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近9年间行阴道镜检查3778例,作宫颈活检2119例,检出癌151例,癌检出率占总数的3.99%;检出宫颈上皮内瘤78例(其中非典型增生Ⅰ~Ⅲ级者49例,原位癌29例),占2.06%。所检出的癌肿除39例外其他肉眼观均无癌肿迹象。还发现结核3例,乳头状瘤4例。由此可见妇科检查辅以阴道镜检对宫颈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可以得到及时诊断,还可以进行鉴别诊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将93例胃癌和4例异型增生标本固定后用水冲去粘液,爱新兰和苏木素分别染色。胃粘膜表面的胃小区、小凹等细微结构呈现出特有的粘膜纹,易于辩认。早期癌(特别是微小癌),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病变的色彩形态出现各自特征。淡染或不着色,粘膜纹“融解消失”、“虫食”、“断裂”等为癌的特征,使微小癌检出率达70.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P53、P16及K-ras在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建立基因突变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慢性胆囊炎20例、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8例、胆囊早期癌2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患者胆囊病...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瘤乃结肠比较常见的病变之一,据 shauffer 氏统计,约占全部癌瘤7——10%。结肠癌之早期症状很不典型,与结肠其他许多病变不易分别。特别是有个别结肠癌病例呈现上消化管或其他系统疾病之症状,确诊时多至晚期,己伴发转移,难以施行手术治疗,预后不佳。在结肠癌之诊断方面,X 线剂造影检查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作出早期诊断,并确定癌瘤之范围与部位。今选择30例经过剂造影及一例拍摄腹部平片检查共31例分析如下,全部病例均经过手术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966年1月~1987年12月我院放射治疗妇科肿瘤12 395例,其中多原发性癌瘤52例,发生率为0.42%。近两年来发生率为1.77%,有逐年升高的趋势。52例多原发性癌瘤中51例为双原发性癌瘤,三原发性癌瘤1例,以宫颈癌合并其他癌瘤为最多,占86.54%。发生在生殖系统的33例(63.46%),发生在非生殖系统的19例(36.54%)。发病年龄与单发性癌瘤相似。妇科双原发性癌瘤1年内发生者占36.29%,5年内发生者占62.75%,平均间隔时间为5.01年,较一般双原发性癌瘤平均间隔时间6.2年为短。52例多原发性癌瘤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0%、36.36%和26.32%。  相似文献   

6.
观察与分析口腔鳞癌癌旁上皮的病理变化及意义。方法动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4例口腔鳞癌标本的癌旁上皮和其它不同区域作形态定量研究,分析其上皮厚度,上皮钉长度,基底细胞和棘细胞面积及核浆比。  相似文献   

7.
Sox11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Sox11基因在宫颈癌细胞系和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ox1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SiHa和C-33A)以及在正常宫颈、低度及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ox1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ox11蛋白在正常宫颈、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降低;Sox1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随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Sox1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与HPV感染有关,与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肌层深度无相关性。结论 Sox11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呈负相关,提示Sox11可能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发挥作用,其表达缺失或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可能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8.
据1975年至1983年的数次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及防癌普查结果,陕西略阳县堪称是我国宫颈癌的最高发地区之一.为1026/10万已婚妇女[1].虽然我们曾经使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PCR技术对略阳地区子宫颈癌标本进行过一些研究,证实HPV16、18基因组在宫颈癌中检出率为83%[2],说明HPV16、18也与略阳地区子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然而当地农村成年妇女的HPV感染流行情况依旧不明。最近,我们在对略阳县何家岩区农村妇女子宜颈癌普查中随机抽样,采取219例白带标本,用PCR技术及HPVL1共有引物和HPV16型特异性引物进行了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2例胃肠癌的MG_7,抗原表达和局部免疫应答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MG_7抗原的检出率在胃癌为80.77%(21/26例),结直肠癌为94.44%(34/36例),淋巴结转移癌为93.33%(14/15例)。除2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粘膜上皮呈弱阳性外,其余正常。良性病变粘膜上皮均为阴性。而且MG_7抗原表达强度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局部浸润单个核细胞亚群(MNC_s)的密度有一定相关。提示瘤细胞的MG_7抗原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局部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非癌性乳腺肿块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000例非癌性乳腺肿块及100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非癌性乳腺肿块的ER阳性分布,均在上皮增生活跃的部分;乳腺癌ER阳性病例多属上皮性来源的肿瘤。提示乳腺上皮增生与乳腺癌中上皮性肿瘤似有一潜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次活检—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指征。方法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妇科2012.01-2015.10间行宫颈多点活检病理为子宫颈癌IA期及以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行宫颈锥切二次活检的41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宫颈多点活检比较,约10.65%(44/413)锥切术后发生病理升级,73.37%(303/413)一致,15.98%(66/413)逆转(病理级别下降和转阴)。宫颈多点活检与二次活检—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早期浸润癌(IA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0,v=3-1=2,P<0.05)。锥切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阳性率为71.91%(297/413);锥切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86.36%(38/44),未升级的为70.20%(259/369)。锥切前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阳性(ASC-US及以上)为87.89%(363/413),其中11.85%(43/363)锥切后病理升级。对锥切后病理升级与未升级的宫颈病变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TCT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92,P<0.05;χ2=4.476,P<0.05)。结论二次活检—宫颈锥切术作为宫颈多点活检术诊治宫颈病变的一种再评价,能显著提高确诊率,减少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但其在临床应用时有一定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本组测定了各种癌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和岩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大部分增高,阳性率为72.38%,又因为良性肿瘤和其它非癌瘤病变为肝硬化、胃溃疡等的患者,其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围,因此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的测定有助于恶性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至于血清中岩藻糖含量虽亦升高,但其阳性率较低,且其它疾病时亦易出现阳性,故仅能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蛋白P-糖蛋白(P-gp)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卵巢癌化学治疗耐药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8例正常卵巢组织、16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46例上皮性卵巢癌(浆液性癌28例、粘液性癌12例、内膜样癌6例)组织中的Survivin、P-g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P-gp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和34.8%,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31.3%、0%和正常卵巢组织(阴性)(P<0.05)。Survivin蛋白在Ⅲ-Ⅳ期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中的阳性表达高于Ⅰ-Ⅱ期肿瘤组(P<0.05);在低分化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Survivin与P-gp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中存在共同表达,卡方检验P<0.05,呈正性相关。结论卵巢癌存在原发性耐药,而由Survivin高表达引起的凋亡抑制在卵巢癌多药耐药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探讨子宫颈癌的分子发病机制,采用PCR、ISH和IHC方法对51例子宫颈癌组织的HPV16感染、HPV16E6mRNA、p53、p21ras和c-myc蛋白表达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1例中有HPV16感染者38例,HPV16E6mRNA表达者35例,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高分化癌巢之周边部或中、低分化癌之整个癌巢;p53、p21ras和c-myc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3%、60.8%和76.5%,其阳性细胞是弥漫或灶状分布。统计分析表明HPV16感染与P53、P21ras、c-myc蛋白积累间无关,但后三者间则显著相关。这提示癌基因活化或抗癌基因的失活及HPV16感染等因素之协同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TRAIL在食道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NF 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 ,TRAIL)在食道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42例食道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TR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RAIL在正常食道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呈递减趋势 (P <0 .0 1) ;在Ⅰ、Ⅱ级鳞癌明显高于Ⅲ级和未分化鳞癌 (P <0 .0 1)。而在早期鳞癌和晚期鳞癌中的表达无差异 (P >0 .0 5 )。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TRAIL的表达可能与食道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与食道鳞癌的分级呈负相关 ;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S-100蛋白抗体对126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和乳头状囊腺瘤等)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5种肿瘤中都有瘤细胞或部分瘤细胞表达S-100蛋白;但乳头状囊腺瘤的肿瘤性上皮则呈S-100蛋白阴性反应。提示:S-100蛋白抗原在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7.
<正> 肾脏恶性肿瘤包括来自肾小管上皮的肾实质癌,来自肾盂肾盏粘膜上皮的肾盂癌及来自肾胚胎残留组织的胚胞瘤(即Wilm′s瘤),和来自肾间叶组织的肉瘤,不包括来自肾包膜的肿瘤。本文总结手术病理证实的常见恶性肾肿瘤77例,相比较认识其临床及X线表现的特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110例年龄35岁~70岁的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使用X线摄影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出早期乳腺癌23例,占20.9%。与手术后病理诊断对照,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为79.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指出乳腺X线摄影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一种高度敏感而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核酸杂交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临床确诊的61份子宫颈癌Ⅱ~Ⅲ期标本进行了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基因的检测。非同位素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阳性检出率为45.9%,PCR检测阳性率为54.1%,两种检测结果证实HPV-16型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进一步用灵敏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SCP)对33例阳性标本进行分析,发现有27例单链DNA迁移率与正常对照有不同,推测均发生了DNA序列的改变,提示HPV-16E7基因的变异在子宫颈癌组织中是较常见的现象,其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对62例胃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HLA-ABC抗原缺失率在胃癌,结、直肠癌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灶分别为26.92%、13.89%和33.33%;HLA-DR抗原表达率分别为34.62%、22.22%、和40.0%,而HLA-DQ抗原仅表达于2例HLA-DR胃癌的少数癌细胞。且HLA-ABC抗原缺失率在早期癌(60.0%)明显高于中晚期癌(15.79%);胃肠癌的HLA抗原表达与局部单个核细胞各亚群浸润的程度间也有一定的相关。这些发现提示HLA抗原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