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徐双华 《航海》2005,(2):29-29
俄罗斯日前表示,将开始建造新一代核动力破冰船,预计2014年前完成建造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建造三艘新一代核动力破冰船,为北极海路提供更大的可能。俄罗斯拥有漫长的北极海岸线,也是建造核动力破冰船的唯一国家。
  近年来随着北极海路货运流的扩大,俄罗斯北极对核动力破冰船的需求急剧增长。船只实际上可以整年穿梭在此条运输线路。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13,(18):72-72
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建造三艘新一代核动力破冰船,为北极海路提供更大的可能。俄罗斯拥有漫长的北极海岸线,也是建造核动力破冰船的唯一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题为《中国为什么要建造核动力破冰船?》的文章称,中国正在积极建造一艘核动力破冰船。文章称,中国加入了俄罗斯、美国、挪威和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的行列,做好了迎接北极地区可能带来财富的准备。中国正努力复兴经由中亚至欧洲的古丝绸之路贸易路线,但它同样拥有一条"极地丝绸之路"的可能性。一艘能够执行长期任务的核动力破冰船将是一个强大的资产。一时间,"冰上丝  相似文献   

5.
核动力破冰船由于其强大的破冰能力和持久的续航力一直是俄罗斯保障北部地区能源和物资供给、实现北极战略的重要技术装备.论文分析了核动力破冰船的船体参数、船型特征以及螺旋桨设计特点,对其典型核动力装置、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电力系统以及总布置规划进行了简要概述,对比分析了其优缺点.归纳总结了核动力破冰船总体设计的发展方向,为我...  相似文献   

6.
破冰船技术及几种破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1破冰船的主要特点在船舶设计和建造史上,破冰船是相对较晚发展的船舶。世界上最早的破冰船诞生于1837年的美国费城,是一艘名为"City ice boat No.1"的蒸汽机驱动轮叶的船只;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诞生于1959年的前苏联。目前在世界上设计和建造破冰船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多功能破冰船建造投资规模巨大,在初步设计阶段基于设计约束确定设计要素和特征性能参数显得非常重要性。本文通过收集梳理多功能破冰船初步设计流程、设计要素以及特征性能参数,归纳了设计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冰区航行、结构强度以及其他性能提出了评估原则,最后以单位效用成本建立了破冰船经济性评估函数,以核动力破冰船为例对多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进一步确定破冰船方案和优化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8.
秦琦 《中国船检》2014,(6):68-73
今年初,中国科考船"雪龙"号成功营救出困在南极的俄罗斯极地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救援过程颇为艰险曲折。随着媒体报道的聚焦,极地科考破冰船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据美国海岸警卫队2013年6月的统计,目前功率在10000hp及以上的破冰船全球共服役78艘,在建4艘,计划建造13艘,总计95艘。在这些具有破冰能力的船舶中,具有科考能力的船舶即科考破冰船共有24艘(包括在建或计划建造)。其中,美国和加拿大、俄罗斯为第一阵列,拥有的科考破冰船分别达到5艘、5艘和4艘。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上科考破冰能力最强的国家,拥有2艘重型破冰船(功率在45000hp以上)、l艘中型破冰船(功率20000~45000hp)、l艘轻型破冰船(功率10000~20000hp)。另外,正在新建一艘。其他国家的科考破冰力量基本为2艘或l艘中型或轻型破冰船。如果将欧洲主要国家的科考船和破冰船研发力量统一考虑,那么欧洲的大功率科考破冰船开发能力当属世界领先,可以列入第一阵列。  相似文献   

9.
《游艇业》2014,(1):26-26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暨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今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奥运圣火于去年9月28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采集,将经过6.5万公里的火炬传递抵达索契,奥运圣火已经搭乘核动力破冰船首次抵达北极,  相似文献   

10.
《机电设备》2005,22(2):25-25
俄罗斯圣彼得堡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别兹列普金近日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由俄设计建造的中国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今年6月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简称"新船")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将与"雪龙"船组成极地科考破冰船队。近日,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简称"新船")在江南造船厂切割车间完成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拉开了新船工程开工建造的序幕。我国已有"雪龙"号破冰船,为何  相似文献   

12.
北极海冰的消融,为北极通航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北极航线的常态化运营需要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作为支撑。在研究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的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船舶建造技术的基础与不足,探讨了我国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的进行情况,并对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后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和使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船艇》1991,(4)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在日本第—艘核动力船“鲈鱼号”的试验基础上,正在准备开发破冰船和深海潜水调查船用的原子反应堆。拟开发的破冰船总长50米,采用二台原子反应堆,在海上能以20节的速度航行,在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10,(9):53-53
一艘载重量逾11万t的俄岁斯国营航运巨头Sovcomflol下属的阿芙拉型油船“Bahica”,近日在两艘全球最强大的核动力破冰船的护送下,穿越由融冰打开的北极东北航道,横跨北冰洋由俄罗斯靠近北欧的摩尔曼斯克港,运送轻油到中国,首次完成历史性“破冰之旅”,揭开了北极航道商业化航行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两种可作为传统船舶燃料的替代品受到航运界热议。未来五年.LNG将有可能成为特定船型的主要燃料,而核动力成为可行性选择还需要一段时间。尽管已经有100多艘海军舰船、破冰船和其他船舶安装了核反应堆.但商船应用核动力除技术挑战外,还有形象问题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舰船科学技术》2013,(10):155-157
堆芯应急冷却系统用于反应堆事故停堆后堆芯余热的移除,对于核动力舰船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此系统的运行需要持续、可靠的应急供电系统提供电源。本文分析"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和"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堆芯应急冷却供电系统的特点,并结合美国核动力航母应急原动机和蓄电池的配备情况,初步探讨了其堆芯应急冷却供电系统的布置,最后总结得出核动力舰船堆芯应急冷却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珠江水运》2011,(18):7-7
8月3日,国家海洋局网站发布消息称,我国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项目己获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完成立项。新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将与现有的“雪龙”号组成我国极地考察船队。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底,由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破冰船"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在江南造船(集团)举行开工点火仪式。近日,我国首制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正式入坞建造,"雪龙2"号的设计和建造符合最新规范要求,各项性能指标处于世界前列。"雪龙2"号将于2018年8~9月下水,2019年交付使用,该船交付后将与"雪龙"号  相似文献   

19.
破冰船是世界各国推进极地战略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世界在役极地破冰船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丹麦等国家。其中,俄罗斯是全世界拥有破冰船数量最多,技术最先进,极地作业能力最强的国家。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其极地能力建设也不容小觑。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美、俄极地破冰船技术更新和能力建设情况的梳理,研判未来破冰船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破冰船装备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将为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提供两台Azipod~(?)破冰型吊舱推进系统(图1),为新建破冰船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其节能性和操控性,支持我国在极地开展科学考察事业。这艘新建的多功能科考破冰船设计排水量为13 000吨级,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