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杨志双  王溪 《中国水运》2014,(8):255-256
为了评价赤平投影分析和FLAC^3D强度折减法相结合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有效性,我们以辽宁东部山区公路人工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边坡周围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方法对场地结构面特征进行了分析,使得我们对边坡的破坏模式有了定性判断;然后采用FLAC^3D强度折减法来对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得出的结论是边坡是稳定的。这一结论与公路实际勘察报告相一致,证明了赤平投影分析和FLAC^3D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本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秦豹 《中国水运》2010,(2):115-116
顺层岩质边坡是路堑边坡中常见的一种边坡类型,其稳定性与否对工程的安全起重要作用。为此文中首先将机动位移法引入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计算评价中,推导出了以能量系数为评价指标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某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为例,运动推导的计算公式验证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可行性。最后就层间内摩擦角、内聚力以及层面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海底石油管线埋设已经成为海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埋设管线的过程中沟槽的稳定性和坡度选择直接影响到埋设工程的工作量。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单元法对某海域海底管线埋设的沟槽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不同坡脚时沟槽边坡的稳定性,选择了符合工程要求的最佳坡脚。同时比较了最大总位移和x方向最大位移作为边坡失稳判据的区别,结果证明用最大总位移作为判据判断海底沟槽边坡稳定性更直观。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出基于构造控制的岩质边坡破坏模式识别方法,以某路堑边坡为例,根据优势结构面理论,运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分别对单组结构面与边坡面的组合关系和多组结构面与边坡面的组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边坡岩体结构的稳定状态,进而对边坡破坏模式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判别原理和识别方法可以反映构造控制的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采用的是以安全系数为评价标准的常规定值设计法,而安全系数未能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应力重塑方法来研究边坡的稳定性以及进行边坡处治,研究结果表明,对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治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法可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减小工后沉降、增大地基承载力,达到地基改良的目的.但目前对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边坡稳定的破坏模式认识不足,传统复合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仅考虑桩体与桩间土的加权平均抗剪强度,易高估其稳定安全系数.通过开展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深厚软土地基海堤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不同布置形式的水泥搅...  相似文献   

7.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海底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底边坡的稳定性,通过Visual C#语言平台开发数值接口程序,实现了地质三维建模程序Gocad和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的数据转换,即有限元程序在海底复杂的地貌和地形条件下三维建模。同时开发了Abaqus力学场数据处理程序,可以实现Abaqus在强度折减法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波浪作用下舟山朱家尖岛海域海底边坡稳定性,评判该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波浪荷载对海底边坡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朱家尖岛附近海域海底边坡有滑坡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文波  刘洋 《中国水运》2009,(9):262-264
结合奉节长江大桥南桥头滑坡的具体情况,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模拟了该边坡在不同折减系数下的变形及稳定性情况,并对该边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得出该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为1.1。有限元模拟的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不仅能够自动找出准确的滑面,模拟出滑面的形态,并且能够得出滑面的稳定性系数。  相似文献   

9.
流水河岸岩石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改进的拟动力分析法推导了在不同工况下沿河岩石边坡地震抗倾覆稳定地震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在不同岩石地震放大系数下地震力、坡顶超载、张裂缝积水深度、锚索效应以及河水侵蚀影响下岩石边坡地震抗倾覆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在不同工况下张裂缝积水深度、水平向地震力、河水侵蚀高度等不利于岩石边坡地震抗滑稳定性,而竖向地震力、锚索锚固力、锚固高度、边坡超载等增强岩石边坡地震抗倾覆稳定;随着岩石地震放大系数的增大,地震力对岩石边坡地震抗倾覆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增大,边坡超载、张裂缝积水深度、锚索锚固力、锚索高度、河岸水位对岩石边坡地震抗倾覆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减小,而锚索角度、坡脚侵蚀高度对边坡地震抗倾覆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德力格尔 《中国水运》2013,(12):358-359
文中采用折线滑动法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水文、地质以及施工情况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边坡处理的建议。希望对基坑边坡施工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露天矿边坡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提出有限元与极限平衡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其边坡稳定性并利用数理关系优化边坡角。通过数值分析软件MIDAS模拟出边坡潜在滑动面位置,再利用极限平衡分析软件GEO5与Studio分别计算出不同边坡角下的稳定性系数,绘制稳定性系数与边坡角的关系曲线,最后得到满足其安全系数的最终边坡角。采用该分析方法对露天矿边坡角进行分析,不仅能为露天矿安全开采提供指导,同时也能降低剥离工程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如何确定复杂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文中采用一种新的启发式全局优化算法——智能单粒子算法(ISPO)来搜索复杂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通过复杂边坡算例的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具有计算精度高、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13.
周亮  王刚  吕涛 《中国水运》2010,(10):194-196
利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3D对凉水井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比两种方法求得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两者所计算的安全系数大体相当,只是所考虑的因素有所不同而已;在计算时,FLAC3D考虑了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然而极限平衡法紧跟当前的设计技术。因此,在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时有必要把两者的分析成果综合起来,得出可能不利的情况,以供设计、检测与施工人员参考,达到对其有效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冯东 《中国水运》2009,(7):185-186
以达州市皂角垭村边坡为背景,在对边坡的工程地质概况调查研究以及大量的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平面滑动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分析了边坡支护结构形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一般性边坡,给出了满足力与力矩平衡及滑动面上屈服条件的稳定性的精确分析方法。并且讨论了目前几种工程上常用的方法,特别指出简布(Janbu)法所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实际工程中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在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加筋机理还不很清楚,具体设计方案还借助于经验,设计者必须充分了解其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各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为此,采用 Morgenstern-Price法对土工格栅加筋边坡稳定性与坡高、坡率、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加筋层间距、坡顶荷载和地震力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这些影响因素各自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比较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17.
鉴于简化B ishop法作为一种简单实用且精度较高的极限平衡方法却仅限于分析圆弧破坏的缺陷,提出将B ishop法应用于任意滑裂面的广义方法.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简化B ishop法的简化条件,推导其用于一般滑裂面破坏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分析考证比较该法的精度,并提出取矩中心的确定方法,以保证竖向力简化假设下的精度,为土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通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将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进行边坡的稳定分析。首先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土体单元的正应力和切应力,然后根据极限平衡原理计算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并确定可能滑动面的形状和位置。算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计算得到安全系数,而且能够得到边坡土体各处的应力、应变、位移等信息,进而为全面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刚体三维极限平衡法对万家口子水电站水垫塘高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水垫塘高边坡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计算中考虑了地震和暴雨的作用,其计算结果对边坡抗滑稳定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QUAKE/W为手段,结合边坡工程实例,从动力角度对地震作用下边坡体稳定性和动力响应进行研究,用有限元的方法给出地震作用下的边坡位移量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最大水平位移量发生在边坡的中上部;最大剪应力集中在坡脚附近,边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开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最后再将QUAKE/W模型导入SLOPE/W中把有限元法与极限平衡法相结合计算安全系数,同时给出最小平均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其作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