《关于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意见,进一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的通知》(第1582号)、7月《关于促进运输类专用汽车结构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第1536号)、治超、型式核准实施国Ⅲ外,几乎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专用汽车市场相对严厉的政策措施,这就给专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产业[2006]1532号),决定对《公告》管理流程进行适当调整,加强生产一致性管理。《通知》说,此举是为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申报管理,提高《公告  相似文献   

5.
近日,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终于在国家发改委的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这份文件是2006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的一个具体落实的文件。2006年,我国汽车行业被认定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肖献法 《商用汽车》2007,(10):96-97
粮食运输市场一向仅为极少数专用汽车企业关注,最近的一项新政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8月28日,通过发改经贸[2007]2136号通知(特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发改委、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等,印发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15年)》。  相似文献   

7.
7月,湖北某专用汽车企业又送一批技术人员到欧洲去考察学习,他们正在为该企业即将上马的铝合金罐式车项目作准备。因为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的《关于促进运输类专用汽车结构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8.
《汽车情报》2007,(1):5-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的有关部署,现将汽车工业应对产能过剩、加快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底,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发改工业[2006]2882号)面世.作为2004年发布的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配套政策,该《意见》(之前曾有两三个名称)可谓是酝酿已久.2005年底以来,关于我国汽车产业存在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说法上升到了较高层次,所以《意见》的最终出台,也算是大家的意料之中,并期盼这一政策能为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7日,国家发改委以《关于改装类客车企业申请客车底盘生产资格的通知》(发改产业[2006]1405号),正式公布了《客车整车企业生产条件要求及判定原则》(简称《客车生产条件》)。相对2006年4月10日—5月10日公示版《客车整车企业生产资格要求》(简称《公示版》,本刊200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