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数字化船型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栋  荣焕宗 《船舶工程》2008,30(2):13-16
从数字化设计观点阐述了船型设计方法,包括船体线框模型和船体曲面模型设计方法.其中,船体曲面模型设计方法又可以分为船体直接曲面模型和船体线框曲面模型设计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船体曲面建模中信息的集成及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在SolidWorks建模平台上建立三维NURBS船体曲面模型,使用V B面向对象语言开发了应用软件,从船体曲面模型中获取坐标信息及其他特征信息,并实现对模型中的设计和生产信息进行管理,并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维船体曲面模型进行破舱稳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舱稳性的计算是船舶设计中比较复杂的一项计算内容。M axsurf软件能够建立船体的三维曲面模型,从而可以方便、准确地进行破舱稳性的计算。介绍了应用M axsurf建立船体的三维曲面模型进行破舱稳性计算的经验与体会,并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TRIBON 绘制的船体数字曲面模型及相关其它模型向3DS MAX的工作环境传递的方法,并在3DS MAX环境下对上述模型进行相关操作,指出把TRIBON 图形数据转移到3DS MAX中将有利于在3DMAX中构建精确的船体数字模型和典型数字舱室,便于船舶设计师和船东之间建立起虚拟仿真的交流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船东对船舶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TRIBON绘制的船体数字曲面模型及相关其它模型向3DS MAX的工作环境传递的方法,并在3DS MAX环境下对上述模型进行相关操作,指出把TRIBON图形数据转移到3DS MAX中将有利于在3DMAX中构建精确的船体数字模型和典型数字舱室,便于船舶设计师和船东之间建立起虚拟仿真的交流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船东对船舶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CATIA的船体参数化建模及稳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CATIA的二次开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舶AutoCAD型线图自动生成船舶三维实体模型和计算稳性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大量的人工建模和计算时间。利用VB编程,基于型线图自动提取船体的三维点坐标,实现了船舶主船体线框模型、曲面模型和实体模型的快速自动生成,基于实体模型自动获取船体的BOM信息,并进行了船舶静水力和大倾角稳性的自动计算计算。最后,通过一个实船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操作简单,计算迅速,较之传统计算方法结果更加精确可靠,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CATIA的二次开发,提出一种基于船舶AutoCAD型线图自动生成船舶三维实体模型和计算稳性的方法,该方法可避免大量的人工建模和计算时间。利用VB编程,基于型线图自动提取船体的三维点坐标,实现船舶主船体线框模型、曲面模型和实体模型的快速自动生成,基于实体模型自动获取船体的BOM信息,并进行船舶静水力和大倾角稳性的自动计算。通过实船算例验证,该方法操作简单、计算迅速,计算结果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更加精确可靠,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使驾驶员能够识别出航道存在的危险,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研究虚拟环境下船舶安全航行路径智能规划仿真方法。在虚拟环境下,基于船舶航道高程信息,利用连续极小泛函序列方法获取船舶航行航道等距网格数据,利用对象图像渲染引擎处理航道网格数据,得到航道地形模型。利用Solid Works软件,通过创建基准面、生成船舶船体型线以及构建船体曲面模型等过程生成船舶三维模型。根据生成的航道地形模型与船体模型,提出适用于三维空间路径规划的空间分层路径规划方法,通过逆向逐步搜索路径过程得到船舶安全航行路径规划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生成的航道地形与船体模型较为完善,路径规划过程中能够有效躲避固定障碍物与移动障碍物,既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性又确保航程最短。  相似文献   

9.
三维船体库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三维船体库系统是解决船体快速建模的最好途径.在对系统功能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QL Server 2000建立了系统数据库,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设计了系统管理模块;以船舶设计软件MAXSURF为支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船体母型变换模块.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三维船体库系统可以快速地生成船体模型,加速设计进程.  相似文献   

10.
2万2千方液化气船整船和舱段三维有限元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22000m^3液化气船进行了整船和舱段三维有限元强度计算分析,建立了整船和船体主舱段的三维有限元结构模型,通过节点力的自动加载和惯性平衡处理4技术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节点载荷。在中拱和中垂弯矩作用下,计算出船体在压载和满载工况下的船体应力和变形。通过对船体舱段的边界处理技术,计算出受船体总强度影响的船体舱段局部强度,对船体强度作出判断,为改进船体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极限强度计算时曲板能否作为硬角单元的问题,从曲板屈曲的规范公式出发,讨论曲板屈曲与几何参数的关系。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具有不同初始缺陷的多组曲板进行极限强度计算,研究初始缺陷对曲板极限屈曲强度的影响。依据是否发生屈曲,给出判定曲板归属硬角单元的判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HD-SHM船体线型系统快速转换成Lines线型,并成功地生成船体曲面。将两者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缩短了一半的光顺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多艘系列实船应用的检验,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Marine Structures》2002,15(2):101-117
A theoretical method for plate tearing by a rigid wedge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studied model is an idealization of ship-grounding and collision damage. The analysis model postulates that the plate curls up into two curved surfaces behind the wedge tip and that the plate material ahead of the wedge is tensioned and ruptured due to the direct pushing. Based on a parametric study, a semi-empirical formula is proposed for determining grounding force in the event of a ship running onto rocks in a high-energy grounding. The bottom strengths of single hull structures and double hull structures in ship-grounding incidents are compared. Finally, simple formulae for determining damage resistance and the extent of damage in ship grounding,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ship principal particulars,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4.
新型造船活络头通用胎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架是制造船体曲面分段和曲形立体分段的形状胎膜和工作台,是造船中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必备工装,分为专用胎架和通用胎架两大类。其主要作用是在分段制造过程中支撑分段、保证分段曲形正确和控制装焊变形。本文在分析数字化通用胎架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造船活络头通用胎架,并介绍了该胎架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为基础,通过交互式手段实现船舶型线的三维动态设计和实体造型,程序具有升阶、分割、节点插入、节点去除等功能,可以计算曲面的高斯曲率、获得各种剖面的形状和线型图、肋骨型线图;可生成各种二次曲面、计算船舶静水力。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simplify the ship modeling process and improve model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rapidly implementing hull model creation based on hull line drawing.[Methods]Using the CATIA platform, this method adopts the component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CAA) development tool for secondary development. First, by reading the geometry elements and label information of the hull lines in a draw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ffset points from 2D to 3D is realized. On this basis, the creation of the hull lines, stern and bow is completed, and a 3D wireframe model obtained. Finally, the hull 3D modeling is complet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ATIA native surface creation command.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verification of the developed type value extraction and bow generation program is then carried out via application analysis.[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iled program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reation of offset points, transverse lines, waterlines, profile lines and other boundary lines except the top line of the wall, and the centerline and tangent lines created by the bow generator are easily modified and simple for users to operate. [Conclusions]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a creating hull model using "Generative Shape Design" and "Drafting" with the hull line drawing as the data input is stable, reliable and able to realize rapid hull modeling, giving it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 The Author(s) 2022.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船整船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以一艘1700箱集装箱船为例,阐述了整船有限元结构分析方法。先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和质量模型,再用三维流体动力计算程序进行波浪随机载荷的长期预报,并在此基础上导出设计波参数组,最后,在全船有限元模型上 计算得出船体结构在各个设计波上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结果,所得到的船体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同类型集装箱船的设计和强度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其它类型的船舶结构强度分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船型优化,第一步需要按照设计变量的改变来生成船型,这样就需要一个变换程序将母型船变换成设计船.当船型优化发展到基于CFD以后,传统的通过主尺度和几个船型参数例如Cp,Cw等来控制船体型线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对船型进行更加准确,细致的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开发了一个新的船型变换程序,它直接读人横剖面面积曲线和设计水线,然后变换船体型线以满足这两根曲线的要求.该程序的变换步骤包括主尺度仿射变换,Cm变换,横剖面面积曲线变换和设计水线变换.程序中主要的变换方法为广义Lackenby变换,仿射变换等.该程序由于直接根据横剖面面积曲线和设计水线来控制型线,使船型变换模块的设计变量从10个左右扩展到了40个以上,增加了船型优化提升船体性能的可能性.该程序是船舶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船型优化模块的前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测地线进行消声瓦布置三维设计中各种特征曲线的生成。在测地线生成途径上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利用测地线几何性质给出了一种求测地线及消声瓦边界曲线的快捷算法。按照工程要求,提出了一种消声瓦在曲面上整体布置的规划方法,该方法将艇体纵向基准线及网格线作为消声瓦约束和排列的基础,并给出了通过求曲线在曲面上等距线的方法生成基准线;在通用几何造型平台上进行了典型艇体验证,该方法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在S型铺管过程中将管线、船体和托管架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耦合分析,使用势流理论用于计算船体受到的波浪力,广义弹性接触面法模拟托辊与管线之间的接触,采用带有铰接刚度的铰连接来模拟管线的上弯段,集中质量法用于模拟管线的中垂段和下弯段。通过时域全耦合方程将整个系统联立求解,并将这种方法的结果和未考虑上弯段管线接触的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发现:新计算方法能够使管线受力和船体运动都更为接近于实际值。对管线张力进行了谱密度分析,得到了对管线张力作用较大的频谱范围,为其在不同海况下的适应性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