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ANSYS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结合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非线性以及结构几何非线性,建立两根体外预应力简支粱的三维分析模型,对三分点荷载作用下加载直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ANSYS能较好地模拟出受力全过程,可分析转向块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ANSYS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结合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非线性以及结构几何非线性.建立两根体外预应力简支梁的三维分析模型,对三分点荷载作用下加载直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ANSYS能较好地模拟出受力全过程,可分析转向块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四处种组成 ,体外预应力索管道和灌浆材料 ;体外预应力索的锚固系统 ;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装置 ,和体外预应力索的防腐系统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迅速 ,特别是近十余年来的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业已成熟 ,各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均具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 ,体外预应力在我国桥梁结构中的应用还是屈指可数的。近年来 ,我国的结构工作者正日益认识到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重要价值 ,已从多方面展开研究 ,并且在桥梁及建筑结构的加固和新结构的设计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作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殊型式,与一般意义上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仍有本质区别。本文就体外预应力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构造上,受力变形特点及平衡方程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作一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弹塑性理论,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数值分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结构的材料非线性,并考虑了材料的强化作用和混凝土裂缝等因素。根据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考虑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系统,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全过程仿真计算,从而达到考察结构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外索的系统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外预应力索是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耐久性决定着结构的耐久性。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体外预应力索进行保护。为防止预应力索发生腐蚀,可以采取预应力索镀锌、涂层、增加套管等方法。为了提高预应力索系统的耐久性,可以采取提高钢索的耐腐蚀性、使用新型体外索材料、改进锚具、保证体外索防腐体系的质量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体外预应力是有别于传统的将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内部的另一种预应力结构形式,力学原理与无粘接预应力相同。两者之区别主要是在于结构的构造形式。即体外预应力筋与结构不直接相接触,而通过锚具和受力转向块作用于结构上,并且一般的布筋形式为直接形或折线形。  相似文献   

9.
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发展史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把预应力筋放在梁的主体结构之外.只通过两端的锚固以及梁的中间处的偏心偏向部与梁体相连。在现代结构工程中,体外预应力的运用要早于体内预应力。早在1936年德国工程师Franz Dischinger设计了世界上第座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主跨径为2520+69+2340m。这座桥在1962和1983年两次维修及对预应力筋重新张拉后使用至今。第二座体外预应力桥梁1950年在比利时修建,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从结构设计的特殊问题出发,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实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体外预应力箱梁桥转向块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向块是体外后张预应力桥梁一个特别的设计,体外预应力筋通过转向块改变方向从而形成预应力折线配束,但其结构形式不规则,应力状态较为复杂。文章通过对一肋式转向块进行实体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揭示了转向块的受力特性,并对其设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使用碳纤维板加固桥梁往往会出现碳纤维板力学性能利用不足导致加固效果不明显,必须要改进碳纤维板的锚固方式来提高加固效果。通过分析加固原理及其预应力损失原因,设计出一套具有多个张拉端并且同时可以张拉多层碳纤维板的锚固设备来锚固碳纤维板。通过对比疲劳荷载试验数据,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多张拉端的锚固设备比使用普通的单张拉锚固设备的碳纤维板预应力损失减少约22.98%。使用改进的多张拉端锚固设备锚固碳纤维板来加固桥梁,可以有效提升桥梁的加固效果,提升碳纤维板的使用效率,具有较大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体外预应力梁桥的技术发展与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新桥和旧桥加固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体外预应力技术在设计施工上的若干关键问题。在施工技术上主要为换索技术、锚固块和转向块施工技术以及与体外预应力结合的预制节段施工技术;设计理论上主要有应力增量计算、预应力损失计算、锚固区和转向块构造设计、体外索的二次效应和振动等问题。最后,展望了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我国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位于高烈度区的一座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流程、验算重点,以及国内外延性抗震设计中有关构造措施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同类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常规的非线性平面梁元平衡方程为基础,将预应力束视为两端通过刚臂与混凝土梁元节点连接的平面杆元,在局部坐标系(随转坐标系)中计入预应力,根据刚臂在受力后只有刚体运动而本身不变形的特点,采用微分方法导出其在结构坐标系中的切线刚度矩阵,从而获得混凝土梁元与预应力束杆元在结构坐标系中的组合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编制了程序,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悬臂梁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与ANSYS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提出的方法在非线性程度很高时仍能获得高精度数值解,具有对单元数量不敏感,预应力作为非保守荷载的特点容易被计入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承载全过程分析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性能,建立了其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考虑材料和几何非线性的数值分析模型.引入分块截面模型确定钢筋混凝土梁单元截面的切线刚度和分析其退化过程,采用三节点摩擦滑移预应力筋单元分析体外预应力筋在转向块或滑块处的摩擦滑移效应.该模型考虑了影响结构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考虑了轴力二次矩和二次效应.对试验梁的特征参数、体外预应力增量、摩擦滑移效应和二次效应等进行的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值吻合.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筋在转向块或滑块处的摩擦滑移效应是影响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大,预应力索对混凝土的影响(如徐变)以及混凝土对预应力索(如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对桥梁设计和施工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以往将预应力转化为外荷载进行结构计算分析的局限性,基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机理,提出钢混协作关系的概念,论述基于此概念的桥梁结构分析思想.通过文中研究开发的大型桥梁分析系统BRC与国内某知名软件系统对一大型桥梁结构的分析对比,说明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软件系统BRC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