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阐述了实车控制策略向模型控制模块转化的过程,随后在MWorks软件中针对此AMT重型商用车型进行模型搭建,并对所建模型进行经济性、动力性仿真计算,最后对所得数据展开分析,找出与实车数据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气化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精确控制问题,基于发动机台架相关试验数据,利用GT-Suite仿真平台搭建发动机热管理模型,并与整车模型耦合成整车热管理模型;根据该冷却系统的特点,提出基于发动机冷却需求精确控制的热管理控制模型。利用模型在环的方式验证该控制模型的可行性,并针对“电子水泵+温控模块”和“机械水泵+温控模块”两种方案在WLTC和RDE循环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WLTC循环工况中,电子水泵在暖机阶段前200 s可实现冷却系统零流量,使得缸盖温度上升更快,WLTC循环油耗降低约0.2%;在RDE循环工况中,“电子水泵+温控模块”技术方案中,温控模块开度变化较为稳定,可有效减小发动机水温振荡,并提高温控模块寿命。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Tesis公司开发的软件enDYNA中4缸共轨增压柴油机实时模型CRTD的基础上,修改了喷油系统模块和气缸模块,开发了6缸单体泵增压柴油机实时模型UPTD,并进行了参数化.在Mad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单体泵模型的稳态和瞬态仿真,其结果与发动机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开发的单体泵柴油机模型达到了要求的精度,可用于柴油机电子控制单元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  相似文献   

4.
寒冷地区二级公路路段交通微观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通行能力研究与主要目的,在调查常握寒冷地区二级公路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熟的交换流仿真模型,建立了以发车模型,自由行驶模型,跟驰模型和超车模型为主要模块的寒冷地区二级公中路段交通仿真模型,并对各子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给出寒冷地区二级公路的路段通行能力及车辆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封闭部分格栅和加装底护板对前端冷却模块性能的影响以及散热器空气侧热流场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相关性,建立了某排气前置车型的详细机舱热管理分析模型,应用多孔介质模型和旋转参考坐标系(Moving Reference Frame,MRF)方法建立了换热器和散热风扇的计算模型,对前端冷却模块空气侧流场和热场进行仿真并将部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封闭部分格栅和加装底护板均能增加中冷器进风量;散热器前风速平均值、前部和后部的温度平均值与试验值相比误差均小于10%;考虑局部高温辐射并与机舱热流场的耦合模拟能大大提高热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Ansys Workbench平台上使用电磁-机-液三维联合仿真的方法,开展了单体泵燃油系统压缩供油过程仿真研究,分析了电磁系统、机械系统以及液力系统之间的关系。使用Maxwell和Fluent模块建立了电磁控制阀模型以及三维流场模型,利用UDF编程来实现不同模块间数据的传输,得到了阀芯动态响应特性以及流场特征参数随阀口开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乘用车型项目为例,运用ADAMS软件中的CAR模块作为工具,建立某车麦弗逊式前悬架模型,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竞争车型试验数据及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验证建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汽车吸能转向机构与驾驶员碰撞的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可收缩吸能转向机构与驾驶员所组成碰撞系统的仿真模型,深入讨论了碰撞仿真模型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的选择、接触对摩擦系数的确定。并按照GB11557规定的要求,对人体模块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计算了吸能转向机构与人体模块碰撞时上下套管间的收缩位移和作用在转向柱上的碰撞力,并通过相应的碰撞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商用车EBS系统是目前商用车安全领域中最具开创性的制动安全技术。在EBS系统中,通常由桥控模块控制后轴两侧制动气室压力,文章从桥控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建立桥控模块的AMESim模型,通过离线仿真与试验台试验的数据对比,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并且对桥控模块的工作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AMS的汽车前悬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汽车前悬架数据的基础上,用ADAMS/VIEW模块建立悬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分析汽车运动中悬架随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评价悬架数据合理性。采用优化分析对悬架不合理数据进行优化,以改善悬架系统性能,提高产品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