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的击实功成型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等试验,分析空隙率与沥青路面水稳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另一组经老化后的成型试件做类似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因素对混合料水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大管桩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对大管桩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汞试验的微观测试手段,对大管桩混凝土的硬化水泥石结构的晶体形貌和孔隙结构进行微观分析。此外,通过对国内服役近20年的多座大管桩码头开展广泛的耐久性调查和取样分析,获得在役大管桩耐久性状况的宝贵资料,包括海水中氯离子对大管桩的侵蚀情况和冻融侵蚀环境下大管桩的实际耐久性状况。研究表明:大管桩混凝土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指标,具有高强度、高密度、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和高抗冻性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硬化混凝土中气泡性质对抗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混凝土试件的快速冻融结果及硬化混凝土的气泡观测,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力图采用从硬化混凝土中气泡的性质及测得的有关参数,初步判断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优劣,从而达到缩短试验周期、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C30和C40两种强度等级的基准抗冻混凝土和掺加掺合料的抗冻混凝土分别在养护龄期14d和28d开始冻融的试验研究,表明适当缩短养护龄期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不大。建议允许14d养护龄期开始冻融试验,对缩短冻融试验周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生活污水环境下,经冻融循环的粉煤灰水泥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生活污水侵蚀、冻融循环次数、养护龄期等变量对于不同配比的粉煤灰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水和生活污水环境下,粉煤灰水泥土的强度与水泥含量呈正相关,与冻融循环次数呈负相关。生活污水侵蚀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粉煤灰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且减弱粉煤灰水泥土的抗冻性。未经冻融循环的粉煤灰水泥土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长,而经过冻融循环的粉煤灰水泥土随着龄期的增长,强度增幅较小,表明冻融循环会影响粉煤灰水泥土的后期强度增长。与水泥含量较高的粉煤灰水泥土相比,粉煤灰含量较高试块的弹性模量受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较小,因此添加粉煤灰可提高加固土体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6.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对其施工性能的改善,而有关其力学及耐久性能研究则鲜见报道.依据优选原材料及外加剂匹配试验,设计9种配合比,在配合比满足强度考核要求前提下,进一步开展不同介质水中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冻融试验,分析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的配合比不仅满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求,还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相关结论可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位变动区及有抗冻要求环境中的抗冻融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蒸汽养护与标准养护的对比试验,系统研究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同时研究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微观测试手段分析冻融前后混凝土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蒸养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冻性产生不利影响,在混凝土中掺矿粉可以减小蒸养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和耐久性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具体工程所使用水工混凝土材料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其抗冻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在水泥砂浆抗冻性能试验过程中,共设置了收缩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两部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混凝土试件收缩率增大;传统配比法再生混凝土组质量增加最少,所使用砂浆浆体最低,再生骨料配比最合理,其所具备的抗冻耐久性能最佳。就影响因素而言,混凝土结构含气量、水灰比、骨料结构致密性等对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Multiphysics和MATLAB的联合仿真,先建立海洋工程结构钢试件模型,再利用电化学、变形网格、固体力学和疲劳等模块构建了试件在不同温度人工海水中的腐蚀疲劳仿真模型,研究腐蚀与载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结构钢试件的活性溶解过程,腐蚀规律符合极化曲线参数,在人工海水溶液中,随着温度上升,试件腐蚀速率逐渐上升。在20℃人工海水中,试件5年的平均腐蚀厚度为399.4μm,而当温度上升至30℃时,试件5年的平均腐蚀厚度达490.7μm。载荷与腐蚀的耦合作用会加速试件腐蚀,一定范围内,试件所受载荷越大,则腐蚀速率越大。在20℃人工海水溶液下,试件在12.0 kN轴向拉伸载荷的作用下,5年的平均腐蚀厚度从399.4μm加速至416.3μm,试件的疲劳寿命也随着腐蚀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0.
辽河特大桥为主跨436 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位于辽河入海口处。该项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但要考虑海水及淡水双重腐蚀,还要考虑冻融损伤对耐久性的影响,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有非常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防腐涂层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在本桥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寒冷地区公路工程混凝土构造物建设问题,本文进行了公路工程构造物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发现使防冻剂添加量达到4.5%,纤维掺量达5‰,可以有效提高构造物冻融后的强度,保证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2.
填料对粉末涂料产品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了沉淀硫酸钡、云母粉、空心玻璃微珠、纳米氧化硅这四种填料,对涂层的抗冲击性、耐水煮性、耐海水浸泡性、耐自然暴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板桩码头地下连续墙顸部为抗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F300,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浇注.抗冻混凝土浇注前进行配合比设计,拌制后用导管进行浇注,需要提前0.5 m更换混凝土,并超灌0.5 m,取芯后加工成试件可检测其抗压、抗冻强度.  相似文献   

14.
王玉国 《航海技术》2021,(3):30-33,36
耙吸挖泥船的主要工作地点在沿海港口、大江大河航道.一般采用海水作为冷却水、消防水、泥泵封水、高压冲水、闸阀冲洗水、卫生间冲洗水.因为海水具有较强的盐分,需考虑海水管材质的耐腐蚀性,避免管道系统被海水腐蚀而泄漏;针对挖泥船工作环境中海水含泥沙多的特点,需要考虑管材的耐磨性;还需要考虑管材使用的经济性问题;也需要考虑适当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气高性能混凝土在3%NaCl溶液中自然浸泡及盐水快速冻融试验,测试了不同冻融次数后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分布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利用损伤力学原理,研究了冻融损伤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表明: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增大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当冻融300次时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度为5%,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大了1倍;混凝土冻融损伤度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冻融循环次数之间均符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宋澎  文娟 《中国水运》2014,(3):314-316
山东省沿海某水工建筑物由于处于北方较寒冷环境,面临着海水、海雾的双重腐蚀,而且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人流密集,荷载较大,该结构实体堤段及桥梁段的主体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及缺陷。通过对该水工结构修复、加固设计方案的描述,阐述水工建筑物修补加固设计中的常规问题,以及依据现行规范有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结构修补、加固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干湿循环对粉煤灰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干湿循环和氯盐溶液浸泡对比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对粉煤灰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干湿循环试件中自由氯离子含量的分布与浸泡试件中自由氯离子含量的分布一样,由表向内逐渐减小;干湿循环加快了试件中氯离子的侵蚀速度;干湿循环对氯离子侵蚀速度的影响随着向试件内部的深入逐渐减弱,随着氯盐溶液侵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随着氯盐溶液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普遍关注,位列全球十大新兴环境问题之一,最容易被忽略的船舶微塑料污染来源为船舶灰水,其甚至以初生微塑料的形式进入水体。但目前国内对船舶灰水单独排放没有明确要求,因此,应加快开展船舶灰水排放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助力推动船舶灰水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结合水法、氯离子快速测定法(RCM法)和混凝土成熟度测定法研究了56 d龄期内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混凝土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不仅随养护龄期的延长而降低,还随养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延长养护龄期或提高养护温度均可提高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室内养护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混凝土成熟度值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76),利用室外养护混凝土试件的数据进行验证计算,其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可根据混凝土成熟度实测值预测出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在本工程中,沉管隧道接触海水时混凝土成熟度的推荐值为21064℃·h,控制边界值为13926℃·h,考虑外部养护温度和水化热对混凝土成熟度产生影响时,可对混凝土接触海水的龄期通过后计算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鱼雷在发射管内长时间海水浸泡的情况下,鱼雷与海水直接接触部位会由于海水腐蚀而发生性能变化,因此需要对接触海水部位如壳体进行防海水腐蚀处理,以达到耐海水腐蚀使用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大面积接触海水的壳体、鳍舵和连接螺钉等腐蚀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可能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