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简要介绍声发射技术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并指出声发射技术的应用发展局限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声发射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特征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加载破坏的声发射试验,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荷载范围以及不同梁的加载应力与应变变化规律。试验加载过程中测试梁上控制点处的应变及声发射信号,通过应力变化及外观观察,记录梁的受力状态和裂纹产生的条件,通过分析试验全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能量时程图,得到简支梁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特征、频率分布范围及特点,以及不同特征简支梁破坏过程中声发射能量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声发射技术监测混凝土梁的状态及损伤破坏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应用声发射监测系统和混凝土超声测试仪,在混凝土试样的表面布设传感器,应用单纯形定位算法对声发射事件进行定位,实验研究了混凝土(C20)破裂失稳过程中其声发射活动特性及声波波速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干湿循环对炭质页岩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在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炭质页岩单轴压缩试验,并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其受载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会加速岩石的初始损伤,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呈递减趋势,声发射峰值振铃计数和累计振铃计数逐渐减小;声发射振铃计数呈现平静期、发展期、爆发期和跌落期四个阶段,与应力-应变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可以将声发射峰值振铃计数作为岩石破坏前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先分析了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策略,再对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BIM指的是建筑工程的信息建模,在进行建组模型构建的过程中,依据大量信息作为基础。通过对建筑模型的细致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建造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BIM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土木工程施工资源的分配、减小施工成本、优化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单位或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就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有效运用,简单进行了BIM技术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分析了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特点以及价值,着重对基于BIM技术的4D管理系统、可视化、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在施工中各个方面的BIM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进行了施工安全的分析以及平台建设和所对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声发射信号的特点及实际应用中对声发射信号分析的需要,提出了一套声发射信号小波分析的小波基选取规则方法,根据提出的选择方法从常用的小波基中选出较适合声发射信号分析的几种,再通过对仿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结论:Daubechies小波、Symlets小波和Coiflets小波是适合于声发射信号分析的小波基.最后通过对能反映源特征的频带信号进行重构,这样能更好更有效的提取声发射信号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智能材料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的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智能材料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作为建筑地基使用的泰山片麻岩,埋藏浅、区域特征明显,其风化特性对土木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应力-应变关系试验发现,5组片麻岩试件的A、B、C-D和E组分别隶属于未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4种风化程度。力学性质试验时同步检测不同风化程度片麻岩的声发射信号,发现随片麻岩风化程度的提高,振铃计数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未风化及中等风化片麻岩的振铃计数率最高可达2 500次/s,具有能量累积并集中释放的特点,岩石脆性特征较明显;强风化片麻岩的振铃计数率平均约200次/s,声发射信号密集,岩石具有典型的延性特征;全风化片麻岩的平均振铃计数率仅约15次/s,声发射信号离散、无规律,岩石已等同于散体介质;得到了部分片麻岩风化程度与声发射之间的量化规律。建立的片麻岩风化程度与声发射关系,可应用于指导风化片麻岩地基的处理,寻求匹配的地基置换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清晰了解页岩在拉、压破裂过程中的自组织临界现象,对具有脆性特征的页岩进行不同速率下的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同步采集全过程声发射事件数。将信息熵理论与声发射事件数结合,定义了声发射事件数信息熵H,得到了加载过程中熵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拉、压状态下,随着时间推进声发射事件数信息熵呈增长变化且规律相似,当声发射事件数信息熵值保持稳定时(ε_r接近0.95),岩石进入临界态;通过声发射定位图发现,到达临界点时对应的熵值最大,贯通性裂纹开始形成;进人临界态后,熵值处于稳态,定位信号向着破裂面积聚,直至破坏;通过4个状态的声发射定位变化,揭示了页岩内部的缺陷从开始的缓慢随机发展的无序状态到瞬速按照一定规律发展的有序状态的演化过程,与熵变化形成良好对应;拉、压过程中能量概率密度函数满足幂律分布P■X~(-r),并存在相近的临界指数。  相似文献   

11.
货车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的声发射信号由于背景噪声干扰引起故障特征不明显,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分析的故障声发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采用铁路货车轮对轴承故障实验台进行测试,利用能量算子在检测信号瞬态冲击成分方面的优势,增强故障声发射信号中的瞬态冲击特征,通过信号瞬时能量的频谱识别特征频率,从而判断故障原因。实验结果验证了能量方法用于货车轴承声发射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预应力技术大大推动了建筑、桥梁等土木工程的发展.介绍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概念和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该技术在桥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研究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型桥梁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光纤传感器以其特有的优点正逐步取代某些传感器而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新焦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现状及其信息处理方法,并论述了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智能材料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的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智能材料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声波在耳蜗内的逆行传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蜗是内耳的听觉转换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把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转变为生物电信号并经听神经传输到听觉中枢.正常耳蜗也可以产生声信号,通常把在外耳道记录到的耳蜗产生的声信号称为耳声发射.虽然耳声发射已经被应用于临床听觉功能测试和研究耳蜗工作的原理,耳声发射从耳蜗逆向传出的机理仍不清楚.近年的生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声波在耳蜗的逆向延迟明显小于其从耳蜗底回向顶回传导的延迟,这些结果提示耳声发射是经耳蜗内的液体纵波,而不是普遍认为的逆向行波传导至外耳道的.这一新的发现不仅能够促进耳声发射的临床应用,而且对于研究耳蜗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成为国际土木工程界的热点。碳纤维质轻高强、耐腐蚀、抗老化.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用其加固补强混凝土结构施工简单便捷.必定在今后的桥梁维修加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2001年义井大桥采用碳纤维加固补强的实践.介绍其所用材料、施工工艺及其应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线性回归的技术原理,总结其在试验检验中的具体工程应用,对从事土木工程检测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小波能谱系数的声发射源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对典型声发射源的波形信号进行了分析,获取其频域特征.采用小波能谱系数描述信号能量在每个频率范围的分布情况,以区别各种不同的声发射源.利用该方法对港口链斗卸船机现场测试获取的裂纹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小波分析和特征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合理地描述缺陷的声发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声发射信号的高频特性采集滚动轴承故障信息,运用小波分析把信号分解在不同频带,对信号进行重构,从而消除背景噪声,再应用Hilbert变换进行解调和细化频谱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包络谱分析可有效地检测滚动轴承故障。  相似文献   

20.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5(6):I0001-I0008
第1期·土木工程·钢管混凝土叠合系杆拱的结构稳定性分析…………………………………………宁贵霞,蔺鹏臻,赵延龙(1)遥感信息技术及其在高精度可视化导航工程中的应用………………………………………………关惠平(4)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渡槽日照温度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