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洋作为全球油气资源开发的新领域.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重要的接替区.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特别是深水油气资源已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先进的海洋工程技术和装备作支撑。要具备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必须配置以下深水海洋工程装备: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需具备3000米水深的油田钻井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海洋油气产业从上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经过6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世界各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未来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本文对世界及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的起源、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世界及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8年底。有条让国人倍感振奋并引友好一阵热议的消息:几乎是在中国宣布派海军舰队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的同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婉转说出“中国现在如果建造航空母舰.世界不应当感到惊奇”。其实,另外还有一条并未引起国人热议却同样感到振奋的消息:中国勘探开发3000米水深油气资源、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深水钻井平台。已在上海外高桥一家船厂开工建造,据了解,该深水钻井平台将于今年年中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底,有条让国人倍感振奋并引发好一阵热议的消息:几乎是在中国宣布派海军舰队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的同时,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婉转说出"中国现在如果建造航空母舰,世界不应当感到惊奇"。其实,另外还有一条并未引起国人热议却同样感到振奋的消息:中国勘探开发3000米水深油气资源、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深水钻井平台,已在上海外高桥一家船厂开工建造,据了解,该深水钻井平台将于今年年中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海洋平台981"南海首钻,是我国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也预示着南海油气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2012年6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其网站上登出公告,宣布将对南海海域的部分区域进行对外联合油气资源开发,并公开对外招标,标志着中国启动大规模南海油气开发战略。南海开发的号角已经在356万平方公里的海疆上吹响,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参考,只能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6.
深水开发中的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儒鑫 《船艇》2003,(6):31-42
随着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在水深约500米的深水区被勘探和发现。不管用于处理的浮式装置采用什么类型,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始终是海洋基础结构中的关键部分。本文探讨了在中国海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的各种各样的管道和立管概念,重点论述了类型选择、工业标准、工程彰眺、解决方案和海上安装。不同类型间进行了简单的对比,给出几个例子展示了所提出的概念。最后得出结论,某些管道和立管方案在中国的深水开发中是非常有潜力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深水开发中的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儒鑫 《中国造船》2002,43(Z1):238-251
随着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在水深约500米的深水区被勘探和发现.不管用于处理的浮式装置采用什么类型,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始终是海洋基础结构中的关键部分.本文探讨了在中国海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的各种各样的管道和立管概念,重点论述了类型选择、工业标准、工程挑战、解决方案和海上安装.不同类型间进行了简单的对比,给出几个例子展示了所提出的概念.最后得出结论,某些管道和立管方案在中国的深水开发中是非常有潜力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深海油气钻采装备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惠芬 《船艇》2005,(1):24-27
地球上油气资源总储量的约70%孕藏于海洋。海洋平均深度为3730m,海深3000m-6000m的海域占海洋总面积的73.83%,而大陆架水深为0~200m,仅占海洋总面积的7.49%。目前已探明的世界海洋石油储量的80%以上在水深500m以下,这表明浩瀚的深水海域储藏的大量油气资源有待探明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现状以及海洋平台发展情况,分析各类平台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状况,根据我国南海深水油气生产需要和海况,对我国南海区油气开发选取海洋平台类型以及重点研究方向,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近海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与陆上开发相比较,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根据统计,目前世界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中,开采自近海大陆架的已占1/4~1/3。我国早在60年代就开始进行海上油气勘探,1980年通过双边谈判,与日本、法国等石油公司在渤海和北部湾等海区,分别进行近海油气的开发合作。1983年开始,又两度在南海和南黄海进行大规模国际招标,吸引了大批外国石油公司对这些海区的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这些对外合作和招标都没有包括东海海区在内。根据中外地质专家对东海大陆架地形地貌的分析和初步勘探结果,一致认为东海盆地面积大,新生代沉积厚度厚,构造规模大,局部构造多,油气藏类型丰富,含油气组合多,是一个极有前途的尚未开发的油气矿藏资源基地。东海至今没有实行对外合作,国家固然有其政治因素的考虑,但将这一丰富的油气资源留作我国自行作业的主要基地,也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无疑,这一决定从长远看是十分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深水及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对原油的消耗量不断增长,陆地和浅水区域的原油产量已不能满足需求。深水油气勘探与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全球深水钻井装备以及深水钻井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对恶劣海况的适应性、甲板可变载荷以及自持力等方面的优越性,逐渐成为深水钻井的主力。  相似文献   

12.
谢银益 《中国水运》2013,(12):22-23
我国是一个受到热带气旋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南海海域更是台风活动非常频繁的区域,同时也是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勘探作业的重点区块。近年来,我国油气深水勘探技术的日益提高,南海上的勘探船施工作业时间将越来越多。但这些船舶经常受到由西太平洋上过来的台风和南海生产的土台风的侵袭。由于西北太平洋过来的台风,有一个发展和移动过程,有足够的时间判断和应对,而南海土台风经常由一个低压槽快速形成,并且距离作业区域非常近,留给我们的应变时间非常少。所以,南海土台风的危害性更大,将直接对勘探施工作业的船舶、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尽管全球经济仍存在诸多风险,但企稳回升已是大势所趋;尽管石油需求刚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持续增长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尽管原油价格距离2008年历史高位尚有差距,但获利之喜已让油公司情不自禁。当前,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宏观环境正在继续发生积极变化,2011年全球油气勘探与生产投资将继续增长。伴随着2011年的春暖花开,世界海工装备市场在巨大利好的推动下延续了2010年下半年的活跃行情,成交量继续增加,以自升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为代表的钻井装备成为海工装备市场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李源 《中国船检》2010,(1):54-57,129
近年来,全球LNG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LNG作为清洁能源,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新的热点。随着深海油气田开发的不断升温,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日趋向专业化、功能复合化等新型概念的方向发展。对油气勘探领域来说,LNG-FPSO的出现将会成为业界的一大亮点。那么,LNG-FPSO适用于哪些油田?日韩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刘玮  蔡敬伟 《中国船检》2008,(10):18-21
在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活动进入前所未有的活跃期,从而带动了海洋石油开发装备需求的快速增长。在这一进程中。除钻井船、钻井平台和FPSO外。海洋工程辅助船也颇引人瞩目。据统计,2007年全球累计成交海洋工程辅助船478艘、149.74万总吨,合同金额高达148亿美元。占当年新船合同总金额的6.7%。  相似文献   

16.
深水油气开发的关键是基于油藏数据进行海洋工程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建立油藏、流体特性和海洋工程方案关键参数之间的联系是解决油藏和油气井的特性参数的不确定性的良好对策。深水油气开发海洋工程方案要素包括油藏地质和分布、油藏流体属性、钻完井及修井特性和场址特征等。海洋工程方案选择策略是确立功能需求、评价技术约束条件、进行生命周期的经济价值的风险比较和确定作业者的战略主导和其他决策的基本策略。南海深水油气开发海洋工程方案选择策略可借鉴美国墨西哥湾等深水开发经验,选择适合南海海域的浮式平台和外输方案。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09,31(5)
全球海洋油气工业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起就开始建造和使用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及其系统了.近年来,中国现代化的造船厂建造了许多这样的巨型FPSO并已投入使用.海洋油气工业的作业地点到了更深的海域,挑战也就越大了,为满足工业上对于安全和高效的生产设备的需求,FPSO的设计和建造工艺这些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FPSO的使用让油气工业有能力到更深的海域(水深200米以上)开发新的能源储备,挑战并超越先前的深水生产技术和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8.
《珠江水运》2008,(4):67-67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报告称,到2010年我国国内海洋原油产量将超过5000万吨,我国海洋原油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据悉,届时我国天然气产量也将快速增长。此外,还将形成适合中国海区特点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高新技术,包括三维地震成像技术、数据成像测井技术、水下多相流油气开发技术、边际油开发技术、极浅海油气开发技术等。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还处在早期阶段,80%以上的油气资源有待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南海油气资源开发面临的物资补给问题,提出一种大型深水浮式保障平台概念。系统地呈现深水浮式保障平台的设计和分析流程,包括设计基础、关键系统设计和各项性能分析。通过研发、应用该深水浮式保障平台,有助于填补深远海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大型物资保障装备技术空白,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进度。  相似文献   

20.
“这里的太阳最早升起”,在距上海418公里的东海“勘探三号”平台上,钻工们日夜紧张地进行着“武云亭一井”油气钻探。这座隶属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的“勘探三号”,是10年前由我国自已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半潜式钻井平台,它为祖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