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滑坡测斜管的埋设技术,观测注意事项,数据计算和资料的分析方法。并根据位移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判定滑坡位移特点,破坏方式及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了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了视准线小角法和观测点设站法的优点,论述了其监测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工程实例并验证其有效性。结论表明,该文提出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前,常规的高速公路高边坡变形监测方法主要通过在边坡附近布设传感设备,从而获取边坡位移数据。由于缺乏对监测点位的最优化处理,导致了监测精度不佳。对此,提出了基于深层水平位移的高速公路高边坡变形精准监测方法。首先,对监测点位和控制点位进行布设,并结合灰色关联法,计算点位关联度,实现监测点位数量的最优化处理。然后,对采集到的边坡变形数据进行异常值剔除处理。最后,通过构建损失函数,以结构化风险最小为原则,实现了对边坡变形的位移监测。在实验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边坡监测精度的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边坡进行监测时,水平位移监测的误差值较低,具备较为理想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加筋土挡墙因具有造价低廉、施工简便等优点而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中被广泛应用。作为一种轻型柔性支挡结构,加筋土挡墙易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目前已有的加筋土挡墙水平位移计算公式大多忽略了加筋区整体在土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有必要提出一种准确计算加筋土挡墙总水平位移的解析式。将加筋土挡墙总水平位移分为加筋区内部筋材伸长产生的水平位移和加筋区整体在土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两部分。假定加筋区内部破裂面由0.3H法确定,根据胡克定律建立计算加筋区内部由于筋材伸长产生的水平位移解析式;假定加筋区为一复合弹性体,根据虚功原理建立加筋区整体在土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解析式,两部分共同构成了加筋土挡墙的总水平位移。结果表明:随着填土模量、填土内摩擦角、填土黏聚力、筋材抗拉刚度和筋材长度的增大,加筋土挡墙的最大水平位移逐渐减小;筋材伸长产生的位移占总位移的比值随填土模量、填土内摩擦角、筋材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填土黏聚力和筋材抗拉刚度的增大而减小;与原型试验测试值和数值模拟值相比,该解析计算结果可反映加筋土挡墙墙体位移沿墙高的分布规律,同时与既有经验公式相比,该方法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8.
9.
为快速分析基坑开挖时复合地基及“双洞效应”对下方既有双线地铁隧道竖、横向位移的影响,首先,基于Mindlin位移解和Winkler地基模型,推导出复合地基中桩的侧摩阻力作用下单线隧道的竖、横向附加荷载,从而计算得到单线隧道竖、横向位移。然后,采用迭代法计算得到的“双洞效应”引起的隧道竖、横向位移叠加得到双线隧道总竖、横向位移,并与前人理论计算结果、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最后,分析桩参数、隧道位置改变对桩侧摩阻力和“双洞效应”引起隧道竖、横向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与前人理论计算结果相比,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更吻合,且提高原有2阶段分析方法运算效率28%以上; 2)桩侧摩阻力和“双洞效应”对隧道竖、横向位移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3)仅考虑上方基坑开挖对既有双线隧道位移的影响时,在施工条件和规范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减少预先设计的两隧道之间距离,并合理选取复合地基中桩的长度; 4)迭代法比一次性法更加合理、精确,特别是计算横向“双洞效应”引起隧道横向位移时,应尽量采用迭代法计算。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使得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加大,基坑支护变得越来越重要。基坑支护不但要做到安全、稳定,为施工创造条件,而且要兼顾合理、经济。其逐渐成为广大设计、施工人员十分关注的技术热点问题。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做为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一些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隧道基坑常位于地下管线数量较多的闹市区,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管线的破坏,如何准确分析基坑开挖对周边管线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基坑周边不同管线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数据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基坑开挖对不同管线所造成的位移变形特点,为隧道基坑周边管线的合理保护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岩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测试过程中经常面临更换测斜仪的问题,个别情况会产生测试数据不连续的测试间断现象,常规算法不能计算测试间断期的位移增量.依据滑动式测斜仪的测试原理和应用条件提出了新的测斜数据算法,即相邻测量的逐点增量对接法和单次测量的绝对位移法.相邻测量的逐点增量对接法是根据测试间断期先后2次来自不同仪器的测试数据来计算间断期的位移增量,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单次测量的绝对位移法是仅根据间断期后单次测量数据算得间断期末不同深度的累计位移,无需间断期前的测量数据.工程实例应用表明:2种方法均能实现测试间断期的位移增量求解,二者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