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剑  罗灵先 《中外公路》2004,24(4):46-47
离析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对沥青路面离析产生的原因、离析对路面通车后质量的影响、离析的预防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介绍芯样检测法对离析路面进行检测,判别离析程度,并对几种离析检测方法的优劣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针对沥青路面离析造成的各种路面病害,采用室内和室外试验的方法,分析了试样的沥青含量、空隙率及累计通过率的变化值与路面离析等级的关系,建立沥青路面离析的预测模型,依据这3个参数划分了沥青路面的离析等级.通过采用施工中便于测量的温度和沥青含量参数,判断是否发生路面离析,为沥青路面的施工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状况,选择了不同离析程度的试件,通过现场和室内路用性能试验,定量地分析了不同离析程度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离析原因及减少离析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中,某些工序会出现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离析和温度离析.分析离析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提出减少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摊铺离析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摊铺机结构和施工方法不当是造成级配离析的主要原因,而白卸卡车的运输过程是造成温度离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摊铺机作业过程中无法避免离析的问题,从摊铺的过程分析离析形成的原因,从螺旋输送模型与材料离析倾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二次搅拌减轻离析的局限性,并对摊铺机螺旋防离析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离析严重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研究表明,将表面离析率作为沥青路面质量验收指标是最好的离析控制手段.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离析对沥青混凝土的影响和目前国内外工程验收体系现状,重点分析了表面离析率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验收指标的可行性和沥青表面离析率与支付的具体关系,对于控制和评价路面施工过程中的离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潇  周明凯 《公路》2012,(6):191-194
针对目前缺乏有效评价与预测基层混合料离析方法的问题,在研究混合料颗粒在离析前后的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定义基层混合料离析指数L为集料各筛孔分计筛余与相应尺寸颗粒在离析状态下的相对位移的乘积,同时探讨了离析指数与混合料离析趋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4种典型级配的基层混合料的离析指数,分析集料级配对基层混合料离析的影响。结果认为:离析指数完全可以表征不同级配对基层混合料的离析影响;在4类典型级配中,悬浮密实型级配的离析趋势较骨架密实型要小,且悬浮密实型级配中正S型级配的离析趋势最小。  相似文献   

10.
林江涛  樊亮  周海防 《中外公路》2011,31(5):228-231
以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61的方法为试验依据,对改性沥青离析试验中条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某些成品改性沥青,离析过程中的冰箱冷却温度与试验条件对离析指标具有明显的影响;分析认为这种影响与改性沥青的改性工艺、改性剂掺量及基质沥青有关,相容性好的样品离析受试验条件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在南友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采用沥青路面密度仪(PQI)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离析进行检测和评价。通过广泛采集路面的密度资料,根据检测路段密度的变化情况,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判断路面的离析程度及范围。结果表明,无离析地带为每台摊铺机的中部,轻度离析地带为摊铺机两侧边缘地带,严重离析地带为两台摊铺机搭接处。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离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利用沥青路面密度仪对路面离析问题进行检测快速准确、无损及无放射源,可以为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控制嵌入式抗滑表层施工离析,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嵌入层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对嵌入式抗滑表层路用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不同离析程度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离析不利于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撒铺层的粘结性能,尤其在高温浸水条件下的粘结性能,可以提高混合料抗滑性能,但混合料难以压实;细集料离析对高温性能影响较...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路面渗水系数试验的沥青路面综合离析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既能对级配离析又能对温度离析进行评价的离析评价方法,采用一种网格法将沥青路面分成正常区和加密区2个不同的区域,并对其渗水系数进行分析,提出一个以渗水系数作为离析评价指标的综合离析评价方法。依据2个不同区域测定的渗水系数,确定4类离析程度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离析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离析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分析,从大功率的摊铺机运动学原理及结构构造方面入手.提出了防止横向离析、竖向离析和纵向离析的具体解决方案及控制措施,达到减少路面材料离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材料、结构、施工、环境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局部离析不可避免。通过对某高寒阴湿地区沥青路面局部离析调查分析,提出了采用水泥乳浆灌注技术对离析进行处治的新方案。本文研究了水泥乳浆材料的组成及性能指标、水泥乳浆配合比设计、水泥乳浆灌注技术施工机具、施工工艺,并对灌注技术处治后的路面钻芯取样及渗水试验,发现芯样完整,水泥水化产物与沥青混合料结合稳固;处治后的沥青路面抗渗水性能提高。应用效果表明水泥乳浆灌注技术是处治沥青路面局部离析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黄云涌  郑如岩  刘曙光  陈雷 《公路工程》2010,35(3):67-69,108
我国现有的离析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多是着眼于对成型道路的研究,而很少涉及混合料中集料的组成对离析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混合料中集料的不同组成比例对离析的影响,提出不易离析的集料级配,建立基于混合料设计阶段的粗集料离析评价方法和指标,从源头上控制离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离析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析是沥青路面发生早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控制沥青路面离析对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十分重要.结合工程实践,阐述沥青路面离析的形态、判别方式及形成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沥青路面离析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离析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即使是级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由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温度差异,造成路面离析和过早损坏问题。通过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与空隙率、疲劳作用次数、车辙性能的对比试验,分析温度差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温度离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反映沥青混凝土路面转运摊铺施工工艺中温度离析关系的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并利用所做的温度离析检测实验数据对其进行实例计算,得到了温度离析的拟合曲线和误差曲线。结果表明RBF网络能够对温度离析程度作出判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适于实时预测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评价沥青路面离析状态的无损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缺乏定量评价沥青路面离析技术指标的现状,该文主要介绍了评定路面离析和不均匀性的无破损检测方法,分别采用无核密度仪和激光纹理仪对沥青路面的内部离析状况和表面离析状况进行了测量,采用直观的灰度图表示路面的离析状况。并分析了造成沥青混合料离析和不均匀性的机械方面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