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电路仿真在直流电源电路中的应用7.1单相半波整流半波整流仿真电路如图40所示,图中VD为整流二极管,RL为整流电路的等效负载。仿真实验步骤如下:图40半波整流仿真实验电路(1)启动EWB,并按前述步骤建立电路文件8.ewb。(2)打开电子工作台仿真开关,观察半波整流电路输入、输出波形  相似文献   

2.
改装目的利用整流二极管装置代替原设计蓄电池回路中的逆流继电器与充电接触器,以提高逆流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减少维修工作量。改装说明拆除原来的逆流继电器、充电接触器,加装一套二极管逆流装置(见图)。这套装置由一只二极管(2CZ—200/400)及阻容保护回路(管状珐琅电阻25瓦、一千欧一只,  相似文献   

3.
东风_4型内燃机车两端司机室都装有DJS—150型速度表。它们分别由装在前、后端转向架上的测速发电机供给电压信号。该测速装置的惯性故障之一是1端司机室速度表指示器的二极管经常击穿。此外,司机还反映,在运行中常常出现1端司机室速度表指针波动大,速度表容易损坏以及两端速度表指示不一致。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17台机车因测速装置故障碎修45台次。这些故障大多为整流二极管(2AP_(17))击穿所致。如2009机车,1979年1、2月份先后8次报修,后来虽换上2AP_(21)、2AP_(23)、2CP_(23)和2CP_(13)等各型二极管,故障率稍好,但不能根除。根据我们添乘所掌握的情况初步分析认为,这惯性故障与磁场削弱自动过渡系统有关。从电路图上可看出,自动过渡装置的三相交流电压信号与1端司机  相似文献   

4.
在1989年《机车电传动》第1期上,曾对我段1987年底、1988年初发生的几起硅整流柜放电故障进行分析,提出改造方案:增加硅整流二极管的阻容安装绝缘板与散热器间距,将D_1、D_2的阻容安装绝缘板接缝加大。并加强清扫检查后,1989年7月6日,596°机车二级检查时发现Ⅱ端硅整流柜D_1、D_2两元件散热器的B、B′、C、、C′四角有放电痕迹(硅元件完好,阻容安装绝缘板电  相似文献   

5.
一种采用无源软开关吸收电路技术的新型高效DC/DC变换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从4个方面叙述了采用无源软开关吸收电路技术70 kW的DC/DC变换器,即(1)无源吸收电路的工作原理;(2)PWM控制方式的选择和比较;(3)大功率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步骤;(4)一次侧整流电路二极管过冲电压限制以及吸收电阻的选型分析.最后给出了试验波形和效率曲线.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供电系统中3种双向变流装置和整流机组配置方案,对比分析设备额定功率选择原则、协同控制策略以及主变电所注入点谐波的影响.采用1套整流机组和1套双向变流装置方案时,建议采用双向变流装置优先工作的控制策略,以减少12脉波整流带来的低次谐波影响.通过分析双向变流装置和二极管整流机组的短路阻抗,总结交流侧和直流侧的短路保...  相似文献   

7.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DC·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DC01型列车受当时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发展所限,其照明电路整流环节采用了以二极管为整流元件的桥式不控整流电路。由于该电路的固有缺点,其镇流器供电不可避免地带来功率因数低下和谐波干扰问题,导致供电不连续、电能浪费、低压控制电路受到谐波干扰。针对不控整流电路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不控整流器和电容之间接入直-直开关变换器,使原电路中增加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并对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此项设计提高原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以实现高效率、高性能、具有谐波抑制能力的电子照明回路。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因数可由原0.65左右提高到0.99左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型列车受当时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发展所限,其照明电路整流环节采用了以二极管为整流元件的桥式不控整流电路.由于该电路的固有缺点,其镇流器供电不可避免地带来功率因数低下和谐波干扰问题,导致供电不连续、电能浪费、低压控制电路受到谐波干扰.针对不控整流电路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不控整流器和电容之间接入直-直开关变换器,使原电路中增加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并对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此项设计提高原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以实现高效率、高性能、具有谐波抑制能力的电子照明回路.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因数可由原0.65左右提高到0.99左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DF4D型机车主整流柜二极管击穿的惯性故障,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9.
1概述 TCZ108-2775/925型变流装置是SS7C型电力机车主电路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由大功率半导体整流二极管和反向阻断晶闸管及其附件组成.每台机车共有2台变流装置,变流装置的主电路见图1.它由一个全控桥和一个半控桥串联组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向3台并联工作的牵引电动机电枢绕组与串励绕组供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GTO吸收电路对快恢复二极管的要求,从快速整流二极管的理论出发,采用N型中照硅单晶材料,选择P+IN+型结构设计,用扩铂工艺控制少子寿命,通过多次的工艺改进和应用试验,重点探讨了二极管的正反向特性间的折衷关系,研制成功了100A/2 500V吸收二极管,该元件应用于GTO交直交电力机车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三相三电平PWM整流电源具有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功率器件承受压力小、交流侧电流波形正弦度好和功率因数高等特点,其在中、高压交流调速、电力系统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从拓扑结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法几方面介绍了三相三电平整流电源的国际国内新技术,重点讨论了三相二极管箝位三电平PWM整流电源的中点电位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结合相关工程经验,根据变流技术的规定,分析了地铁供电系统24脉波整流二极管的配置要求并进行了理论计算,阐述了不同主要元器件配置对设备和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厂有着20年修理和制造牵引电动机的历史,随着技术进步和实际生产的需要,我厂电机试验站的试验方法,也由具有升压机和线路发电机的反馈试验电路,改进为取消线路发电机,用品闸管整流装置作升压机和陪试发电机他励机的反馈试验电路(以下简称品闸管整流装置反馈试验电路)。这种试验方法有着许多明显的优点。下面简述之。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整流机组的原理及结构,并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进行建模,对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整流机组的谐波、散热性能及抗干扰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24脉波二极管整流器等传统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成熟可靠,但由于其能量无法双向流动、谐波特性欠佳、直流电压不可控等缺陷,与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不符.通过将PWM整流技术应用到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多种新型电路拓扑,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所,为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用电和发电同时存在,其负荷属于典型的脉冲大功率负荷,其牵引变电所应至少具有整流、功率平衡和牵引网电压控制3种基本功能。依据功能需求决定主结线方案的基本原则。综合技术经济因素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主结线方案,给出了2种性能优良和经济适用的牵引变电所主结线方案。鉴于目前大功率功率控制器件和储能介质的发展水平,综合技术经济因素,牵引变电所宜采用多重化二极管整流与逆变回馈或者储能装置组合的主结线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月1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工作全面启动。其中,地铁牵引供电核心部件牵引整流机组,被列入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第1批认证目录。为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第三方检验检测的需求,近日,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完成地铁牵引供电整流机组试验电源系统(以下简称"电源系统")安装,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电源系统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测试系统、监视系统和试验平台等,适用于地铁牵引供电整流机组、储能装置、再生电能吸收装置等产品的电性能试验。电源系统具有以下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SS6型电力机车整流装置中的品闸管和整流二极管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乃至击穿的问题,结合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对其质量、日常检查及检测、工作环境等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有关建议.经过实际运用检验,效果明显,为减少机破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传统铁路机车车辆充电机的功率密度,必须提高其开关频率和效率,而简单的提高开关频率会增加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因此需要采用软开关技术。文章介绍了一种机车车辆充电机的核心部件——加箝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PWM倍流整流全桥变换器。该变换器的优点是可以利用输出滤波电感和谐振电感在宽负载范围内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利用箝位二极管可以有效消除二次侧整流管上的电压尖峰和振荡,同时采用倍流整流技术可优化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感的设计。文章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利用Saber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通过一台输入DC540V、输出DC28V/400A的工程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算一算     
1.有一三相全波整流装置,其电路如图1所示。额定直流输出电压E_d、输出电流I_d分别为400伏、500安。求:变压器次边相电压有效值E(伏),相电流有效值I(安),容量P(千伏安)以及视在功率因数cosθ。假设直流输出电流完全平直,变压器次边绕组和整流元件的电压降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