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于本科航海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分析当前围扰航运企业的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不愿上船的问题及中国船员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竞争中所处的劣势,提出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目前应当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对航海类专业招生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当前围扰航运企业的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不愿上船的问题及中国船员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竞争中所处的劣势,提出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目前应当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对航海类专业招生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澳大利亚向国际劳工局交存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批约文件,澳大利亚成为该公约的第22个批约国。2012年8月,随着俄罗斯与菲律宾两个来自亚太地区的国家几乎在同一时间向国际劳工局递交公约批准文书,该公约通过6年之后达到了生效条件,并将于2013年8月正式生效。在MLC即将生效以及我国履约逐步完善之际,笔者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维护海员权益,化解业界危机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暴发, 2020年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随后,各国政府强制实施各类防疫措施,导致成千上万名海员换班受阻、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全球航运业与造船业也遭到冲击.针对此类突出问题,IMO... 相似文献
6.
2021年对于国际海事组织(IMO)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巨大挑战,IMO迎难而上,在保障海员权益、应对换班危机、维护航运安全、保护海上环境、便利海上运输、开展技术合作、推进全球性活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对2021年IMO的各项工作成果简要回顾如下:一、维护海员权益,应对换班危机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海员换班危机日益突显,许多海员仍滞留海上,无法获得遣返,而海员又是促进海上航运贸易的主要力量,因此亟需采取举措以应对换班危机,维护海员福祉及权益。对此,IMO采取一系列行动,以化解危机,为维护海员权益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世界海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必将对世界海运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关注目前我国海员权益的现状,分析我国批准加入公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事欺诈已是愈演愈烈,对整个自由国际贸易构成了严重威胁。但目前无一部科对国际海事欺诈的具有强制性的、普遍遵守的国际公约。在我国,海事欺诈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新领域犯罪,对此我国的防范意识、措施的制载力度明显不足,目前开展的防止与打击海事欺诈工作也仅处起步阶段,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制度上都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就国际海事欺诈案件的管权和准据法方面作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相关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10.
11.
今年是国际海洋法公约实施10周年,在航海教育中重视海洋法公约是时代的要求。文章论述在航海教育中重视海洋法公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如何在航海教育中重视海洋法公约,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 相似文献
12.
海商法的特点和性质是理解和应用海商法的基础,文章认为,海商法是一个兼具公法和私法性质的包括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边缘性法律部门。广义海商法与狭义海商法的特点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通过对于保护全球海员根本利益和促进国际海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公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本文试图以其对我国海员劳务外派产业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我国现行立法和管理机制与公约存在的差距,从而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与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本期"热点聚焦",我们将目光投向即将生效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约请专家就海事劳工履约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选登了讨论该公约对船旗国监督的影响、船东如何履约以及船舶如何建立和实施海事劳工体系等方面的稿件。在2013中国海员大会上,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表示,我国已基本具备履约条件,正在履行相关的法定程序。我们相信随着批约工作的进展和 相似文献
16.
17.
海事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关系我国整个海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同时也将影响我国海事部门的权威和形象.[1]作为"指挥棒"的考核机制,是打造一流海事队伍的重要保障.2021年10月27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海事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背景、内容、意义等方面入手综合研究海事劳工公约,进而针对我国现状引入PDCA管理理念,构建了相应的履约体系结构框架。最后遵循“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的流程建立履约体系,为推进我国公约生效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出台背景以及目前各成员国批约的情况,联系我国实际,从政府、船员和船东三方角度,通过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海员保障、船东准备等方面履约的可行性分析,认为我国加入公约时机基本成熟,并提出了加入公约后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