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重载列车在制动时,由于列车前后部制动力不一致而产生巨大的车钩力和剧烈的纵向冲动,极易造成列车断钩和脱轨事故。研究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采用网络控制系统和每辆车作为一个网络节点,结合我国货车120空气制动机,实现有线电控空气制动。研究表明:由电控空气制动系统(ECP系统)控制列车制动,列车中所有车辆的制动和缓解动作几乎同步进行,全部车辆制动缸开始升、降压的时间差在0.2 s以内;在网络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装有ECP系统的车辆制动和缓解的同步性不受列车编组辆数的影响,各车辆制动缸的升压、降压曲线形状几乎相同;车辆制动缸压力的控制精度达到制动命令要求值的±20 kPa。由于ECP系统实现了对列车制动和缓解的同步控制,能够保证长大重载列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的有效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伟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5):104-109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建立货运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模型,概述管路内气体流动方程、制动系统中用到的各种边界方程和容器内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开发的列车制动仿真系统,计算长、短编组列车的常用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列车管、制动缸、副风缸、加缓风缸等的空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空气制动仿真系统能够很好地模拟制动系统中气体流动和阀内动作过程。该仿真系统可以模拟最多4台机车组成的组合列车,不仅能仿真制动系统动态压力变化过程,而且其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制动距离的计算,并通过数据传送实现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程序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运列车一直使用500kPa和600kPa两种列车管定压,两种列车管定压带来列车管理和运用中的一系列问题,要求统一列车管定压呼声很高。但列车管定压对列车制动性能影响一直没有明确结论,因此统一列车管定压工作迟迟不能推进。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列车空气制动仿真系统,仿真分析了两种主管定压下重载列车的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后缓解的制动系统性能,系统的分析了列车管定压对列车制动和缓解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常用制动减压量在140kPa以下时,主管定压600kPa时制动能力略强,约增强1.5%左右,其主要原因制动缸充风略快。当全制动时,主管定压600kPa比500kPa制动缸平衡压强高约74kPa,制动能力增强5.4%;主管定压600kPa时全制动减压量范围扩大,制动缸压强变化范围增大,列车调控能力更强。紧急制动时,定压600kPa制动能力比500kPa能力更强,制动距离缩短11.4%,主要原因是副风缸初压高,紧急制动后制动缸最终压力也高。常用制动缓解时,在制动系统漏泄较小时主管定压对列车再充风能力影响不大,但当制动系统漏泄较大时,列车管定压越高,再充风时间越长,在中度漏泄时,再充风时间约延长13.9%。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铁列车制动系统的中继阀结构和作用原理,使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中继阀的仿真模型,较真实地模拟了中继阀的实际物理结构.它由两个双作用气缸及两个截止阀组成,通过连杆开关进、排气口,达到控制其流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使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整个地铁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阶段制动和紧急制动时制动缸的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解决现有轨道交通车辆用弹簧停放制动装置存在停放制动力大小不稳定、停放制动力随弹簧疲劳而衰减、机械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空气停放制动系统。方法:介绍了弹簧停放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原理,分析了其系统特性;介绍了空气停放制动系统结构组成及功能原理;分析了新型空气停放系统的特性。结果及结论:所提新型空气停放制动系统能够改变行车制动缸的工作模式,将制动缸的输出力转变为停放制动力。当向停放缸充入压缩空气时,停放缸内部弹簧被压缩,使停放缸与拉杆保持分离,同时非自锁螺纹也保持在解锁状态,此时制动缸具备行车制动和行车制动缓解功能。当停放缸内无压缩空气时,停放缸与拉杆保持压紧,同时非自锁螺纹被单向锁死,此时停放缸将制动缸锁定在最大行程处无法退回,实现停放制动作用。在行车制动控制模块和停放制动控制模块之间安装双向阀,双向阀的出口与制动缸连通,停放制动控制模块的另一出口与停放缸连通。在施加停放制动时,充入制动缸内的压缩空气由停放制动控制模块提供。该系统可实现全列车所有空气停放复合制动装置的停放制动力大小一致,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单个停放制动力的大小,还可保持停放制动力的长期稳定,避免了现有...  相似文献   

6.
问与答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与传统列车制动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 :列车制动系统由控制系统和基础制动系统组成。传统的制动系统由司机控制制动管的压力变化来控制各车辆的制动缸压力 ;其基础制动系统则接受上述的制动缸压力 ,通过杠杆比率的放大 ,实施闸瓦与车轮踏面的摩擦制动 ,将列车的动能转换为热能达到列车制动的目的。其特点是 :(1)作用可靠、简单 ,且当列车分离时能自动产生紧急制动作用 ,故具有故障自动导向安全的保护作用。因此 ,这种制式的制动系统长期以来得到广泛的应用。(2 )以贯穿全列车的制动管的压力空气为介质 ,沿制动管来依次传递压…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直通式还是间接式,世界各国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多采用电空制动来实现。在分析研究国内外高速列车减速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速列车运营模式及电空复合的实际情况,以充分利用黏着、尽量减少制动距离为目标,设计了CRH380B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紧急制动减速度曲线。根据该曲线,通过系统仿真的方法,确定了制动缸压力。  相似文献   

8.
货物列车新型智能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货物列车制动系统一直沿用自动空气制动系统,由于制动波速无法超过声速,致使我国重载货物列车的开行受到一定的制约.目前,国外货运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正在进行电控空气制动系统(ECPB)的研究,并部分投入运营考核,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列车制动系统,而我国的这项技术至今仍是空白.本文创新研究了一种智能型电控空气制动系统,从设计、制动力的分配、制动指令的定义及列车制动智能控制的软件实现方面,对长大货物列车新型制动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试验台.室内试验表明,该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具有高的鲁捧性,各项主要制动参数均能达到北美AARS-4300标准,尤其是关键指标制动缸控制压力与目标压力误差仅为±10kPa,其精度已超过北美AAR标准规定的±20kPa.该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速列车基础制动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270km·h-1高速列车基础制动系统的研制现状,在大量试验和仿真计算的基础上,计算和分折盘形制动的受载机理、材料性能及盘形制动功率极限。通过比选分配复合制动和纯空气制动等不同工况的制动力,计算动力车和拖车的制动缸压力。通过计算分析得出,270km·h-1高速列车采用动力制动和盘形制动时的制动距离为3514 7m,能够满足高速列车的制动初速为270km·h-1时紧急制动距离小于3700m的要求。但是,经分析认为当运行速度超过250km·h-1时,除采用动力制动和盘形制动外,还是应同时采用涡流制动、磁轨制动等多种制动方式,以减轻盘形制动的负荷,延长制动盘和闸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0.
杜啸  杜传仁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B10):105-106
铁路运输中,机车车辆是通过车钩编组成列车运行的,列车管是一根贯通整列车的、两端封闭的、压力空气的输送管和制动机的操纵管,其传递制动信息的速度不超过声音的传播速度330m/s,列车中各车辆制动缸开始充气的时间总是沿列车长度依次滞后,列车编组越长,尾部车辆制动缸开始充气的时间越滞后。制动初期,列车头部和尾部车辆制动缸的压力总存在一定压力差,列车扩编到一定辆数后,这个压力差将达到最大压力差(制动缸最高压力)。  相似文献   

11.
SS3型电力机车现有的空气制动装置主要由101型机车分配阀和制动器构成。101分配阀通过作用管或列车管压力的变化来控制制动缸的充风或排风。由于现有的制动系统环节多以及个别部件工作性能不完全可靠,致使机车在运行中制动缸不上闸,尤其是机车分配阀故障,单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列车空气制动特性多参数数学简化方法,研究了制动控制阀特性参数、制动缸充气特性参数、制动波传播速度特性参数等对列车制动缸充气特性曲线的影响。对150辆装用120型空气制动阀的重载列车制动系统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3.
列车制动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更加精确快速的控制列车管和制动缸压力都对机车制动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HXD2电力机车中使用的新型制动机为基础,利用减压阀、高速开关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经典PID控制的方式,以AMEsim软件为平台搭建机车列车管预控压力控制系统(即均衡风缸压力控制),并分别仿真分析机车在充风缓解、初制动、全制动(制动区)、紧急制动4个关键制动工况下对列车管预控压力的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14.
郎福生  徐守志 《铁道车辆》2004,42(12):30-31
列车制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为了准确判断列车制动性能的优劣,找出车辆存在的制动故障,有必要对列车进行全面的制动性能试验。为此,笔者研制了具有远程自动控制、现场自动控制、现场手动控制和无线遥控操作方式的新型列车制动性能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从沿用140多年的空气制动系统出发,阐述列车制动系统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及展望。从系统和控制的角度对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存在的局限性。总结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性能需求及轨道运输发展的要求对制动系统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提出列车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电气化和智能化,并重点介绍适应这一趋势的2种新技术:电机械制动技术和减速度控制技术。电机械制动技术可彻底摆脱列车制动对压力空气等作用介质的依赖性,全面提升制动系统电气化程度,实现从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到微机控制电机械制动系统的转变。减速度控制模式下的列车制动控制是制动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其在货车制动控制等领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重载快运列车制动问题(紧急制动距离、粘着利用率、轴制动功率和列车的纵向冲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繁忙干线上5000t级重载列车提速至120km/h对制动系统的要求,指出配套使用空重车无级自动调整装置和120K型货车空气控制阀能够适应繁忙干线上开行重载快运列车的需要,并建议推广“10”制动缸配HGM-A型高摩合成闸瓦”的装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高速列车的特点出发,对列车制动系统缓解后的充风时间、电空制动控制方式、制动方式的配合和控制性能等进行探讨。着重探讨紧急制动距离以外的高速列车制动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列车制动系统的构成 用来控制机车车辆速度或使之停车的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它由机车制动装置和车辆制动装置组成。当前在铁路机车车辆牵引传动和制动系统中,采用了机械、电气、空气和液压等技术来传递各种作用力和能量。  相似文献   

19.
1 列车制动系统的构成用来控制机车车辆速度或使之停车的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它由机车制动装置和车辆制动装置组成。当前在铁路机车车辆牵引传动和制动系统中,采用了机械、电气、空气和液压等技术来传递各种作用力和能量。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北京5号线地铁列车的制动缸压力控制要求、控制原理以及相应试验结果,对制动响应时间、冲动限制性能、制动缸压力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