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记者从2002年开始关注珠江水运,几年来,无数次行走在珠江水系的大江小河,见证着她的欢笑与辛酸.而大部分的时候,被这样的问题困惑:谁在伤害我们的母亲河?伤在哪里?她又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正>《2014珠江水运发展报告》主编: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23-4701-9出版时间:2015年7月?2U15珠江水运发展报告》是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组织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及广东海事局、广西海事局共同编撰出版的珠江水运业官方权威报告:全书共19万字,以丰富数据客观反映出珠江水运行业2014年发展动态,展望2015年发展趋势,是唯一一份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珠江水运年度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的动态研究指·告,同时也是指导水系市场资源配置和支撑政府决策的基本参考:  相似文献   

3.
贵港港成为珠江水系内河首个亿吨大港,对珠江水运发展有什么意义? 贵港港成为珠江水系内河首个亿吨大港,对珠江水运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广大珠江水运人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首先,在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  相似文献   

4.
<正>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运行已至五载。这对于五年一规划的中国发展规划周期而言,机制的运行,又到了新的路口。2015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首次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这一次看似波澜不惊的会议,成为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建立的元年。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更是将此次会议称之为珠江水运发展的"遵义会议",其力道、意义,不言而喻。在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的推动下,次年的10月14日,2016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  相似文献   

5.
珠江这一年     
<正>2019年,注定是珠江水运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为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年中,《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印发,为珠江水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年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规划了珠江水运发展蓝图。这一年,时代书写了珠江水运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珠江水运来说,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12月11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区省长(主席)共同谋划,珠江水运"十三五"协调发展迎来新时代。然而就在几年前,四省区的高层协调,仍是一种奢望。除去利益壁垒、省际隔阂、历史存疑,珠江水系各段的割裂发展和各自为阵,都成为珠江水运发展大计的阻断。珠江航务管理局作为交通运输部派驻地方的协调机构,一直在努力消除隔膜、协调沟通,2012年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5日,珠江航务管理局在贵阳组织召开勠云贵片区珠江水运发展座谈会。各方代表汇聚一堂,为珠江腾飞出谋划策,并表示要落实十九大精神,力同心共谋珠江水运发展,为珠江水运再建新功。2017年12月5日,珠江航务管理局在贵阳组织召开云贵片区珠江水运发展座谈会。珠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李永恒、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韩剑波、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和昆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贵州、云南两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沿江地州市港航管理单位以及部分水运企业、水运规划研究院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龙滩、百色,两个熟悉的名词在2014年的珠江水运发展史上依然赫然在列,龙滩电站和百色水利枢纽过船设施依然悬而未决,珠江上游的云南和贵州依然被隔绝在珠江水运的繁荣之外。2014年,是珠江水系发展大丰收的一年,国家政策的给力、各省航道建设的力度空前,珠江水系水运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也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但是,我们绝不能在此刻为珠江水系取得这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珠江水系水运发展目前仍然面临着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历年回顾     
<正>2015打下发展坚实基础2015年12月11日,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首次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四省(自治区)行政首长一致同意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建立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此次会议堪称珠江水运发展的"遵义会议",为珠江水运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2014珠江水运发展报告》就是这一年珠江水运的发展缩影,彰显了珠江水运的主通道地位和基础保障作用,浓缩了珠江水运在规划建设、运输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佳绩,是一部指导市场资源配置和支撑政府决策的参考书。新出炉的《2 014珠江水运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从表面来看与往年并无二致,内容上却承载了许多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11.
<正>1月19日,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2016年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局党组书记、局长作了题为《坚定信念开拓创新当好珠江水运改革发展的先行官》的工作报告。王建华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期是珠江水运实现通江达海战略目标的攻坚阶段,是珠江水运开拓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关键阶段。珠江水运发展面临两大机遇:全面实施国家战略是  相似文献   

12.
正部省合力,推进珠江水运发展;6大方面,31项重点任务规划珠江"绿色宏图";依托高层协调机制,打造珠江的"金山银山"......《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印发出台,成为了珠江水运发展的一件"重磅新闻",在明确目标和要求的同时,也开创了珠江水运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在高层协调会议取得重要成果的背景下,逐渐成为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无形推手。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的"来龙去脉"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协调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重大问题,2015年,在交通运输部和水系四省(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经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组织协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托泛珠合作平台共同建立了珠江水  相似文献   

14.
<正>《2014珠江水运发展报告》主编: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23-4701-9出版时间:2015年7月《2015珠江水运发展报告》是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组织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及广东海事局、广西海事局共同编撰出版的珠江水运业官方权威报告。全书共19万字,以丰富数据客观反映出珠江水运行业2014年发展动态,展望2015年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是珠江水运高速发展的机遇期,珠江水运建设在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引领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动下,激活了珠江水运发展活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珠江内河货运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仅次于长江,位居世界第二。今年珠江水运内河发展亮点多多,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突破1.45亿吨,首次突破设计的1.36亿吨年通过能力,达到历史新高。首艘入籍纯  相似文献   

16.
珠江 《珠江水运》2008,(12):14-15
2008年11月5日至9日,珠江水运杂志工作会议暨理事会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金义华局长到会致辞,他介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情况,希望珠江和长江携起手来共同推进内河航运实现更大发展。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珠江水运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梁建伟在会上发表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珠江水运〉实现新的发展》的重要讲话。珠江水运杂志社副社长杨丽华作了珠江水运杂志社工作报告,回顾了一年来珠江水运杂志在办刊、办网、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记者从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2019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计划于9月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根据高层协调机制工作规则,会议轮值由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政首长主持,会议主题是"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会议议题为"《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珠江水运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和促进珠江水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随着珠江水运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船舶过闸更加安全、高效、便捷,大幅降低了水路运输成本,使得水路运输优势进一步凸显,彻底激活了珠江水运发展的潜力。年底,珠江水运内河货物通过量成功突破10亿吨,创下历史新高。2019年,于珠江水运发展而言,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纵贯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的珠江仿若一条千里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三五"期,是珠江水运构建"一横一网三线"总体格局的关键时期,通过补齐珠江水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珠江水运服务质量。注重珠江水运装备提档升级,推动珠江水运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实现珠江水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在新的平衡。"十二五"期,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江水系四省(区)悉数出台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空前,航道、港口及其枢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  相似文献   

20.
<正> 为详细解密珠江船务企业(集团)逆市飞扬的密码,本刊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珠江船务企业(集团)总经理黄烈彰。《珠江水运》:国家关于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战略会给珠江船务带来怎样的机遇? 珠江船务在投资和营运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