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能够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另外通过智能技术和车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能够大幅提升汽车性能和能源利用率。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不仅顺应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场景和价值,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数据驱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相融合将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视域出发,分析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劣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车联网技术,即智能驾驶辅助、车载资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联网技术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对车辆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方面的信息采集与传输,从而提供更为精准的驾驶辅助功能。因此,基于车联网技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其在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该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及舒适性,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5G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主流趋势和方向。智能网联汽车与人、道路、云、APP之间构成了复杂的车联网,而车联网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必然也会面临各种复杂的信息安全威胁和风险。本文旨在由车联网的特点入手,系统梳理车联网中的智能网联汽车、通讯通道、云管理平台和移动应用之间的潜在安全风险,进而构建车联网的主动安全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公认的一大发展趋势。早些年,各大国际汽车厂商纷纷推出运用智能导航和远程助手等车联网技术的车型产品并将其推向国内市场。在意识到车联网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后,国内自主车企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车联网技术的研发竞赛中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汽车OBD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经过了新市场和新产品初期的艰难和阵痛之后,各类车联网智能硬件产品的发展状况也千姿百态,下面就其中较为出色的golo6盒子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苏景颖 《时代汽车》2018,(2):125-126
在当前科技信息技术持续进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汽车应运而生,而作为智能化汽车整体行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联网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本文中,笔者详细介绍了车联网系统的整体构成、相关作用功能,并分析了当前国内汽车的车联网应用现状与难点,只在为后续的只能汽车制造发展研究提供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8.
吉超 《时代汽车》2024,(4):144-146
文章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目标,从机械AMT变速箱的角度,对机械AMT变速箱应用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着重从系统架构、软硬件设计以及速度传感器的运检分支系统和运行测试方面,明确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验证了智能控制系统对提升机械AMT变速箱控制效果的作用,旨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行业内主流的大数据技术搭建新能源大数据平台,重点对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大数据进行算法研究、建模分析。分别从故障远程在线诊断、车联网大数据指标分析、车联网大数据算法模型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故障、驾驶行为、充电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新能源汽车车辆安全。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智能交互是提升车辆系统性能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全方位的人机交互可以满足用户差异化的驾驶需求,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为此,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智能交互的分类和技术构成,从功能角度阐述了智能交互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采用智慧信息通信技术(I2CT)化解交通拥堵问题,文中介绍基于I2CT技术的智能视觉车联网架构、基于智能视觉分析的一杆一系统以及云计算—云存储—云分析—云控制主机在车联网中的应用,指出了I2CT技术、智能交通以及安防行业在发展城市智能视觉车联网中面临的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12.
对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进行阐述,对其中传感器技术、车型结构布局、智能驾驶算法、能源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结合相关智能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对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评估。通过系统化分析、层次化剖析,对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做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我国应当加大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资金和研发投入,尤其在智能算法及智能芯片领域,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驾驶技术向更高维度、更高层次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车联网、自动驾驶……这些在几十年前还没有的名词,正颠覆着传统的汽车产业。今天的汽车与一百年前的汽车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技术的更新换代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着,朝着更加舒适、智能、环保、互联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智能化发展的进程,现阶段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新的汽车发展趋势。在车联网逐步向智能网技术发展进程中,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根据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概况,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发展体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际应用效益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早推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iDrive的宝马汽车,一直致力于汽车智能化控制的研发与应用。时至今日,宝马汽车的这套iDrive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在各领域应用的深化,宝马汽车提出了移动互联技术整合在iDrive系统中,与高效动力(EfficientDynamics)系统向呼应,成为宝马汽车未来在行走系统和智能控制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车联网应用应运而生。作为承载车联网应用在车身上的最基本载体,车联网终端盒(T-BOX)将成为汽车标配电子部件。论文在简单介绍Telematics系统基本架构及服务内容基础上,设计了基于TDD-LTE通讯技术的车联网终端盒平台,并重点介绍了该终端盒平台系统的软、硬件架构。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公认的一大发展趋势。早些年,各大国际汽车厂商纷纷推出运用智能导航和远程助手等车联网技术的车型及产品,并将其推向国内市场。在意识到车联网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后,国内自主车企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车联网技术的研发竞赛中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汽车OBD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经过了新市场和新产品在初期的艰难和阵痛之后,各类产品的发展状况也千姿百态。下面就其中较为出色的golo6盒子(图1)进行详细介绍。golo6盒子系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智能OBD产品,是一款面向个人车辆的监控设备,它结合了"车云平台",可以向集团用户或个人用户提供汽车故障  相似文献   

18.
苏琴 《汽车与配件》2014,(10):59-59
<正>华为车载模块ME909T融合了汽车质量标准与通信技术,其高兼容性、高集成性、高质量性和高稳定性达到了汽车级水平。2013年汽车行业最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车联网。Strategy Analytics全球汽车行业资深高级分析师Roger Lanctot说:"如果新能源造就了当下的汽车产业革命,那么车联网将掀起下一轮汽车革命。"当前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主要源于其产业研发周期太长而影响了产品的上量,网络速率过慢也导致用户体验不足。导航系统、路况监测系统、娱乐影音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站在道路安全管理的角度,在交通管理系统、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系统等方面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同时,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交通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需重视智能汽车技术的开发;提升车辆主被动安全技术水平;研究车联网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促进道路交通网络优化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求到2020年在重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主要关键技术领域内取得具有应用价值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语     
<正>在分析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站在道路安全管理的角度,在交通管理系统、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系统等方面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同时,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交通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需重视智能汽车技术的开发;提升车辆主被动安全技术水平;研究车联网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