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引言 I/II—s—L-800线上砂浆作业车是根据中国高速铁路施工工艺要求开发的最新产品。它采用间歇式搅拌工艺,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干粉料(主要成分为砂和水泥)、乳化沥青、水、外加剂等准确计量后再均匀搅拌成流动性较好的路基填充材料(即水泥沥青砂浆),  相似文献   

2.
三一重工混凝土设备家族又喜添新成员。由三一搅拌设备研究院、中铁二局和中铁六局于2006年7月30日联合研制成功的世界首台高效微泡高速铁路沥青砂浆车,日前已通过德国马克斯·博格公司及中铁二局和中铁六局等16人专家验收团的严格检测,其关键技术指标全部达到德国标准。这是中国在高速铁路施工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的又一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日前,武广高速铁路试验段通过铁道部验收,中石化股份公司长岭分公司沥青厂采用美国(DAL-WORTH)乳化沥青设备生产的阴、阳离子高速铁路专用改性乳化沥青成功应用于该段高速铁路。长岭分公司沥青厂成立两年来,改性沥青、乳化沥青装置均开车一次成功,目前已拥有多台美国(DAL-WORTH)的改性沥青及乳化沥青设备,其改性能力达到90t/h,乳化能力达到50t/h,成为中国石化最大的改性及乳化沥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按照目前高速铁路的相关规定,新建工程与建成后的高速铁路交叉时,原则上应采取新建工程下穿既有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以下穿净高受限的既有高速铁路桥梁为切入点,采取能够有效降低桥梁高度的中小跨度连续板桥下穿既有高速铁路桥梁。从结构设计、安全评估和施工、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建桥梁对既有高速铁路桥梁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作为其他同类工程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京沪高铁桥梁墩身施工及外观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京沪高速铁路丹阳—昆山特大桥昆山段为工程背景,详细地阐述了高速铁路桥梁桥墩的施工工艺,着重研究了桥墩墩身施工中质量通病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保证高速铁路桥墩"零缺陷"质量目标的墩身施工外观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高速铁路桥梁桥墩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发展及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隧道工程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总结了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主要特点:分布区域广且地质环境复杂;隧道断面净空有效面积大;采用复合式衬砌与明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支护方式;道床形式主要为无砟轨道。对运营、在建和规划中的中国高速铁路隧道进行了系统介绍,提出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发展方向:形成更加完善的技术体系;优化隧道断面尺寸和设计参数;全面实施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提高隧道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戈壁地区的路基填料以粗颗粒、低含水量为主要特点,国内外关于戈壁地区填料用于高速铁路路基的研究很少。为给兰新高速铁路第二双线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试验段柴窝堡工点的现场试验,分析了填料的性质,提出了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碾压工艺等一整套的填筑方法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速铁路轨道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正处于高速铁路建设的高潮之中,如何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技术经济性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综合考虑影响轨道应用效果的各种技术、经济因素,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进行评价,最后得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较有砟轨道的技术经济性更高的结论,为无砟轨道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路基工程》2008,(1):193-193
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轮轨式高速铁路多采用板式无碴轨道,即路基上不再铺设碎石,而是采用整块“混凝土板”,其关键组成部分CA砂浆由水泥、乳化沥青、掺合料、细骨料等多种原料制成。日本道路及铁路建设中所使用的乳化沥青相当一部分都是采用美国道维施DALWORTH乳化沥青设备生产的,该设备在日本的市场占有量接近40%,其用户包括日本昭和沥青工业株式会社(SHOREKI)及SHINREKI等大型专业乳化沥青生产企业。壳牌(中国)、中石化镇海炼化、中石油兴能沥青厂等诸多企业都在使用其设备。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正全面展开,道维施DALWORTH…  相似文献   

10.
王锦华 《路基工程》2022,(5):139-143
为评估高速铁路运行产生的振动对机场跑道和导航设备的影响,依托长赣高速铁路近距离下穿长沙黄花机场工程,运用midas GTS软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分析高速铁路对下穿机场跑道地表及仪表结构的力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高速铁路隧道结构与机场地表净距不小于一倍洞直径时,高速铁路列车荷载振动对跑道地表影响较小,对仪表导航系统产生的力学响应更小。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铁路安全运营问题,采用集成法进行了综合研究。从"人员-车体-轨道及设备-环境"角度对影响高速铁路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针对高速铁路运营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结构熵权法、灰色聚类法、模糊评判法的适应性特点,将不同的方法运用到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价的不同步骤中,构建了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集成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价,分别对2011~2013年铁路运营安全数据进行采集和计算,结果显示各年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值分别为6.141 8,6.314 9,6.694 1,表明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状况处于安全等级,且安全值逐年上升,评价结果较为直观的反映了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态势,表明该方法在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综合评价应用中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对高速铁路旅客运输规划的综合优化,讨论了构建高速铁路开行方案反馈调整系统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以C#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出了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反馈调整系统。从系统的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流程设计角度介绍了系统。系统从运力资源、运行图和客运需求3个方面对初始开行方案进行反馈调整,实现了开行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其工程质量决定着后期的安全运营状况。由于高速铁路使用无砟轨道,因此路基已成为当前高速铁路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速铁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路基的工程质量。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和均匀性,才能为高  相似文献   

14.
陈守忠 《路基工程》2011,(4):172-175
轨道几何平顺性是指导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作业的重要依据,是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关键控制指标,也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对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平顺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平顺性精度需求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轨道精调全站仪等级,确定了轨道精调有效测量距离和轨道几何平顺性施工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某高速铁路路基段存在大范围软土地基,采用水泥砂浆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通过对地基处理后一年多的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及预测表明:各观测点的沉降量-时间曲线均已经收敛,路堤荷载作用下路基面沉降已经稳定,沉降板预测最大工后沉降ΔS'为4.8mm,路基面观测桩双曲线法预测路基面最大残余沉降为2.3mm,沉降完成比例St/S∞最小为92.4%,均满足高速铁路沉降控制标准。因此,水泥砂浆桩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是可行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改扩建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工程实例,探讨了改扩建市政道路涉铁段的下穿设计方案,对比了分离式路基方案和半路半桥方案,分析了半路半桥方案在改扩建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中的优势,提出了施工措施和监测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运营事故预测方法是度量铁路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水平,引入工业数据分类方法,分析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灰色模型在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事故预测过程中的适应性.首先,运用事故次数、事故联动系数、月均事故率3个参数对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水平进行度量;然后,根据工业数据分类方法判别高速铁路运营事故数据属于块状型,据此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运营事故预测模型;针对运营事故数据具有波动大的特点,利用均值聚类方法建立K-GM(1,3)预测模型.以近年来高速铁路运营事故数据为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和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K-GM(1,3)、GM(1,3)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8.92%,13.68%,345.25%,BP神经网络在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事故预测过程中的适应性要优于灰度模型.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隧道一般选择单洞双线的断面,影响选择隧道断面的因素是隧道空气动力学。施工过程中,增大开挖浅埋隧道断面的同时,安全性的保障和技术性合格的难度也在增加。正确的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为使台阶法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举例研究了某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工程,用模拟数值及现场测试的方式研究分析台阶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况勇 《世界桥梁》2000,(3):7-9,39
介绍了法国高速铁路地中海线上的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对其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原则、计算重点和方法、施工技术等做了介绍,对我国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发达的高速铁路网。高速铁路对沉降变形等要求较高,以邻近高铁新建工程对高铁桥梁的变形影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新建构筑物对高速铁路桥梁的变形影响,研究成果可作为其他同类工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