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伟雄 《隧道建设》2006,26(4):88-90,103
在过江隧道的盾构法施工中,盾构机在头顶悬河的施工状态下掘进,使得设备风险尤为突出。同时因为岩层裂隙水在与江水连通的情况下,增加了掘进的困难,成为工程成败的关键。必须有足够的措施保证在过江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洞顶贯穿或设备瘫痪。对盾构过江施工中的设备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类似工程中盾构机安全、顺利地在江底通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提高我国大型泥水盾构刀具的使用与管理水平,解决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南京长江隧道、南京扬子江隧道、南京地铁3号线和10号线过江单洞双线隧道等大型泥水盾构施工为背景,通过对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施工刀具使用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刀具管理的前期设计、过程使用管理、刀具检查更换、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恢复掘进注意事项等刀具使用系统管理理念,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盾构施工刀具管理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珊东 《隧道建设》2009,(Z1):69-72
根据江底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以及江底隧道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使用于江底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的型号和基本配置要求。同时还就泥水式平衡盾构机的体系选择、刀盘配置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盾构隧道江南工作井的结构设计过程,通过对周边场地、建构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基坑深度以及安全、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最终采用叠合结构的设计方案。运用Midas Gen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结构施工期与运营期不同工况进行模拟,通过对结果分析得出工作井各阶段的受力特征并提出优化建议。简述地连墙计算结果与叠合结构计算结果的相互校核过程。  相似文献   

5.
丁浩 《公路隧道》2004,(3):40-43
2004年5月16日下午,在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蒋树屏总工、隧道室程崇国主任的带领下,李勇、黄伦海、林勇等一行9人,在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办事处刘远主任的安排下,来到重庆主城排水过江隧道施工现场,听取该施工方项目部总工李勇军、副总工张健等关于工  相似文献   

6.
佘才高 《隧道建设》2016,36(1):58-65
以南京地铁3、10号线过长江隧道为背景,针对其距离长、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国内地铁行业首次提出采用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断面形式。分别从设计与施工难点及采取的措施出发,通过工程类比、仿真计算、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确立了11.2 m外径的单管双线三层内部结构的地铁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横断面,解决了地铁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环分块形式,提出了利用隧道顶部富裕空间的纵向通风模式。实践证明,在直径为10~12 m类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常压换刀的应用中是可行的、安全的。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大断面越江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温州目前瓯北、三江区域越江通道偏少,平均间距为6km,现状东瓯大桥和瓯越大桥早晚高峰拥堵严重,过江通道难以满足过江交通需求。建设府东路过江通道是贯彻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措施,是疏解温州北站地区交通、解决两岸交通不畅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线位比选、建设规模、桥隧模式分析,得出温州府东路过江通道的建设形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过江通道的建设在缓解过江需求、构筑合理的城市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城市交通问题。在分析城市过江通道交通作用及发展控制原则的基础上,以城市交通系统为出发点,提出了城市过江通道的建设和发展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5):144-144
<正>为了认真落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长江无序建桥的重要批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着手做好长江过江通道(桥、隧、通讯电缆等)规划工作。 2003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分别向长江沿线的川、湘、鄂、赣、皖、苏及重庆市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对长江过江通道布局拿出具体方案,以便统筹规划。2004年2月交通部也就长江建桥对航运带来的影响和航运对建桥的要求广泛征求意见,并拿出方案报国家发改委。与此同时,沿江六省一市的过江通道规划也于近日报国家发改委。  相似文献   

10.
石新栋  吴全立 《隧道建设》2011,31(6):652-656,667
对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主要地质问题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重点对复合地层的适应性、盾构机换刀的可行性以及盾尾密封的可靠性等方面提出施工对策,为工程的前期筹划方案制定及盾构机选型提供技术依据,也为工程实施过程中规避地质重大风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刘坤 《隧道建设》2011,(Z2):103-107
根据无锡地铁施工经验,对浅覆土条件下盾构过河到达施工所存在的技术难度及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从掘进参数设置、施工操作、洞门加固补强等方面制定了技术措施,并充分结合盾构机本身性能制定技术方案,确保了盾构机安全到达。  相似文献   

12.
姚占虎  伍国军  陈卫忠  袁敬强 《隧道建设》2015,35(11):1127-1133
盾构进出工作井是盾构安全施工的关键。以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梅子洲圆形风井盾构穿越为研究背景,建立复杂的大型三维计算模型,对盾构穿越区域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土弹簧释放开挖荷载的特殊模拟方法,首先对盾构破除素混凝土强度的选取进行优化分析,建议采用C15混凝土,既能减小盾构穿越施工的难度,又能保证围护结构的安全稳定;然后对盾构穿越前后风井地连墙、内衬墙和冠梁等重要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盾构穿越前后,地连墙的变形和内力变化很大,最大增幅分别为45%和228%,内衬墙的环向弯矩和竖向最大正弯矩均存在较大变化,环向弯矩最大增幅200%,竖向弯矩最大增幅54%,冠梁的最大环向弯矩变化很大,最大增幅为1 160%。因此,工程设计时应对地连墙、内衬墙和冠梁内力较大区域加强配筋,以保证盾构安全顺利地通过。  相似文献   

13.
官林星 《隧道建设》2013,33(7):579-585
为了探讨盾构法输水隧道的设计难点,以南昌市城北水厂盾构法输水隧道工程为背景,对隧道的受力分析与设计进行详细论述。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在考虑隧道抗浮及地层特点的基础上,对隧道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管片及接收井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2)盾构法输水隧道与公路、铁路等其他用途盾构隧道的最大区别在于内水压的存在,其设计难点在于合理内水压力的确定; 3)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隧道所受的外部最高、最低地下水位,隧道运营阶段的平常内水压力与异常内水压力等因素进行多工况组合,得到隧道的内力包络图后进行配筋,才能得到安全经济的设计结果; 4)穿越赣江盾构法输水隧道的实施可增加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岩层中单衬砌盾构法输水隧道的工程案例,可为小断面输水隧道的建设提供新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明胜 《隧道建设》2015,35(11):1222-1228
结合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秋水广场站—中山西路站区间隧道工程,对泥水盾构穿越赣江浅覆盖透水层时易出现的掌子面失稳、刀盘结泥饼、掘进姿态难控制等工程难题展开针对性研究。首先,从泥浆参数选择、切口水压计算、掘进控制技术3个方面对开挖面稳定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其次,在统计分析刀盘结泥饼现象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严控泥浆指标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最后,对NFM-07、S367这2台泥水盾构掘进前100环(第165~265环)的掘进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了泥水盾构在浅覆盖透水层掘进时的盾构主要控制参数,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鲁  孙晓玲 《隧道建设》2014,34(Z1):191-195
针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特点,对市区穿黄河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安全覆土厚度,盾构隧道掘进对黄河两岸堤防工程的影响、管片结构及接缝防水3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确定了过河段河床最大冲刷深度,并基于此研究了隧道过河段控制埋深及纵坡设计; 2)基于隧道控制埋深,验算了隧道对黄河两岸堤防的影响,映证了控制埋深的正确性; 3)进行盾构管片、接缝设计及弹性密封垫设计,并验算管片接缝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6.
段坚堤 《隧道建设》2014,34(4):324-330
为减少城市中复杂周边环境下明挖隧道基坑因围护结构选型不合理造成的施工事故和经济浪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长沙市南湖路湘江隧道岸上段明挖基坑为例,对周边建筑物和管线密集道路下的深基坑、相互交错且不同深度的隧道基坑及相互临近基坑的围护结构选型和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介绍,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城市道路下明挖基坑,特别是对于路下管网和建筑物密集地段,建议采用防止侧向变形较好的排桩(或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2)对于基坑深度差别不大,且具有一定距离的临近基坑,建议采用互不影响的共用对拉围护结构;3)对于复杂线路、深度差别较大,且基坑之间夹层较薄的交错基坑,建议采用共用基坑短桩及有限放坡的围护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7.
蔡辉  李荣智 《隧道建设》2007,27(6):57-62
简要介绍穿黄工程概况及泥水盾构施工主要作业模式。对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应用于穿黄隧洞的组装、始发、掘进、管片安装、同步注浆以及盾构到达南岸的二次始发等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穿黄工程特殊段的掘进施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机选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以及隧道直径、隧道长度等条件,在详细资料调研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盾构形式对地层性质、地层渗透性、地下水位等方面的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考虑国内外类似工程盾构机选型的成功实例,提出了适合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的盾构机类型,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