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嵌入式系统在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自动过分相装置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行车过程中反映机车的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并且在机车入库整备时通过机车的中央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检查设备可靠性.本装置采用ARM7处理器芯片和uClinux操作系统作为嵌入式平台,并实现相应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正确显示列车的行车信息和故障状态,并且能够发送控制指令.该装置的研制成功充分说明了嵌入式设备在机车控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上一讲已介绍了利用微型计算机产生准确的晶闸管触发脉冲的方法,以及用它充当各式各样控制器,以实现必要的控制性能。除此之外,微型计算机在提高机车效率和功率因数以及监视运行中的故障并实现可靠的保护等方面都能充分显示出其超越的性能。下面以简单实例来说明这方面的应用。目前的电力机车中相控机车占绝大多数。但其突出的缺点是功率因数低,使机车及变电装置的视在功率加大,再生逆变时这一情况显得更为严重。为解决此问题,在变电所或在机车上加装了补偿装置,这不但要加大设备投资,而且这些方法往往难以作到最佳实时补偿。若采用如图1所示的串联桥  相似文献   

3.
HXD3型机车是我国目前广泛运用的大功率交流传动6轴7200kW干线电力机车。随着机车使用年限增加,机车控制电器柜的蓄电池充电空气断路器部件可靠性下降,故障率大幅上升,频繁发生卡滞及断路等故障,严重影响机车正常运用。现从HXD3型机车蓄电池充电空气断路器设计性能、检修维护及技术改造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了蓄电池充电空气断路器故障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方案,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机车逻辑控制装置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阐述了使用逻辑控制装置检查机车故障的方法和流程,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内燃机车过渡装置检测仪是用于机车自动过渡状态检测或故障检修,可对多种机型的自动过渡装置进行检测,提高了机车过渡系统故障处理的准确性以及机车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机车实现机车修检分离的检修厝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降低了机车机破临修率。  相似文献   

6.
HXD3型机车是我国目前广泛运用的大功率交流传动6轴7 200 kW干线电力机车,自2009-05起在西安铁路局安康机务段采用双机重联牵引,2011年以来机车重联控制故障大幅上升,严重影响机车正常运用安全.现从H XD3型机车重联控制设计原理、检修维护及运用操纵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了HXD3型机车重联控制故障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方案,通过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SS40001 机车自1986年12月25日在大同西电力机务段投入试运以来,到1988年3月已运行约8万公里。主整流装置工作基本正常,仅烧损过两只晶闸管元件。但在1988年3月15日,给机车I端2号转向架电机供电的主整流装置,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烧损元件故障而造成机破。这种故障比较少见,本文将介绍这次故障的现状和处理过程,以及对其作粗浅的分析,并对主整流装置提出改进建议,以供参考。一、故障情况及范围 1.故障经过 1988年3月15日机车牵引货物列车,上  相似文献   

8.
1概述 昂昂溪机务段现有DF4型内燃机车100台,仅1999年冬运期间,机车过渡装置出现故障就达600余起,其中近300次是重复故障.重复故障的原因是机车入库后,机车的运行速度无法达到自动过渡动作必须的速度值.由于机车过渡装置由轴头、CF电机、电路、过渡电子箱等组成,出现故障后全方位检查时间较长,工作量大,在机车整备时间内很难判断和处理,影响了机车正常运用,因此在机车入库后短时间内处理自动过渡装置故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可移相大功率晶闸管脉冲触发装置是基于铁路机车大功率整流装置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实际应用需求而自主开发的一个产品。概述了晶闸管触发导通原理和特性,介绍了脉冲触发装置的系统组成、系统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脉冲触发装置各功能模块的技术特点、硬件构成、故障诊断、可靠性设计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我段 SS3型机车从 1996年开始陆续入厂进行大修改造 ,即将 SS3型改为 SS3B型机车。该车投入运用后 ,不断发生控制电路保护电阻过热烧损故障 ,给机车的安全运用留下了隐患。1 原因分析SS3B机车控制电源的电源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上并联有控制保护电容器和控制电路保护电阻组成的 R- C阻容电路 ,作为交流侧的过电压吸收装置。保护电容值为 10μF/ 2 50 V,保护电阻值为 10Ω / 4 0 W(用 2个 2 0Ω / 2 0 W电阻并联 )。控制电路保护阻容元件与控制电路抑制换向过电压的阻容元件及触发晶闸管的脉冲变压器等一起安装在一块阻容板上。为了降低…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有限差分法在悬臂梁弯曲计算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对接触网钢柱(以下简称钢柱)各横截面的惯性矩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作了简单分析,并用该方法对钢柱挠度进行编程计算,其理论计算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在钢柱设计时,用该算法可以快速确定其挠度是否合适,并及时进行调整。在生产中用该算法也可以分析钢柱主,副角钢厚度变化对整个钢柱挠度的影响,从而要求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使其外形尺寸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戎 《中国铁路》2002,(9):26-28
分析我国政府铁路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铁路管理的职能,对入世后调整政府铁路管理职能以及加强铁路政府监管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有无竖井条件下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车体压力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竖井对车体压力的作用机理,基于车体压力变化幅值对竖井面积、数量和列车速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置竖井后隧道内的压力波及其传播体系以竖井为界分为前后2个不同的阶段,列车在不同阶段内行驶时车体压力独立地遵循各自的变化规律.减小竖井面积和增加怪井数量均有助于降低车体压力的变化幅度,当竖井面积小于0.5倍隧道有效断面面积时,竖井可有效降低车体压力的变化幅度;增加竖井数量虽然能降低车体压力,但会增多车体压力的变化次数;竖井对车头的降压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车中和车尾;对于不同的列车速度,竖井对车体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竖井的降压效果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低温生活污水氨氮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折点加氯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加药量、pH值、反应时间等工况条件以及工程应用设施,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折点氯化的方法深度处理氨氮,操作方便,反应迅速完全,脱氮率高,出水氨氮1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富民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其主跨主缆由塔顶中点向两侧对称张开至桥面梁端两侧的锚碇,呈空间曲面状态。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天津富民桥进行3种不同主缆空缆初张力条件下成桥过程的模拟计算,研究空间索面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桥时,主缆初张力越小,在结构自重作用下主梁底部应力、主缆张力也越小、主塔应力与锚碇应力也越小,主缆初张力的大小对成桥时吊索索力的大小及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在活荷载作用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产生的主缆张力增量则越大,吊索索力增量也越大,即更多的荷载通过吊索传递到主缆,相应地主梁承担的荷载较小,主梁挠度、梁底纵桥向应力随主缆初张力的减小而变小。总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16.
就目前机车验收在机务段工作的作用及关系进行了普通解释。  相似文献   

17.
1概述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成组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但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切削加工、冲压和装配等制造工艺,而且在工艺设计、工装夹具等产品的零件设计,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站台与列车间空隙缩小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站台与列车间空隙的现状调查、车辆限界的分析和标准规范的解读,提出缩小该空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Bombardier公司供货的深圳地铁车辆为例,运用车辆动力学模拟的限界计算结果进行站台空隙缩小试验。理想的站台空隙仅满足实际车辆限界的要求,行车安全空隙利用齿形橡胶填充为柔性间隙,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使乘客上下车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单车系统中站点需求不匹配问题,研究需求确定条件下考虑故障车回收的有桩式共享单车系统再平衡单车调度问题,建立完善的考虑故障车回收取送一体化旅行商调度模型,以车辆行驶时间、每个站点固定的检查时间以及装卸搬运总服务时间为优化目标,运用贪心-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最优调度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出合理的调度线路,减少平衡系统内每个站点的需求的服务时间,同时对故障车进行回收,提高了单车系统中单车利用率,进而有效解决故障车回收的单车系统再平衡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蔡超 《铁道建筑技术》2014,(1):86-89,9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施工一般采用分步开挖法,围岩及支护结构的最不利承载状态往往发生在初期支护闭合之前,因此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介绍了施工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用设置释放系数的方法来模拟释放荷载的发展,对地层材料、锚杆加固区、喷射混凝土层及钢支撑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也进行了探讨。通过ANSYS对两种开挖方式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施工顺序对围岩的稳定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影响很大,合理的施工开挖顺序应使围岩尽早构成承载环以分担更多的释放荷载,同时支护结构也应尽早构成承载性能好的拱形结构。加固区围岩强度的提高可使围岩分担更多的释放荷载,可以明显减小支护结构的受力。在云南保腾高速公路勐连隧道的施工中,该分析评价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很好地指导了隧道在软弱围岩地层的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