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选取三峡库区城市生活污水、农业农药化肥面源、牲畜养殖排泄物等3种污染源,估算了三者的氮、磷污染负荷,以探究库区水环境污染防治的优先控制对象.经过分析可得知,在所考虑的3种污染源中,牲畜养殖产生的氮、磷污染负荷已经居于首位,是三峡库区水质恶化的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赣江下游地区各类非点源污染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2006-2009年赣江下游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各类非点源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农业人口和耕地是赣江下游地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在TN贡献率方面畜禽养殖>耕地>农业人口,在TP贡献率方面畜禽养殖>农业人口>耕地。针对估算结果,分析了赣江下游地区畜禽养殖、农业人口和耕地形成非点源污染流失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建造化粪池等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人工湿地等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重庆地区船舶流动污染源进行分析,并对比预测,论述了三峡库区流动污染源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污染养殖水体的主要因素是氨/铵(NH3/NH4+)和亚硝酸根离子(NO2-),用固定化粉末硝化细菌、浓缩液态硝化细菌对养殖用水污染源进行处理,比较各种处理对养殖用水中NH3/NH4+和NO2-的降解教果。实验证明硝化细菌能有效调节水环境p H,降低NH3/NH4+和NO2-的浓度,分解有机质,调节水环境的微生态平衡,水体中的NH3/NH4+和NO2-全程都控制在0.5 mg·L-1以下,符合鱼虾类养殖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梁滩河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及硝酸盐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水化学分析技术测定了三峡库区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梁滩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水化学和硝酸盐氮污染水平。结果表明:自流域中上游,地表水体均受到了污染,并且向下游呈现出污染加重的趋势;在流域上游和中上游,地下水体受地表水体的影响,呈现出严重的污染,上游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呈现出超标趋势。受河水下渗的影响,梁滩河流域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浓度自上游而下至中游呈现出急剧升高的趋势,上游和中游区域之间的地下水的硝酸盐浓度超过了10 mg/L的标准,而向流域下游和河口处呈现出浓度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潜流人工湿地基质除氮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测试分析研究了由碎石、陶粒、石英砂3种不同基质构建的潜流式人工湿地运行初期对N、P的去除效果.实验采用连续流进水方式,水力负荷控制在4.95~8.25cm/d,实验结果表明碎石为基质的单元对N、P去除效果最好,陶粒单元次之,石英砂单元效果较差.对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4%、83.24%和71.02%;对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48.68%和39.34%;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59.48%、42.65%、30.26%.结果还表明,填料在湿地除磷方面起主要作用,选择基质对除磷非常重要;填料对氮的去除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1%~2%。为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研究提出“基于多元催化复合载体的自养反硝化生活污水处理技术(P-AD)”的脱氮除磷深度消减技术体系,研究了该工艺深度脱氮除磷机理、开展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实际工程应用,探索了最佳的工艺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主要采用多元催化复合载体的催化微电解作用、自养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絮凝沉淀作用等高效去除水中COD、氮、磷等污染物;最优的工艺运行参数组合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5 h、溶解氧(DO)浓度为4.0 mg/L、回流比为3∶1。有助于高速公路站区污水处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为减少“直接碳排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流域事故性污染源监测资源的最优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监测资源,应用最优搜索理论,针对常规污染因子型流域突发性污染事故,给出了探测函数为指数形式时流域事故污染源的最优搜索模型和搜索资源最优配置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搜索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优化监测资源的分配方案,使成功探测到事故性污染源的概率最大.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了1个算例.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箭滩河硝酸盐氮及亚硝酸盐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枯水期采集三峡库区箭滩河沿线38个地点地表水样和沿途农村饮用井水/泉水13个水样,分别测定了水体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含量;分析了枯水期箭滩河地表水及饮用井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布及变化特征;阐明了地表水、地下水体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与高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华东交通大学校园内的“九曲湖”污染及污染源监测分析和环境容量评价,提出“九曲湖”已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属劣V类。生活污水对“九曲湖”的污染已大大超过“九曲湖”的环境容量,对生活污水的截流是改善湖水水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广东交通》2008,(1):13
1月19日,在两会分组讨论发言时,谈及深圳的城市环保,深圳市市长许宗衡逐一摆出能源、汽车、扬尘与水源这四项城市污染源,坦言这些四大污染难题,让自己这个市长心中时时忧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动车的增多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类型正在向机动车污染型转换.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主要的城市大气污染源,机动车尾气污染产生的危害非常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主要有两种途径:改变机动车动力,采用机内、机外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针对外排污水的监管日趋严格。根据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通过开展国内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结合山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水质特点和污水处理设备现状,提出了山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污水处理设备脱氮除磷工艺和改造污水处理设备脱氮除磷工艺,可为山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油污染物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汽车发动机油的污染源及机油受污染后降低其润滑性能,加速发动机摩擦副磨损的危害,并从管理上,使用上和改进机油性能以及添加剂技术上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用实验室矿化垃圾填充的准好氧生物反应床上,对渗滤液进行了1次过流处理.结果表明,当每立方米矿化垃圾的水力负荷为40 L/d、有机负荷(以化学需氧量计)为480 r/d、氨氮负荷约为12 r,/d时,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为92%以上,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有机物由26种减少到10种,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8%和96%以上.随着氨氮负荷的增大,当进水TN为523~2 611 mg/L时,去除率保持在75%~96%之间.因此,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同时实现了对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和氮污染物的处理,能承受较大氮负荷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项目编号:50908028 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由氮、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突出。本课题在传统和现代生物脱氮除磷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气升式间歇内循环生物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法分区固定不同溶氧需求的微生物,利用曝气动力实现各种混合液回流过程,采用间歇进水循环方式实现硝化液在不同种群微生物之间的周期交换,采用连续膜出水方式代替重力固液分离,  相似文献   

17.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项目编号:50908028 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由氮、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突出。本课题在传统和现代生物脱氮除磷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气升式间歇内循环生物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法分区固定不同溶氧需求的微生物,利用曝气动力实现各种混合液回流过程,采用间歇进水循环方式实现硝化液在不同种群微生物之间的周期交换,采用连续膜出水方式代替重力固液分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汽车污染源,提出相应措施防治我省汽车维修行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气升间歇内循环一体化反应器,利用曝气动力实现混合液在厌氧区和好氧区的循环,采用变液位间歇交换模式在厌氧区创造厌氧/缺氧交替环境,通过强化反硝化除磷过程实现污水同步脱氮除磷.考察了三种工艺形式下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和去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定床生物膜-沉淀出水工艺形式,可以实现良好脱氮,厌氧区固定生物膜微生物具备反硝化除磷环境,但因无法有效排泥造成除磷效果较差;采用移动床复合生物系统-沉淀出水工艺形式,可以加强以活性污泥形式存在的常规聚磷菌的作用,除磷效果改善,但生物量受污泥沉淀效果的影响而偏低造成氮、磷去除率较低;采用移动床复合生物系统-膜出水工艺形式,能保持较高浓度的生物量并能有效排泥.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2h、间歇交换周期为185min、污泥龄(SRT)为17d的条件下,进水COD、NH4+-N和PO43--P浓度分别为821.3、102.5和21.3mg/L时,反应器对COD、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达到91.8%、84.8%和94.4%.  相似文献   

20.
测氡(Rn)技术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和环境地质等方面已得到一定的应用,并在研究瓦斯突出、预报地震、研究火山喷发及断层活动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峡库区,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其灾害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尤为迫切与重要.笔者对测氡技术在工程地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三峡库区滑坡监测的氡气测量新技术,并对其在三峡库区灾害地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