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雷达2000无碴轨道技术引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利用三重叠合梁理论,对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的结构组成、几何尺寸、设计计算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主要设计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2.
结合合宁线客运专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实际,对磁盘延伸、磁盘数据分段以及磁盘RAID 0至RAID 5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磁盘整列技术中的额外容错功能和硬件磁盘整列和软件磁盘整列进行了理论探讨。熟练掌握磁盘阵列理论可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题下最大限度地节省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3.
根据客运专线运输的特点,建立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评价指标体系。在专家采用运行图评价指标对运行图进行定性评价后,应用Vague集理论,将专家基于描述语言的定性评价结果以及专家的重要性(权重)量化,进而构造出基于Vague值的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方案优选决策矩阵。根据决策矩阵计算各专家决策意见的相似度及一致性,利用汇总系数计算得到整体决策矩阵,以此建立可能度矩阵,并计算各运行图方案的排序向量,从而可以得到运行图方案的优劣排序。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建设项目规模宏大、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易受不可抗拒因素和意外事故的影响,具有风险大,风险不确定的特点。研究客运专线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及影响,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程保险等内容。客运专线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决定了项目的风险管理要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随着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客运专线建设项目中可以通过工程保险等途径消除或转嫁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工程建设风险、解决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评价方法复杂等问题,对基于嵌套型优势关系粗糙集与模糊理论的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评价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对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调查将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影响因素归为勘察设计风险、施工风险、工程地质风险及自然环境风险四大类,包含勘察资料准确性、边坡形式、支护结构及设计参数等19个2级影响因素指标,并针对定量指标构造了三相性隶属函数;其次,介绍了权重确定及指标分级模糊评价的具体方法;再次,阐述了建立评价决策表、数据离散、多级属性约简及偏好规则的生成等操作流程;最后,对15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边坡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实践证明,基于嵌套型优势关系粗糙集与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价分析方法可行,可以为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风险评价与规律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结果表明:嵌套型优势关系粗糙集理论对岩质边坡施工安全性风险的各级指标属性自上而下进行了约简,降低了原有系统的复杂性,同时考虑了指标中含有的偏好信息,考虑综合全面,规则分析可信度高;样本集数量和约简的选取对基于嵌套型优势关系粗糙集与模糊理论进行评价决策时影响较大,样本集越大...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客运专线铁路正处于高峰建设阶段,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研究背景对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措施以控制风险,同时对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探讨,以使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工程减少和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武广客运专线在计划内安全合格地建成并成功运营。  相似文献   

7.
以杭甬客运专线绍兴新柯桥车站设计为实例,介绍了轨道交通车站布设方案的综合评价案例.方案评价中不仅要对车站土建工程造价进行分析,还要对本项目引起的相关改拆建造价、项目区块内土地价值等进行综合比选后作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通过对目前客运专线建设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的研究,探讨我国客运专线建设中的若干管理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希望有助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若干突出问题.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建议;对铁路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协调问题、铁路建设市场的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施工组织管理与优化重点,以及施工队伍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轨道动态检测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国堂 《中国铁路》2005,(4):19-21,33
根据客运专线的特点及对轨道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论述综合检测列车是客运专线的必然选择,分析影响运输安全与乘坐舒适性的轨道检测主要项目和关键技术,提出建立客运专线轨道状态评价体系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铺设一流轨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陆续立项、部分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特别是轨道系统已非常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深入分析我国轨道设备的现状和关键技术存在的差距,对比发展中国家获得先进技术的5类基本方式,提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技术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并就有关技术引进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我国铁路轨道关键设备自主研发所具备的条件,明确提出以企业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制定创新战略、理顺创新体制等具体措施,全面推动我国客运专线轨道结构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