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韦振华 《珠江水运》2006,(Z1):143-145
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伟大的航海活动,也是一次中华文化的传播活动,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促进国人对海洋意识的觉醒,重视发展海洋事业。  相似文献   

3.
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开海远航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继“继张班伟业,开哥麦先河”的传大壮举,可是中国自出现郑和后,再未出现过第二个郑和级的航海家,反而退居东洋,中国自此衰落;而西方自哥伦布之后,却出现无数个重量级的航海家,从而使西方世界进入资本主义的新时代。这一切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规律,并非任何人力所能逆转。本文旨在通过对郑和与哥伦布现象的比较分析深入研究这一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朱巍 《上海造船》2005,(2):43-46
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郑和七下洋以太仓为起锚地和归舶港.介绍了目前太仓保存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和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仓人.郑和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以太仓为代表的江南经济繁荣发展为依托,又极大地影响了明代太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方面,推动了太仓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大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昌盛,其影响一直惠泽波及至今.  相似文献   

5.
林永存 《航海》2005,(5):8-12
郑和下西洋研究热点中的“宝船之谜”,至今纷争莫属。在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之际,厦门福船作坊复制“郑和宝船”模型一艘,在上海举办的“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参展。这艘由厦门大学庄景辉教授和福船作坊洪玉生技师共同研制的船模,重现了“郑和宝船”的雄姿与风采,为破解“郑和宝船之谜”揭示了一种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郑明 《船舶工程》2005,27(3):i005-i008
编者按: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船舶工程>编辑部特邀原海军装备部部长郑明将军撰写了"郑和宝船复原专析"一文.通过查找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郑明将军通过文字展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造船技术.在此对郑明将军及时向本编辑部提供研究成果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庄辑 《珠江水运》2008,(6):59-59
郑和(公元1371-1433),十五世纪初期中国伟大的航海家。本姓马,赐姓郑,回族,云南昆扬州(今云南晋宁县)和代乡人。世代信奉伊斯兰教。兄妹六人,排行第三,小字三保,后都称三保太峪。  相似文献   

8.
郑和七下西洋史称盛事,为什么要下西洋,而且七次历时28年之久?本文以历史文献为据,阐明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在实现睦邻友好前提下进行国际贸易,这是中国古代由官方组织的最有成效的贸易,它不但使明廷光服了各种经济困难,而且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成果,走访苏、浙、闽地区的木船修造工匠,调查现存的木船和相关资料,对郑和宝船的型线、布置和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完成了宝船的复原工作。  相似文献   

10.
魏巍 《中国水运》2005,(9):54-55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人挑战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创举所展示的不仅是中华泱泱大国的气魄,更多的是中国古代那骄人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正是中国古代无数的工匠和航海家的智慧和汗水造就了郑和下西洋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我们航海祖先郑和的祖籍,仰慕已久,这次我怀揣着对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崇敬,踏上茶马古道,领略高原风情。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以不同方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这位航海先驱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和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3.
王翔 《中国水运》2006,(3):12-13
郑和七下西洋,共历时29年.在郑和及他的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但让明朝威名远播,而且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了解了明朝……同时与世界很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邦交关系,中华民族就是在了解、吸收异域文明、吐故纳新、兼容并蓄的过程中走向强大的.  相似文献   

14.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近年我国领导人多次在对外交往中论及郑和下西洋,这一故事已经成为我国与各国睦邻友好交往的名片.考量我国领导人关于郑和下西洋评论的语境,发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中,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文明互鉴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槱 《上海造船》2005,(2):31-35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以来,在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的学术研究方面存有不同的声音.只有认识历史真相,才能古为今用.为了求得真知和丰富学术内涵,作者针对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研究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以同业界商讨.  相似文献   

16.
麦晓玲 《珠江水运》2006,(Z1):97-98
郑和下西洋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不仅可以“扬国威、示富强”,而且通过贸易与交流,加强了中华民族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他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位和平使者,通过七下西洋中各种身体力行的事迹表现出他爱国敬业、和平宽容、开放交流、技术精湛、勇于探索、经略海洋的优秀品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结合我局的一些人文精神和事迹,体现作为国家航海、海洋事业中的一员,正是需要这些历久常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续上期) 3气贯长虹,风光无限凌绝顶 21世纪注定是不寻常的,因为中国将成为世界航运强国。对此,我们确信不疑,主要理由有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08,(4):F0002-F0002
7月11日,2008年中国航海日主会场庆祝活动在600余年前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太仓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左上图)、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出席庆祝大会。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交通运输部常务副部长翁孟勇在庆祝大会上致辞。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主持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运》2005,(8):3
7月11日,在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国迎来了第一个航海节,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张春贤部长表示,为弘扬郑和精神,建设航运强国,我国将把航运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20.
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实入手,结合当前航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综合概括后提出坚持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放精神、创业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等六种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