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系统测试粗集料指标和混合料动稳定度,研究了沥青稳定碎石骨架结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测试了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动稳定度,发现规范范围内不同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有明显差距,且粗型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未必优于细型混合料;粗集料指标测试结果证实SSC及VCADRC与混合料动稳定度间有着良好联系,因而可利用VCADRC进行沥青稳定碎石粗集料设计或评价;利用均匀设计法进行的粗集料体积指标测试发现:单独一档粒径集料含量均与粗集料体积指标缺乏联系,整体的搭配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结合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及施工经验,对提高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较为常用的几个措施进行分析和比较,先以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为例,阐述矿料级配对提高动稳定度的影响,再从改善胶凝材料结构的角度详述聚合物改性、矿物改性、调合改性的原理及工程应用,特别以岩沥青的试验检测参数及检验结果为出发点,通过相同配合比下几种改性方式的动稳定度曲线,分析其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常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在高温性能上的不足,采用低标号硬质沥青作为胶结料,从原材料性能比较、配合比设计和混合料性能评价等方面对其稳定碎石应用在基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矿料级配优化的方式,形成了硬质沥青稳定碎石骨架密实型结构,并与常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对比。通过调整级配和关键筛孔通过率得到的硬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室内路用性能优异,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的使用特性,在McLeod经验设计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抗剪强度作为力学设计指标,并形成了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的力学—经验设计法,同时给出设计示例;对采用两方法设计的应力吸收层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力学—经验法设计能设计出具有更高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和动稳定度的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外排水沥青混合料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即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劈裂强度、动稳定度、透水系数、飞散系数以及滴落等指标进行了试验测定并分析其规律性,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最佳用量及空隙率与强度等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过程,从优化矿料级配、改善矿质集料的路用性能、合理选用配合比设计指标、选用稠度较低的沥青、对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等方面总结了提高高温稳定性(车辙动稳定度)的方法,结合试验实践指出了设计过程中提高高温稳定性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长沙市五一路改造工程中改性沥青路面的工程实际,对比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模量等参数,对改性沥青的效果与路用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矿料级配对掺入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类型(AC-13辉绿岩、AC-16辉绿岩、AC-20石灰岩)的矿料级配,用动稳定度作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试验条件下,矿料级配的差异性对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很大,且辉绿岩的混合料高温性能优于石灰岩。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熵法的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稳定碎石的水稳定性有许多影响因素,如沥青性质、矿料性质、混合料配合比等,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对控制其水稳定性有着重大意义。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沥青针入度、4.75 mm及0.075 mm筛孔通过率、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空隙率、饱和度、粉胶比等对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研究表明,沥青用量、沥青饱和度、沥青针入度及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是影响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型马歇尔试验确定6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击实成型蠕变试验试件。利用单轴静态蠕变试验结果-蠕变模量和拟合曲线斜率值,及动态蠕变试验拟合曲线斜率值综合评价6种沥青稳定碎石抗高温流动变形能力,试验表明在矿料级配范围上限与中值之间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抗高温变形能力最强。因此,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矿料级配曲线应在上限与中值之间;特别地,ATB-25矿料级配曲线应靠近中值,ATB-30矿料级配曲线应靠近上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