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想起童年的往事,从小我就对各种玩具汽车很着迷,在去小学的路上我都可以轻松地辨认出各种汽车的品牌及型号。那时的我自然也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厉害人物”,遇到不认识的车型都会来问我。  相似文献   

2.
1989年我刚刚61岁,人虽然退休了,但对于正在进入快车道的中国工业仍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我每天睁开眼睛是汽车,闭上眼睛还是汽车,打开书是汽车,拿起报纸也是汽车,同事、朋友见面、打电话,谈的还是汽车。  相似文献   

3.
读者天地     
《汽车杂志》2006,(1):196-199
我眼中的“杂志”;公交大哥,让让我!“隆隆”惹谁了?成败领驭;模仿未必是错;硝烟散去。  相似文献   

4.
丰田Celica     
《汽车杂志》2010,(5):328-329
尊敬的各位编辑: 你们好!小弟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阅读贵刊已经3年多了,贵刊丰富详尽的内容。精准专业的评论可谓是业界典范!也让我这个当初的汽车门外汉变成了现在亲戚朋友眼中的汽车“达人”!如今积累了几个问题,还望你们能百忙之中抽身赐教下小弟我!  相似文献   

5.
《汽车情报》2007,(26):12-13
各位来宾下午好!刚才主持人已经讲到了,税收政策在产业发展的各个过程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于一个产业发展也是非常敏感的一个信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手段之一,所以我想,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调整汽车税收政策,促进节能环保型汽车的发展”,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三点:第一,谈一谈中国现在和汽车相关的税收到底有哪些;第二个方面,谈一谈我们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或者说我们面临的新的要求;第三个问题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为了促进节能环保型汽车的发展,税收政策打算或者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以我为尊     
《汽车杂志》2017,(11):68-77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虽然大头义跟超跑有很多连结,但我不是性能狂,对名牌不感冒,对身外之物也不是特别讲究;超跑性能车开很多,豪车也接触不少,从商业角度来看豪车之王奔驰S很好,但就算我有上亿存款也不会买,因为那在我眼中就是工具,当然它对很多有钱人有深层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海涛 《轿车情报》2012,(11):152-153
对于永不妥协的含义,如果是中国人眼中的“坐奔驰”观念去衡量,AMG确实显得有些叛逆;但如果是出于对高效技术和性能的追求层面,我认为AMG与奔驰的精神则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如何避免辉煌一瞬,这个制造第一辆汽车的百年品牌显然找到了新的方向,实际上,当三叉星与AMG结合时,夺人心魄的那一瞬间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便是一种永恒。  相似文献   

8.
刘盛男 《汽车杂志》2007,(3):184-184
我是上了初中之后才开始喜欢汽车的,我的理想就是考上吉林大学的汽车工程系。我也是吉林本地人,所以对家乡自然有更深厚的感情,希望我长大后能为家乡的汽车工业作出自已的贡献。我的家庭并不十分富裕、所以家人给我的思想一直都是努力学习.考上名校,我并不认为这就是能令我“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9.
爱你哪一点     
《汽车杂志》2006,(10):183-183
我认为《汽车杂志》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栏目众多、个性十足。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汽车设计”和“FOCUS What's Hot”这两个栏目。因为我以前学过美术,而且现在又成了车迷,所以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汽车设计师,而“汽车设计”这个栏目正是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汽车设计的知识;另外,“FOCUS What’s Hot”这个栏目每一期都会以不同的主题来介绍一些时尚、流行的东西,尽管其他杂志也有类似的栏目,但《汽车杂志》却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让读者在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后,还能赶上时尚潮流,这是《汽车杂志》做得最好的。除此之外,“游戏”、“品牌故事”、“香车美女”等栏目也非常不错,很有特色。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花15块钱便能买到世界上最厚的汽车杂志,觉得非常值,我会永远支持《汽车杂志》的。  相似文献   

10.
你问我答     
《汽车导购》2006,(3):16
我选FSI 尊敬的《汽车导购》各位编辑: 我是一名十足的汽车爱好者,特别是对德系车更是情有独钟。从2002年至今,我一直开的是捷达,现如今有了一点积蓄,“换车”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经过多番考虑,我将目标最终锁定在新奥迪A6 L上,但是对完竞选择“大嘴”系列的哪一款一直拿不准,抛开内饰、配置不说,只谈谈A6 L 2.0T FSI和A6 L 2.4这两款发动机的区别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入行汽车维修业36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么多人问我:“我的车该用什么机油”?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刘俊芝 《驾驶园》2009,(6):34-34
翻开2009年第2期杂志,看了“人车故事”栏目里马保才的《四十随感》—文,真是感触很深。跟马保才相识时贵刊还在天津,在《驾驶园》杂志社“建社10周年庆”的庆祝会上我与他有一面之交。一晃10年过去了:在读到他的文章时,我对身边的儿子说:“时间过得真快呀!第一次订阅这本杂志的时候你才4岁,20年了,现在你都为人父了,当年我还是少妇,如今已是做奶奶的人了。”  相似文献   

13.
微博微信     
《轿车情报》2014,(6):234-234
#我的汽车我做主# 现如今,汽车车主们在追求汽车极速的同时,对自己爱车的“样貌”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是单一的出产配置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有些车,你从外面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可是内饰却大有文章;而有些则是一眼就吸引你眼球。  相似文献   

14.
别逼我变形     
科迈罗、Camaro/大黄蜂、Bumblebee,无所谓哪个称谓对于它都是一样的。至于我更喜欢则更喜欢最后者。与动画版中柔弱的汽车人小弟形象不同,《变形金刚》电影中的“大黄蜂”已经成长为勇于战斗的“男子汉”形象,它是最忠诚的伙伴,给人以力量与战斗精神,它是让我对一辆车拥有四年憧憬梦想的“罪魁祸首”。而现在,是到了该解毒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魏鸿 《驾驶人心理》2007,(5):121-123
在滇西老家,我还小的时候,父母的厂里曾有一辆车,是一辆由三匹马拉的大车。每次这辆车出车时,我和厂里的一群孩子就会拼命地追上去,“驾——驾——”地边喊边跟着跑。有时手里也会拿上一个铁环,模仿着驾驶员握方向盘的动作,嘴里哼着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呜——呜——”,不时的也会喊出:“嘟——嘟——”汽车的喇叭声。打那时起,驾车便成了我儿时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张所刚 《汽车杂志》2007,(4):210-210
我是好“色”之人,小贵族外形漂亮,内饰也是那么时尚,讨人喜欢。“六个第一”是吸引人的绝妙之处!如此之车,若我之人,岂能“坐怀不乱”?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生长在闲暇都市的休闲人,成都的氛围造就了这个私车城,造就了爱车的我。 除了工作,汽车是我的一大爱好,每当在路上看到那些漂亮的酷车开过都会让我双眼冒出“可怕的绿光”。但是我自己爱车有一个特点,我更倾向于喜欢一些小巧的车,如MINI、甲壳虫等等,而对那些大排量的豪华车我似乎并不感兴趣。这个习惯就像成都人自己买车一样,大都不会买奢侈好车,而是以实用为主,购买一辆经济型小车代步。这一习惯也就造就了成都这个全国私家车保有量第三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我不是在推崇文物,我只是在想,人性中的“皈依太初”是出于对天道轮回的敬仰还是千百年来基因的留存。总之,一百多年前,人类发明了汽车,“太初”时期的汽车,作为一个原始基因,根植在了人性中,经过百年的演变进化,汽车的形态在不断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有关“太初”催生出的那段基因却永恒地定格了,再也无法转变。于是,任何与之抵触的形态都会投射到潜意识当中,而与之相对地抵触。例如:汽车就应该是四个轮子,碰到有五个轮子的,人会感觉怪怪的;又或者,没有轮子的,不知该不该叫汽车;再或者前轮驱动的汽车,总是不如“太初”时后轮驱动的来得血统纯正、经典高贵……  相似文献   

19.
张锐 《上海汽车》2002,(9):32-39
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很多的文献和资料则注重于汽车制造业或者零部件业的探讨和分析,汽车服务业似乎是被人遗忘或者忽视的一隅。根据欧美国家统计,在一个完全成熟的汽车市场中,50~60%的利润是从服务中产生的,目前不被我们看重的维修、保养、检测以及汽车救援等这些“寄生”行业在别人眼中却是一个“金娃娃”。中国已进入WTO,在国外汽车巨头来与我们争分国内汽车市场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让这个“金娃娃”从身边溜走。……  相似文献   

20.
爱车篇 “奔3”的我已经工作多年,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单位里的“有车一族”绝对是我羡慕的对象。就这样,我总把车的一切事情挂在嘴边。于是单位的同事、生活中的朋友就常有人问:你什么时候买车?这时我都会有些无奈,因为买车离我还有些遥远,没有到梦想成真的时候。有证无车好比是有烟无火,我那个难受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