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商用车防抱制动系统(AB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简介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确保车辆在全制动时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结合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和停车距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图1是ABS系统的主要零部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春华 《驾驶园》2012,(5):72-73
制动摩擦片摩擦系数高低对制动的影响?制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尤其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需紧急制动时,摩擦系数过低就会出现制动不灵敏的现象,而摩擦系数过高就会出现轮胎抱死的现象,进而造成车辆甩尾和打  相似文献   

5.
丁一元 《驾驶园》2009,(3):56-57
制动摩擦片摩擦系数高低对制动的影响 制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尤其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需紧急制动时,摩擦系数过低就会出现制动不灵敏,而摩擦系数过高就会出现轮胎抱死现象,进而造成车辆甩尾和打滑,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照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邱兵 《驾驶园》2011,(4):62-63
制动摩擦片摩擦系数高低对制动有何影响?制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尤其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需紧急制动时,摩擦系数过低就会出现制动不灵敏,而摩擦系数过高就会出现轮胎抱死现象,进而造成车辆甩尾和打滑,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照国家标准,制动摩擦片的适宜工作温度为100-350℃。但许多劣质制动摩擦片在温度达到250℃时,摩擦系数就会急剧下降,而此时制动就会完全失灵。一般来说,制动摩擦片生产厂商都会选用FF级额定系数,即摩擦额定系数为0.35-0.45。  相似文献   

7.
张立平 《驾驶园》2010,(11):58-58
制动摩擦片摩擦系数高低对制动的影响 制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尤其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需紧急制动时,摩擦系数过低就会出现制动不灵敏,而摩擦系数过高就会出现轮胎抱死现象,进而造成车辆甩尾和打滑,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照国家标准,制动摩擦片的适宜工作温度为100--350℃。  相似文献   

8.
贾冉  王腾  孙娟 《重型汽车》2020,(1):46-46
1引言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通过控制作用于车轮制动分泵上的制动管路压力,使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轮不会抱死,并仍能保持较好的方向稳定性。ABS系统发生故障后,制动防抱死功能不会工作,但是刹车功能正常工作,在正常路面上制动距离会变长,而且急踩刹车时轮胎会抱死,轮胎抱死就不能正常转向,影响行车安全,需要尽快检查修理。某6×6牵引车路试过程中,出现ABS报警灯时亮、时灭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排除此故障。  相似文献   

9.
ABS系统是在制动期间监视和控制车辆速度的电子控制系统。它的功能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而出现车轮抱死现象(尤其是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在紧急制动时也保持了车辆方向的可操纵性;  相似文献   

10.
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轮胎的合理使用:①高速行驶保持车距,避免不必要或经常地制动,减少对轮胎的损害。同时注意轮胎的花纹深度,接近磨平的轮胎因为和路面的摩擦减少,制动距离长,不要高速行驶。②经常在超负荷下使用,轮胎的使用寿命会减少20%~50%。同时错误的装载方式也会造成轮胎负载不均匀,影响个别轮胎负载过高,寿命降低。③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气压过高与不足都会产生异形磨损、花纹沟底龟裂、帘线折断、帘布层脱层、轮胎爆破等损坏。如果要持续高速行驶,气压宜在标准气压上提高5%~10%。  相似文献   

12.
气压感载阀的应用柴油汽车在制动时.轮胎完全抱死而拖印,不仅制动效果差,轮胎使用寿命短,而且前轮抱死使柴油汽车失去操纵性,即转向失灵:后轮抱死时柴油汽车将失去稳定性而侧滑.特别是在光滑平坦的路面上极易酿成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ABS、EBD和BA     
现代汽车上最主要的安全装备当属ABS,ABS的英文全称anti—lock brake system.意为防抱死制动系统.又称制动防抱死系统.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控制车轮不锁死。大量的研究试验表明.汽车在制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处于似转非转的状态时,轮胎的纵向、横向的抓地力都最强,这不仅意味着汽车这时获得的制动力最大.而且此时汽车还能够准确地转向.这对遇有突发事件.在紧急制动中还要通过转动方向避让障碍物非常重要。车轮在制动中如果锁死不转动,就会导致:①后轮先锁死.车辆必将出现侧滑甩尾;②前轮锁死.汽车将无法进行转向:③前后车轮都锁死.还会延长制动距离和加剧轮胎的磨损。因此ABS的第一位作用是防止后轮锁死避免汽车制动侧滑:其次是防止前轮制动抱死,保证转向有效:减少制动距离是第三位考虑的。  相似文献   

14.
汽车的制动性能关系剑汽车安全行驶性能。ABS防抱死系统的应用是汽车安全性方面最重要的技术进展。通过对装备ABS汽车与普通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比较分析发现,在湿滑的道路上突然制动,ABS系统可以使驾驶员能够保持车辆行驶平稳,在较短的距离内将汽车刹住。但在不湿滑的路面上,缩短刹车距离的范同值比较小。而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没有装备ABS的汽车在湿路面或冻路面上制动时,制动距离会过长且不能猛烈转向。而装备ABS系统的汽车也是如此,因为尽管ABS能提供附加的制动控制和转向控制,但它不能解决这样一个客观的物理事实:那就是在较滑的路面上,可利用的牵引力很小。  相似文献   

15.
毕泗福  二马 《摩托车》2007,(2):59-60
在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制动和转弯是经常要用到的操作。下面我们分别谈谈制动和转弯的应用技巧。一、制动摩托车都有前后两个制动装置,在行进途中制动时身体会向前移动,此时前轮承担较大的重量,而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与车轮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因此前制动装置在制动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路面附着系数非常低,容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侧翻、制动距离加长,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驾驶入朋友在冰雪路面行车时须做到“九防”。  相似文献   

17.
问车热线     
奚旺  张伟平 《汽车知识》2011,(11):50-61
324 ABS制动Q:老师,上次85热线里讲到ABS主要是用来防止制动时轮胎抱死的,那ABS能否缩短车辆的制动距离呢?——芝华士A:您好,很多人认为ABS只能有效防止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轮胎的抱死以及转向失控,而对更为关键的刹车距离影响不大。其实不然。我们曾经对戈蓝进行过测试,分别在干  相似文献   

18.
<正>获奖理由在最大限度保证冰雪路面抓地力的同时,玲珑GREEN-Max Winter HP轮胎可以让你继续享受驾驶乐趣。它不仅令你的驾驶不再战战兢兢,而且还延长了原车夏季轮胎的使用寿命,做到物尽其用,各尽其责,换来更安全、更踏实的旅途。测试报告摘录"在积雪路面上,可以很明显地察觉到一定抓地力,起步时仪表上偶尔才会提示驱动轮打滑,制动时也干净利落,不会像夏季轮胎那么容易触发ABS。这都要归功于遍布玲珑GREEN-Max Winter HP胎面的锯齿状花纹,它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两轮摩托车大多采用前、后轮相对独立的制动系统,这种摩托车在制动时要想获得较大的制动减速度,就必须合理分配手、脚上的操纵力,以使前、后轮胎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条件。然而,普通用户在制动时很难做到手、脚上操纵力的合理分配,从而降低了路面附着条件的利用率,大大延长了制动距离。联动制动系统可通过单一的手或脚操纵实现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合理分配,从而获得较大的制动减速度,杜绝了甩尾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刘道春 《驾驶园》2010,(2):69-69
冬季.普通路面经由寒冷干燥的气流作用变得又硬又滑.积水也会很快变成光滑的冰面。这样的路面条件经常出现追尾和转向失控.对您的驾驶技巧和爱车轮胎性能都是极大的考验。轮胎是橡胶制品.会自然老化.一般在3—5年间.就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老化.龟裂等现象.而冬季的低气温.对轮胎的伤害不小.一旦遇到雪天甚至雪后的几天.湿滑的路面上和轧碾后结成的结实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