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史华  肖广成 《公路》1999,(A00):53-56
软弱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办基处理的成败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合理地选择软在处理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监测手段和合理地选择预压固结期,对整个路基工程的安全、质量、造价及工期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佛开高速公路K7 530~ 610段软基路堤施工1995年产生了滑坍,该段路基平均下沉2m。对滑坍产生的原因从设计上、施工上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在软基上修筑高速公路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蔡磊  王鹏 《路基工程》2017,(6):113-117
运用PLAXIS对一实例工程设计进行了高水位路基沉降分析,并对路基坡脚点位移、超静水压、施工安全系数等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沉降引起的有效应力变化,做了更新网格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具有高水位的软土层上修筑路基将导致孔隙水压增加,最大静水压位于路基中心之下;②各施工阶段皆处于安全状态;③使用更新网格和更新水压可以真实地分析土的沉降。  相似文献   

4.
张鹏忠 《路基工程》2015,(3):167-171
基于某新建高地应力软岩铁路隧道工程,运用MIDAS GTS与ANSYS有限元软件,对二台阶三部开挖法的应力与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支与二衬施作的时间间隔、循环进尺的长度、上下台阶的距离的合理选择是保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二衬不仅作为对初支的加强和安全储备,且承受软岩的流变压力,流变压力在二衬施做的初期增长迅速,后期变缓趋于平稳。二台阶三部开挖工法施工中,应注意右下台阶的开挖稳定、合理的循环进尺及台阶距离能够保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碎石改良高液限红粘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斌  赵雄 《公路工程》2009,34(2):131-134
为合理利用高液限红粘土作路床填料,针对其易开裂、可压实和水稳定性差等特点,开展了碎石改良室内外试验,提出了碎石改良高液限红粘土的最佳掺配率.通过嘉宁公路试验段的修筑,检验了碎石改良方法的施工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施工工艺,为高液限红粘土路床处治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沪嘉高速公路在软湿地基上修筑路堤,存在着高路堤对下卧层高压缩性软土的沉降和地表层过湿土的压实等技术问题。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效果,对软湿地基的技术措施和表层路堤填筑的施工质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两大课题。本文就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作一扼要的小结。一、水文地质概况沪嘉高速公路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沿线地区的地质时代为第四纪河口,广泛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热带气候条件下高液限红黏土直接填筑路堤的可行性,以喀麦隆雅杜高速公路项目高液限红黏土现场填筑施工情况为依托,开展室内外试验研究,针对高液限红黏土路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鉴于高液限红黏土路基修筑中所面临压实性差、失水收缩开裂、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高液限红黏土地区公路路基修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青银高速公路河北段软土路基土方的填筑施工实践,研究过湿高塑指土路堤的填筑技术。阐述了掺人生石灰的作用机理、施工要点,并通过试验检测与效益分析,提出在大范围过湿高塑指土地区修筑路基,可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上海重点工程浦东国际机场航站区大型景观水池立交桥的施工现场特殊条件及匝道挡土墙工程的技术特点.对软土地基上修筑高填土挡土壤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挡土墙结构形式和挡土墙墙体、墙内高填土、下水道窨井、防冲墙等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修筑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和沉降研究工作,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在交通部门尚缺乏实践经验,可借鉴的资料少。本文根据莘松高速公路的施工实践,从应用研究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