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历了2004年的汽车政策年。2005年的汽车调整年.汽车工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2.
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由潜在变为现实,在市场的拉动下,汽车生产大幅度增长。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形势喜人。根据汽车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核实的数字,2001年生产汽车234.2万辆,比2000年的206.8万辆增长13.2%,2001年销售汽车237.1万辆,比2000年的207.8增长了14.1%,2002年,生产汽车325.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8.9%,销售汽车324.975辆,同比增长37%。  相似文献   

3.
王宇宁  蔡云 《汽车情报》2004,(23):43-46
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加快了开放发展的步伐,汽车的产销量屡创新高,2003年我国汽车产业继续保持了超高速增长,全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439万辆,其中轿车共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对比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一年净增了119.25万辆、销量增加了114.27万辆:轿车产销量比2002年分别净增了92.81万辆和  相似文献   

4.
《时代汽车》2008,(11):14-2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从改革开放前22年(1956-1977)全国汽车生产总和的125.25万辆,到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一年的14.9万辆,再到2007年一年的888.24万辆,我国汽车年产量名列世界汽车生产国的第三位、年销量名列世界汽车销售国的第二位。我国汽车工业正由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朝着建设一个汽车产业强国的新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5.
雅坤 《世界汽车》2009,(3):48-49
目前.受外部环境影响.小型化经济型汽车成为很多汽车厂商开发的重点,但是对于像凯迪拉克这种以生产大型豪华汽车为主的品牌.突然转向小型化汽车生产是很困难的,而不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汽车的性能,并选配多种先进的科技装备.以使汽车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2009年1月举行的北美车展上,凯迪拉克就为我们带来了一款高效节能的豪华跨界车——2010款凯迪拉克SRX。  相似文献   

6.
贾新光 《汽车情报》2004,(32):10-21
一、2004年汽车市场的分析 (一)2004年汽车产销量波动幅度很大,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月产量也曾一度接近2003年同月水平,说明市场环境有急剧的变化 2004年前三季度汽车累计产量385.51万辆,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19.28%;累计销量372.93万辆,同比增长18.36%。在三大车型中,产量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轿车,增长了22.02%,其次是产量同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5,(3):14-16
一.2004年汽车市场发生新的变化以后。中期预测也将发生改变 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之后,许多机构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如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接近2000万辆。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陡降,从2003年的36%下降到16%左右。许多人认为这个变化是短期的现象,很快就会过去.中国汽车市场还会以较高的速度扩张。但是如果我们分析2004年汽车市场变化的原因,就会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2003~2004年微型汽车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市场评价 1.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市场总体发展情况2003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呈现出产销两旺、利润大幅增长的喜人景象。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微型汽车行业基本保持了与中国汽车工业同步发展的好势头。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产量为129.89万辆,同比增长28.92%;销量为131.14万辆,同比增长33.34%。  相似文献   

9.
《汽车杂志》2003,(12):130-130
清华大学汽车爱好者协会(简称AFA).成立于1994年10月7日。8年多来.清华车协本着“普及汽车知识,弘扬汽车文化,树立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志向”这一宗旨,为发展校园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汽车史上,早在1786年古诺发明了第一辆作为交通工具的蒸汽汽车。1882年w.EP可顿和P.培理发明了第一辆铅酸电池的电动汽车,现在我们称之为古老的电动汽车。到1885年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了第一辆三轮汽车。在上世纪初,这3种汽车竞相竞争,电动汽车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数量超过内燃机汽车。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呈现出喜人的产销两旺、利润大幅增长的欣欣向荣局面。2003年,全国汽车生产量达到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0%;全国汽车销售量达到创纪录的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中国汽车工业已连续两年实现30%的高速增长,增长的时间之长和速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已悄然走过.汽车工业继续演绎着02年的旺盛增长态势,产销量均超额完成预期。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0%.其中轿车共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载货汽车共生产122.96万辆,同比增长10.04%.客车共生产119.52万辆.同比增长11.94%,03年全国共销  相似文献   

14.
《时代汽车》2007,(2):33-33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最新发表的市场调查统计显示.2006年,日本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增长幅度较大.而韩国汽车的销量则在下降.  相似文献   

15.
截止2007年底,无锡市汽车拥有量达43.4万辆(不包括长期驻锡车辆),2007年在本市车辆上牌数达8.2万辆,比上一年增长13鹏幺。汽车维修这块“蛋糕”,主要由全市1523户汽车维修企业分享,其中,一类汽车维修企业达124户,二类达453户,  相似文献   

16.
司康 《汽车情报》2008,(5):7-8,1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权威统计结果,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888.25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增长22.02%和21.84%。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以上的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消费市场,虽然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公布实际车辆上牌数字,但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截止到2007年9月底,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10,(3):138-138
1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历史跨越.位居全球首位。从2008年8月汽车销量的负增长.到2009年在全球车市“一骑绝尘”.中国汽车工业足以自傲。但也有专家提醒.高峰之后的中国汽车业未来忧患不少。  相似文献   

18.
久陵 《轿车情报》2007,(1):22-25
正是这些自主品牌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那么又是谁在支持着这种格局的改变?是否可以说.除了在这些年中,一大批民营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茁壮成长.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为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大批质优价廉的配套件,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内诞生了一批像同济同捷这样一些能够自主研发的汽车设计工程机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郑云 《时代汽车》2013,(5):82-84
我国汽车发展的早期,车用汽油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产量极低车用汽油机的技术是从国外引进后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后来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一汽、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二汽等汽车制造厂的建立,汽车的量产,车用汽油机的产量也逐年提高。19852002年我国车用发动机产量增长了3.7倍,平均每年递增9.5%,当时柴油机产量增幅大大高于汽油机的增幅。但是增长的速度确实可观,同期,柴油机增长了13.2倍,年均递增16.9%;汽油机增长了2.4倍,年均递增7.5%。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工业运行呈现这样的态势:尽管还会有起伏,但在经历了近一年的“寒冬”之后,国产车市或可迎来春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5年一季度全国39家乘用车生产企业累计销售轿车和多用途、多功能汽车57.43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7.69%。截止到3月底,有10家企业销售超过3万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