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东莞某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的选择和设计为例,通过对三种不同污泥处理工艺组合在占地面积、总投资、运行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方面的比选,得出三种不同污泥处理工艺组合的适用情况。同时,根据该工程用地和资金紧张的情况,确定该工程污泥处理工艺流程为“储泥池+机械浓缩+药剂调理+超高压板框压滤脱水”,并深化污泥深度脱水工艺设计,将污泥含水率降低至60%以下。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上海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规模7万m3/d,二级处理采用AAO工艺,同时对已建一期工程7万m3/d进行提标改造,改扩建后总规模14万m3/d,出水同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对一、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板框深度脱水,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外运处置,为上海郊区第一个实践污泥深度脱水处理的污水厂.该文详细介绍了污水污泥工艺流程、工程特点、运行效果及污泥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李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122-125,M0015
采用节能降耗的处理工艺降低污泥处理成本将使污泥得到更好的处理,以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为例,采用了"浓缩+深度机械脱水+热干化"的处理工艺和"浓缩调质+机械深度脱水+低温热干化"的工艺设备组合,尾气热回收系统能回收尾气47%的热量,经过平衡计算,该项目方案t泥能耗(折算80%污泥)为69.6 k W·h/t污泥,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技术路线集成为“长江大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基于市政污泥、河湖底泥、通沟污泥、工程泥浆等四种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热值、重金属含量等特征分析并进行了属性分类,筛选并分析了厌氧消化+脱水、脱水/干化、脱水/干化+焚烧等污泥协同处理技术路线的技术参数、成本等,以及制砖、制水泥、制陶粒、制工程用土等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技术路线的污染风险、成本等,同时结合多源污泥泥质泥量来源稳定性分析,进行了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泥质与处理工艺参数、处理工艺和资源化工艺经济适配性分析,最终提出了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集成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污泥电解脱水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技术,在提升污泥脱水效率、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具有一定优势。基于上海某水质净化厂污泥电解脱水应用案例,介绍污泥电解脱水设备设计及运行参数、运行情况。与传统板框压滤脱水工艺和热干化工艺进行经济比较,运行能耗降低44%~56.7%,占地面积节约30%以上,运行管理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污泥的全量处置、电厂锅炉输煤、电厂锅炉安全运行、烟气排放标准、粉煤灰的利用方面,将污泥单独干化焚烧处置工艺与污泥电厂掺烧处置工艺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供类似污泥处置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5):164-167,184
本文就作者在白龙港污泥预处理应急工程EPC总承包中,针对工艺特点:压滤车间并排26台大规模压滤机,日处理污泥量达到330吨/天(含水率小于60%),污泥日处理量亚洲第一。从前期试验、压滤机整机吊装以及设备调试运行等方面,结合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特点及工期紧迫性展开论述,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冯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8):191-193,225
针对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污水厂扩建工程污泥处理方案,从设备配置、建设成本、运行成本三个方面对低温真空脱水干化工艺、低温除湿干化工艺、板框压滤脱水工艺三种污泥处理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在现有处置费用基础上,低温除湿干化工艺(电加热)长期运行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分散剂溶液浸泡的泥饼处理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刀盘泥饼的崩解特性,取深圳市轨道交通13号线留白区间软岩段破除下的原状泥饼制成尺寸不同的若干试样,利用自行改进的崩解仪,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泥饼试样进行室内崩解试验,分析分散剂溶液、溶液体积分数、泥饼尺寸、初始含水率、干湿循环等因素对泥饼崩解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泥饼崩解现象主要经历崩解开始—崩解发展—崩解稳定3个阶段; 2)分散剂溶液对刀盘泥饼的作用影响存在适应性差异,且与溶液体积分数相关,崩解促进作用对应的溶液体积分数存在阈值; 3)泥饼形成规模与其分散处理难易程度直接相关; 4)初始含水率对刀盘泥饼的崩解特性影响显著,对于含水率较高的地层,建议结合现场应用效果,采取必要措施,将刀盘泥饼含水率降至5%及以下,以提高泥饼处理效率; 5)干湿循环会加速刀盘泥饼内部结构破坏,一般经历3次干湿循环作用,泥饼处理难度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白银市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10 000 m3/d,远期设计规模为20 000 m3/d。针对污水的特点,该工程确定采用A2/O+反应沉淀+纤维束滤池工艺,详细介绍了进、出水水质及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和设备配置等,对污水预处理系统、生化系统、二沉池、深度处理系统、接触消毒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等进行了具体介绍。出水水质最终满足相关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近期3.5万m3/d,远期13万m3/d。设计采用G-BAF+常规三段式深度处理工艺,出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污泥采用机械浓缩脱水。重点介绍了水处理工艺及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行,污水经过预处理、生化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及再生水回用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2.
某全地埋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万m3/d,近期按2.5万m3/d实施。根据进出水水质和用地情况,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AO+MBR工艺,出水达到“准Ⅳ类”标准后用于周边绿地浇灌、道路冲洗和景观河道补水。污泥经浓缩脱水后达到80%含水率后,送到城市污泥处置中心进行进一步处置。通过详细介绍某全地埋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工艺设计路线,并对建设型式、处理工艺、雨季抗冲击负荷、防洪、防淹、消防防火分区的划分、除臭系统设计等重难点问题进行思考总结,为其他类似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何纯豪  钟小春  竺维彬  李永运  陈洁 《隧道建设》2022,42(10):1746-1754
针对掘进机在黏性地层中施工刀盘结泥饼的问题,以无锡地铁4号线某矩形顶管工程为例,通过添加不同质量的聚合物对不同含水率的渣土进行改良,测试改良前后渣土的黏附强度、不排水抗剪强度及高温环境下渣土的保水能力,并通过液塑限变化分析渣土改良的机制,借助泥饼形成风险分区图评估泥饼形成的风险与改良效果。研究表明: 1)添加聚合物和水对渣土黏附强度有一定影响,增大含水率能显著降低渣土的黏附强度,当渣土含水率为35%~45%时,添加聚合物能有效降低渣土的黏附强度; 2)含水率的增大会降低渣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而添加聚合物能有效增强渣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当添胶比达到0.15%后增强效果显著; 3)聚合物能提高渣土的液限和保水能力,保证渣土的流塑性满足施工需要; 4)结合泥饼形成风险分区图,比较渣土-金属界面的黏附强度和渣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可以综合判断黏性渣土结泥饼的风险和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昆明主城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概况,并对该工程方案技术路线进行了经济对比。拟建工程采用污泥高负荷厌氧消化+脱水+热干化技术路线实现污泥的减量、稳定、无害和资源化,文章介绍了其工艺流程、总体设计、污泥处理目标及能量平衡、污泥消化与干化工程。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张贵庄污泥处理工程采用槽式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处理天津市张贵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处理规模为300 t/d(含水率为80%),处理后污泥可作为营养土进行土地利用,也可填埋。介绍了天津市张贵庄污泥处理工程工艺选择遵循的技术政策、标准及原则,以期为以后类似工程工艺方案选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早期国内许多城市往往会利用闲置土地或垃圾填埋场进行污泥应急填埋,以暂时解决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去向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和环境政策的日益严格,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高龄污泥填埋场的再开挖和填埋场地腾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临时设施设计、施工与常规市政污泥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周期短、体量大、污泥性质复杂、污泥液处理难等方面。项目建设既要满足高周转利用、泥性适应广的要求,又要实现泥、水、气同步处理达标。污泥采用了“稀释+绞吸+除渣+污泥调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异位处理工艺,脱水滤液采用了“预处理+生物池/AO/MBR/NF/RO”处理工艺,在某大型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实践,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石井净水厂一期污水处理规模15万m3/d,初期雨水处理规模30万m3/d。污水采用改良A2/O工艺+深度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脱水干化技术。厂区采用全地埋式组团布置,主要构筑物置于地下,通过综合管沟相连通,地面空间布置绿化景观。介绍了主要工艺流程、总体布置及主要构筑物设计,对主要设计特点和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污泥干化焚烧是大中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以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为例,脱水污泥在循环风作用下高速流化,污泥中大量水分被循环风带走同时势必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可燃性气体,如何控制粉尘和可燃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防止事故的发生是工艺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干化焚烧方面做了工艺方面改进,将粉尘浓度太大和可燃气体超出极限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保证了工艺设备安全运行,成功地解决了严重制约流化床污泥工艺存在的安全问题,有助于国内类似设备在运行中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大厂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一期)设计规模9万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介绍和分析了大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难点,由此确定一期工程处理的工艺方案选择和设计参数,确定了改良型AAO+磁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污泥深度浓缩脱水的处理工艺。通过工艺选择和组团式布局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难题,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保障准Ⅳ出水达标的可行性。对同类标准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国内部分污水处理厂出现的产泥量高于行业平均值的现象,以杭州某水务集团下设三座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无机污泥、生化污泥、化学污泥和调理剂污泥进行分项计算与分析,发现管网带入颗粒性无机物浓度高、进水水质浓度提升和排放标准提高为产泥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运行参数优化、解耦联剂添加、微生物捕食、除磷药剂精确投加、调理剂优选、污泥破壁回用等污泥减量措施,为污水处理厂泥线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