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往以既有线车辆使用的非高频淬火车轴的轮座为对象,探讨过裂纹的扩展性。车轴上通常装有车轮或齿轮、制动盘等其他匹配件。本文就车轴上装有车轮的轮座及靠近轮座处有匹配部(如齿轮、制动盘等)的非高频淬火镗孔车轴进行裂纹扩展性评价,同时介绍超声波探伤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东风4D型机车车轴研制的超声波探伤试轴,除了轴的两个端面与原形车轴略有不同,其余几何尺寸均与原形车轴保持1:1的对应关系。试轴设计了12处模拟缺陷,解决了对东风4D型机车车轴各应力集中点探伤的当量问题;在这次超声波车轴探伤研制中首次利用表面波探头,和双晶片探头,解决了车轴轴身在不能用磁粉方法进行表面探伤,以及K值探头无法解决的轮座外侧压装线部位的探伤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2005年2月26日,某车辆段在给C62B4601787号敞车做段修时,探伤工用3000型荧光磁粉探伤机检查出该车3位车轴防尘板座与轮座前肩过渡圆弧处存在1条长42 mm、深1·0 mm的横向裂纹。该裂纹距车轴左端面272 mm,有10 mm与车轴轮座前肩重合(见图1)。该车轴由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 9 8 8年1 2月制造,1 9 8 9年3月2 6日组装。本次段修是因左端轴承到期而将轴承退卸,在对车轴除锈后施行电磁探伤检查时发现了该处横裂纹的存在。然后,分别用轮轴微机控制超声波自动探伤机和图1裂纹部位示意图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对比检测…  相似文献   

4.
车轴微振磨损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为减轻新干线电动车车轴轮座微振磨损所采取的措施:一是压装车轮时使内轮毂端呈悬臂状安装;二是将车轴轮座端的圆角半径由100mm缩小60mm;三是对车轴表面进行感应淬火。要取上述措施后,因微振磨损引起的裂纹发生率大幅度下降。还介绍了在不改变车轮压装状态条件下进行精确探伤的新方法。以及用于镗孔车轴的超声波探伤法和表面SH波探伤法的原理和装置。  相似文献   

5.
1984年4月我们在对SS1型机车进行年鉴超声波探伤时,发现有9台机车计54根车轴有异常现象。当用小角度超声波探伤时,发现在车轴轮座压装部内侧经常产生裂纹的620~650mm的区域内,出现了异常波形(以下简称异波),波形变化特点类似于裂纹波。上述9台机车车轴均是近期由厂家大修更换的新轴,仅  相似文献   

6.
新干线车辆的车轴采用中心镗孔的空心车轴。在交替检查时,列车在不落轮状态下进行车轴的超声波探伤检查。由于车辆的质量,且车轴上作用着弯曲载荷,裂纹的反射波高度可能会发生变化。本文叙述空心车轴在不落轮状态下的超声波探伤特征。另外,作为确认反射高度变化的方法。介绍了采用实体轮轴进行超声波探伤的试验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SS3电力机车段修中,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车轴压装部有无裂纹,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仪器荧光屏上的波形。但由于轮对不解体,只能将小角度探头置于车轴端面对压装部进行扫描检查,以致在实际探伤中,常常出现一些异常波,其中部分波形并非是疲劳裂纹反射形成的波,如果判...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新干线动车车轴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采用断裂力学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计算以及实物疲劳试验,确定了车轴上两个关键部位-齿轮侧轮座和中央平行部,其裂纹停止扩展极限深度分别为3mm和2mm。为了确保运行中的车轴能够在上述极限范围内安全运转,日本新干线制定了严格的定期探伤检查规范,规定在每运转3万km、45km和90万km要进行超声波探伤或磁粉探伤,从而确保了新干线动车车轴的运转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SS8,SS9型机车用35CrMo车轴疲劳裂纹特点及小角度探头纵波探伤和斜探头横波探伤工艺方法的分析、试验,确定了35CrMo车轴中、大修时疲劳裂纹的超声波检测方法,保证机车轮对在不解体条件下,应力集中区疲劳裂纹能够完全检测出来,并能对裂纹深度范围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0.
用实尺寸车轴进行断裂力学计算、疲劳试验,对目前超声波探伤的精度进行测定,以提高新干线车辆车轴常规检测的效率而又不降低其安全性。作为许可的裂纹,提议对车辆最重要的部位,齿轮侧轮座内端3mm深的裂纹,对可能在运动中损伤的车轴中间无配合部位2mm深的裂纹进行检测,发现只要运用应力和残余应力保持现有水平,就有可能省去新干线车辆的转向架磁粉检测。  相似文献   

11.
日本铁路于50年代制定的车轴超声波垂直探伤标准规定要对车轴进行超声波衰减度测定并分级,以检测具有裂纹发生前兆的车轴,同时对不同形状的车轴按同一基准分类,这些均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对不同形状车轴的人工裂纹进行了测试,取得了如下结论:衰减度变化不能反映裂纹发生前兆现象,因而进行衰减度测定并分级没有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应确保车轴制造质量;原用的超声波探伤法精度偏低,已不能适应现有多种形状车轴的需要,应推广采用局部探伤、斜角探伤等超声波探伤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DF8B型内燃机车整体轮车轴疲劳裂纹产生原因,介绍了采用超声波探伤确定车轴疲劳裂纹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敬伟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2):49-49,53
1 前言 根据<铁道车辆轮轴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的要求,对不退卸轴承或轴承内圈的车辆滚动轴承轮对轮座镶入部外侧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是使用横波斜探头(K1.3)在轴身上进行,在规定的探伤灵敏度的基础上,所发现的裂纹波高度达到或超过荧光屏满幅的80 %,就判定该条轮对存在裂纹缺陷,轮对就要退轮处理.笔者认为轮座外侧因结构和裂纹发展机理的特点,在轴身上用横波斜探头(K1.3)探测到的波,首先很难区分是否为裂纹波;其次,在规定探伤灵敏度下,波高未达80 %的裂纹波,其实际裂纹深度也可能超限.该探伤方案存在着误判,从而增大修车成本;同时,也存在着对裂纹的危害程度判断较轻,对行车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 电力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与其它类型机车相比起步较晚.目前电力机车车轴超探方法主要以铁道部机内字(1988)84号文件和铁标TB1618-85为主要依据进行操作.机务段在检修时由于车轮不拆卸,只能以小角度探头在轴端对车轴压装部进行扫查,或以直探头对车轴进行大裂纹查找.下面通过对韶山型电力机车车轴探伤的分析,谈谈小角度探头在车轴探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铁道车辆是完成铁路运输任务的重要运载工具,车辆轮对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超声波探伤是发现车辆轮对车轴危害性疲劳裂纹及缺陷的重要检测手段。根据1995年颁布的铁道车辆轮对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要求,各车辆检修单位一般采用一个工位四台模似式探伤仪或一台多通道模拟式探伤仪轮流对车辆轮对的不同部件进行探伤。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6.
1概述 近年来,由于电力机车向高速、重载方向的发展,其牵引吨数不断提高,车轴受力增大,其疲劳裂纹发生频率增加,因此,电力机车车轴的检修就更为重要.电力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经过多年的摸索采用了以实物对比试块作为已知量来确定被检车轴状况的方法,即根据车轴受力情况在轮座压装部内外压痕线上分别加工2个2 mm深的人工锯口,以此人工锯口反射波的灵敏度作为探伤灵敏度,与实际缺陷(疲劳裂纹)相比较.  相似文献   

17.
SS4改进型电力机车整体车轮车轴疲劳裂纹超声波探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SS4改进型电力机车整体车轮车轴疲劳裂纹产生位置,指出了该型在役车轴超声波探伤存在的问题,对车轴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介绍了车轴超声波探伤方法和在探伤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应用热喷涂技术治理车轴钢轮座部位微动磨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轴是铁路机车车辆涉及运输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车轴轮座部位的微动磨性是各种磨损机制共同作用所致,其结果是导致轮座部位出现了裂纹,轮座部位的裂纹状况是决定车轴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车轴抗微动磨蚀的能力,各国铁路部门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用热喷涂法来治理轮座部位的微动磨蚀。通过对模拟实验轴有涂层和无涂层表面损伤情况的研究及实物车轴运行状况的研究,发现用热喷涂法治理轮座部位的微动磨蚀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SS1型电力机车车轴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和形成特点,对SS1型机车轮对压装部疲劳裂纹施行超声波探伤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对大型养路机械在役车轴的应力集中部位进行超声波探伤,能够及时发现车轴内部的缺陷和疲劳裂纹,防止车轴断裂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