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据各地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因驾驶员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有30%与驾驶员饮酒有关;在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员中,有50%是酒的牺牲品;在交通事故中受重伤的驾驶员中,酒后开车者比没饮酒者多50%。  相似文献   

2.
怄气驾车是驾驶员的大忌,但一些人仍不能自抑,就像有些驾驶员明知酒后开车妨碍安全仍要酒后开车一样。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实际,对驾驶员生理素质与诱发事故倾向性特点的辨析,意在为广大车管干部,车辆驾驶员,教练员管理和使用车辆时,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位驾驶员来说,只要一开上车,手把握住方向盘,那么自身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就主要靠手里的方向盘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原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重占70%左右,可见驾驶员自身因素造成不安全的份量。那么,汽车驾驶员哪些自身情况会造成不安全因素呢?  相似文献   

5.
林贻高 《驾驶园》2010,(12):77-77
酒后驾车的危害众人皆知,可为什么还有一些驾驶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次次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前程开玩笑呢?除了逞强心理、侥幸心理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酒后驾驶法律风险没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交通民警,从职业的角度出发,可以说对各类交通违章行为颇有些感触,机动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因为主观故意发生违章,如酒后驾车、闯红灯、强行越线等,对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确实说明部分驾驶员的交通道德低下,但还有一类驾驶陋习则是由于驾驶人的“从众”心理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酒后驾车管理经验基础上,通过分析酒后驾车的心理原因,提出了基于驾驶员心理干预的酒后驾车防治措施,即以法律威慑、经济调节、道德约束为核心,通过影响驾驶员心理从而改变其行为的管理方法,旨在完善我国的酒后驾车管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8.
牛书培 《驾驶园》2010,(2):49-49
1月8日,河南省许昌市举行“珍爱生命拒绝酒后驾驶”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活动举办方将近来最红的网络流行语“驾驶员你妈妈叫你不要酒后开车”制作成宣传横幅悬挂在活动现场,警示过往司机。对于雷人标语引发的关注.活动举办方相关人员表示,部分标语的内容是从网上搜到的,选取时主要考虑标语内容是否与本次专项行动相符。至于标语是否“雷人”.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9.
智敏 《驾驶园》2009,(8):91-91
日本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要为《道路交通法》增添新的款项和内容,现在实施的是2007年4月修改的,其中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处罚标准从处一年以下徒刑及30万日元以下罚款上升为3年以下徒刑及50万日元以下罚款。并且,在日本酒后驾车.不仅驾驶员会被处罚.车上的乘客也会被罚.即使这名乘客没有喝酒。  相似文献   

10.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06,(10):78-79
相对于酒后驾车、超速行驶、路口抢行等引发的交通事故来说有些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离奇,比如因路上井盖丢失而造成的车辆事故,虽然存在客观因素,但驾驶员在路上只要随时提高警惕,很多事故还是能够避免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饮酒对驾驶员视觉信息收集的影响,验证酒后驾车判断标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利用UC-win/Road软件搭建虚拟道路交叉口场景,组织20名驾驶员在饮酒前后进行模拟驾驶试验,使用呼吸式酒精检测仪对驾驶员体内酒精浓度进行检测.对驾驶员进入5个交叉口前后的7种视觉指标进行对比和显著性差异分析,并根据饮酒前后指标变化情况计算驾驶员指标衰退率,建立各指标衰退率与体内酒精浓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驾驶员饮酒后6种视觉特性指标均出现显著变化,在相同时间和场景下注视次数减少12.3%,单次注视持续时间增长11.6%,且注视区域更加集中,扫视幅度减小14.1%,眨眼次数和持续时间分别增加10.7%和16.4%.与直行相比,驾驶员在交叉口转向时注视和扫视指标的变化幅度更为明显.当被体内酒精浓度在20~60 mg/100 mL范围时,3种视觉特性指标衰退率在5%至20%之间,且随体内酒精浓度呈递增趋势,其中眨眼指标受试验时间影响较大,其衰退程度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吴之如 《驾驶园》2010,(8):95-95
《北京晨报》报道,根据北京市交管部门的统计.今年以来.仅酒后开车造成交通死亡事故39起.死亡53人。从2006年12月至今已查处酒后开车违法行为20万起.拘留醉酒驾驶员1.4万人。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辆奔驰轿车撞在一辆大货车上,奔驰车驾驶人死亡,大货车受损。交警认定奔驰车驾驶员酒后驾车,负主要责任。奔驰车驾驶人的亲属向法院起诉,索赔26万元。法院判定,奔驰车驾驶人承担事故经济损失的90%,大货车一方承担10%。奔驰车驾驶人不仅没获得赔偿,还要向对方赔付3000多元。  相似文献   

14.
酒后驾车的危害众人皆知,可酒后驾车的人还是屡屡出现,每年因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因此而丧命的人不计其数。为此,著名的Saab汽车公司研发出了一种轻巧、便捷的酒精浓度感应器,这种感应器在一定程度上对驾驶员的行为习惯进行了约束,协助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降低了酒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驾驶园》2010,(4):69-69
问:我的一位朋友酒后驾车,驾驶证被暂扣3个月因为临时有事.他驾驶机动车去办事,不小心又违法轧了黄线.被交警拦住时,他拿出了暂扣单子给交警看.以证明他是驾驶员.当他到交警部门接受处理时.他被罚款1900元,记6分,请问.交警罚的对不对?  相似文献   

16.
一是侥幸心理。驾驶员明知高速行车、酒后开车、驾驶“病车”等违反交通法规,容易发生车辆事故,但由于管理鞭长莫及,他们总是自信不会发生事故,认为只要不被单位领导抓住便万事大吉。他们在领导看得见的地段循规蹈矩,一旦远离领导视线就依然故我。在违章得逞后,侥幸心理得到强化,违章活动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如违章操作、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殊不知,驾驶员服用某些药物立即驾车也易引发交通事故,至今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此提醒驾驶员朋友,驾车时一定忌服以下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道路交通环境的逐步改善,一些驾驶员在特定环境和特定场合下,驾驶员过分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或者在麻痹大意的心理状况下酒后驾驶、超速、超车等现象普遍存,从而放松了注意行车安全的神经。日前,有关人士针对酒后驾驶、超速、超车以及会车等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况对部分驾驶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驾驶员存在违法心理。因此,对于驾驶员来说,了解在某些特定环境以及特定场合下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对于减少违法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09,(4):87-87
2月19日下午2时10分左右,一辆无牌照小车突然冲向国道318线江苏南充境内长乐收费站.当值班收费员向其收缴9元钱的过路费时,该车驾驶员姚某伸手一把将这名女性收费员胸前的工作证扯掉,开车强行冲撞过关。  相似文献   

20.
黄斌  陈永美 《驾驶园》2009,(4):97-97
3月7日下午2时30分,江苏东台市台城交巡中队民警在东台城海陵南路执勤肘。发现员且行驶不正常,民警遂示意其停车进行检查。民警打开驾驶室,一股酒味迎面扑来。驾驶员李某满脸通红。讲话语无伦次。经检测为醉酒驾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