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我国铁路移动通信专用网络(GSM-R)承载能力达到饱和,铁路各专业开始探索应用运营商公共通信网络推进铁路通信技术发展。我国铁路行业制定了以5G技术作为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专用网络的发展路线,并提出统筹利用5G公网提升铁路智能化能力。基于5G技术特点,对铁路典型业务进行分析,提出铁路业务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分类承载方案,以及基于5G-R的铁路业务分级承载方案;最后,提出加快5G-R技术装备发展、采用多种移动通信网络承载铁路业务等建议,为铁路通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铁路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进铁路专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并建立铁路5G技术体系成为必然趋势.介绍了国内外铁路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面向智能高铁的5G应用场景和业务应用需求,分析了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自定义网络、多接入边缘计算等5G网络侧关键技术.从业务需求出发,以创新自主、开放融合为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的实践基础上,对容灾网络进行总结和新的探索。分析了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容灾网络的需求,对主要网络互联技术发展作了介绍,对数据中心间互联技术比较分析,提出容灾的网络架构,最后对铁路互联网售票数据中心间网络互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LonWorks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LonWorks网络技术的两个主要通信方式--电力线通信和双绞线通信,介绍了在国内外铁路上应用LonWorks网络技术的情况,尤其介绍了最近几年国内铁路行业应用:LonWorks技术实现系统集成的案例.并且根据目前铁路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LonWorks的优缺点,探讨在铁路应用的范围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铁路通信网络的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采用了先进的现代化的传输和接入方式,实现了铁路通信网的升级。本文介绍EPON技术的网络结构、传输原理及网络技术的优势,突出介绍了哈尔滨铁路局EPON网络的现状、接入技术、设备的技术参数及网络维护。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网络安全防护现状,结合铁路网络安全知识图谱的应用需求,研究铁路网络安全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应用该技术构建了某铁路局集团公司的互联网安全知识图谱。该知识图谱在铁路网络安全态势动态监测与响应、全资产库建立和资产集中管理实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铁路对通信系统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及业务需求不断多样化,GSM-R网络将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本文针对某些基站网元由于突发事件而不能为终端提供无线服务的问题,提出组建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铁路自组织网络,以达到应急通信的目的。在对铁路应急通信场景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认知的铁路应急自组织网络模型,分析了认知的铁路应急自组织网络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双模终端的设计、分簇算法、频谱侦听和铁路运营模式等,重点阐述了簇头选择和分簇频谱侦听技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网络空间安全防护的可视化问题,研究了铁路网络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并结合铁路网络实际结构,分别从理论研究和技术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铁路网络空间可视化应用,并给出了应用示例。分析表明,所提路径能够实现铁路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与处置,在网络性能评估和风险预测上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GSM-R网络中的铁路通信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在公网中已经广泛应用的基于STK技术的SIM卡和空中下载技术,讨论其业务实现流程,探讨铁路GSM-R网络中SIM卡管理的业务需求以及SIM卡新技术在铁路中应用的增值业务,以提高铁路SIM卡应用技术和用户数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理论和技术为转变铁路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支撑。从网络经济和网络化物理系统入手,构建包含传感网络、运输网络、信息网络三个基本网络层次的铁路物联网,提出以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为网络节点、面向广大用户的物联网运作模式、组建铁路物联网运输联盟方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高程网测量及其数据处理的德国方法,通过分析德国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轨道基准网三角高程网及其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其构网的模型与数据处理的过程。通过仿真计算和观测试验,对轨道基准网三角高程网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认为其可以取代目前的轨道基准网水准网,而且效率高,能够进行精度评定并具有自主创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呼和浩特铁路局客运公司计算机信息网的设计及组建方法,探讨了Intranet内联网安全问题,介绍了远程网络互联技术在内联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铁路计算机网络在近30年的建设过程中,历经点到点/电传终端网、专用协议网络和开放网络3个建设阶段,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在这些基础上,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启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安全功能和专用安全设备,构建纵深的防御体系,对网络及区域边界、局域计算环境和网络基础设施实施了有效的保卫,提供了复杂网络系统的集中式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中企业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本文探讨网络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新模式--网络财务。研究方法:对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进行分析,从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3方面探讨网络财务带来的创新。研究结论:网络财务的实现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网络财务涉及的电子交易、支付体系和隐私等问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参与;网络财务涉及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重组等需要企业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改革,并更新人员观念;网络财务的实施需要网络、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工业以太网在动车组列车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列车网络拓扑结构,并采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以太网用于动车组列车网络系统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接入网中光缆物理网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铁道通信信号》2010,46(10):67-69
为推动接入网光纤化进程,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我公司网络现状,在总结接入网先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接入网中光缆物理网的建设作一总结,共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铁路通信网为铁路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基本的语音、数据、图像通信.随着新技术发展,网络全IP、有线无线融合的趋势,IT和CT业务的融合等都在有力推动着网络向下一代网络转型.根据铁路通信现状,通过分析NGN关键技术在铁路应用的可行性,找到下一代铁路通信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的含义,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较为成熟的东京、伦敦、巴黎、纽约、新加坡、上海、北京等城市为案例,总结其轨道交通发展指标.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采用交通出行需求分析法对天津市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模进行匡算;同时参照国内外同类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技术指标,从轨道交通线网面积密度和轨道交通线网人口密度两个方面,对服务水平进行类比分析,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通过对比分析匡算结果,最终得出天津市中心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合理规模为474~526 km,2040年线网合理规模为775 ~ 850 km.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车辆总线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总线技术在铁路通信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分析、评估总线网络的性能可以指导合理的网络配置。本文介绍了多功能车辆总线的数据类型,数据的传输特点以及数据的传输内容。该总线采用周期轮询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在轮询周期内,主设备发送轮询帧,从设备发送响应帧。结合现有地铁车辆故障诊断系统的实际情况,介绍车辆级故障诊断系统的车辆编组结构、控制网络的配置以及系统参数的设定等情况,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该系统的轮询周期、报文分组在服务站内的平均等待时间,利用排队理论分析网络的延迟性能以及服务站缓存器的容量问题,与实际情况及一般经验参考公式做对比分析,得出系统轮询周期的经验参考值与实验分析值之间的对比结果,提出了该总线网络的性能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特殊环境的数据测控应用中,伴随着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新能量解决方案的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新一代的传感器成为互联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的分析,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及设计,并对无线组网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