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卫星 《水运管理》2011,33(6):9-10
为优化武钢进口铁矿石运输方式,弱化水路运输运距长、环节多的缺点,对其海运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国内物流方式及其成本进行分类比较,得出结论:武钢进口铁矿石水路运输最优模式为“海船减载+江海直达+海江联运”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区钢厂进口铁矿石主要通过二程运输、减载运输和直达运输等3种模式,其海运成本因运输模式不同和经由不同的装卸港而有所差异.考虑海运费、铁路运费、港口使用费(包括目的港和中转港)和货损等因素的影响,对多种运输模式和多个装卸港进行铁矿石物流成本的综合分析比较发现,装船港的泊位等级对海运成本的影响较大.而在华北地区港口建设30万t级矿石泊位对减少海运费的贡献较小,我国进口铁矿石的综合物流成本约占铁矿石到岸价的18 %~32%.  相似文献   

3.
熊新海  高富 《中国港口》2006,(8):20-20,27
武钢钢铁生产所需铁矿石80%以上依靠进口,传统的运输方式为三程运输:一程海轮抵达海港卸载后,通过二程船进入长江转运到长江下游各港口,或一程海轮减载到满足进江要求后进到长江下游港口,最后再由各港口通过驳船运回武钢港务公司。在这一运输过程中主要有三个环节,即海港、长江下游各港口、港务公司。根据大宗散货物流运输的特点,中间环节越少,则损耗越少,成本越低。如果能采用江海直达运输方式,从海港直接运输到武钢港务公司,避免沿江各港口这些中间环节,将大幅度降低武钢的运输成本,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1997年5月6日,“江夏”号首次运输5…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铁矿石码头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华南某港铁矿石进口码头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Petri网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模型(DEDS模型),采用仿真手段,基于WITNESS平台开发铁矿石进口码头物流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认为该计算机仿真模型可以进行物流系统研究和系统优化方案实验,为铁矿石码头物流系统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铁矿石码头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华南某港铁矿石进口码头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Petri网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模型(DEDS模型),采用仿真手段,基于WITNESS平台开发铁矿石进口码头物流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认为该计算机仿真模型可以进行物流系统研究和系统优化方案实验,为铁矿石码头物流系统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港口分拨中心为切入点,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建立了进口铁矿石物流系统优化模型,并以大连港为例进行优化计算与相关参数的模拟分析,为我国进口铁矿石物流系统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点论述了宁波北仑港中转武钢进口铁矿石的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运输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洪玮 《中国水运》2012,(8):22-23
湖南作为内陆省份,进口铁矿石运输难、成本高,一直是困扰钢铁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到2011年,湖南已形成年产钢2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年进口铁矿石约2000万吨。认真研究进口铁矿石运输问题,化解其瓶颈制约,挖掘其成本潜力,对湖南钢铁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进口铁矿石业务重组和战略调整,为控制海运成本提供保障1、整合湖南省铁矿石进口业务,提升海运议价能力针对湖南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各自为政,单个钢厂海  相似文献   

9.
《水运文献信息》2006,(10):19-20
当前,我国石油进口源主要依赖于中东地区,而进口主要路径是马六甲海峡,这给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多元化原油进口渠道成为眼下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考虑到物流成本和物流安全问题,增加管道运输或通过船运避开马六甲海峡进口的比例,成了石油进口多元化选择的重点。同时,考虑石油进口战略要以“铁矿石价格谈判”案例为鉴,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参股海外油田,控制油气资源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我国港口外贸铁矿石进口量增速创六年来新高,远超预期,津冀、山东沿海港口贡献了外贸进口净增量的62%,前十大铁矿石进口港贡献了净增量的80%。港口铁矿石进口增长主要受下游钢铁需求强劲复苏拉动。预测2021年我国港口铁矿石外贸进口仍将高位运行,进口12.5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建议系统设计我国外贸铁矿石物流供应链体系,强化上下游产业协同,切实保障我国铁矿石供应链安全、可控,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中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