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安新高速改扩建拼接试验段为工程背景, 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对新老路基拼接时以土工格室为主的多种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方案进行预测与对比, 分析了拓宽高速公路老路基固结沉降和新老路基拼接后表面沉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对新老路基, 填筑期的路基沉降在半年内总沉降中均占相当大的比例, 在70%以上; 加筋后路基的沉降小于不加筋路基, 且各方案的路基顶面最大和最小沉降均分别发生在新路基路肩边缘和老路基中心; 由于地质条件良好, 总体沉降并不大, 各加筋方案之间的沉降无明显差异, 均保持在较小水平, 最小和最大沉降分别为1.67 cm与3.33 cm, 最大差异沉降为1.66 cm。可见, 加筋能均衡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基的总沉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差异沉降对拓宽道路的影响, 应用有限元程序, 建立了差异沉降计算模型, 分析了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特性, 研究了路基高度、土基压缩模量、拓宽方式和宽度对路基差异沉降以及沉降曲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双侧拼接在差异沉降控制上优于单侧拼接; 土基压缩模量从2MPa增加到10MPa时, 最大差异沉降从20.58cm降低到5.46cm, 且最大差异沉降的增加和土基压缩模量的减小不成反比例, 存在减速性; 当路基高度从2m增加到8m时, 最大差异沉降从6.38cm增加到13.10cm, 受边界条件的影响, 路基高度越小, 拓宽路基顶面沉降曲线越接近“~”形。 相似文献
3.
张峰辉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25,(15):60-62
结合某公路拓宽工程,通过对不同宽度路段、不同填筑高度路段的路基表面沉降监测,分析了拓宽宽度和填筑高度对施工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基模型,分析了路基土体弹性模量和压缩模量对路基表面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有道路地表沉降峰值出现在路肩位置;路基拓宽宽度对路基顶面沉降影响较为显著,填筑高度超过6 m后,增加填筑高度引起的沉降峰值增加幅度不大;相较于原路基压缩模量+6 MPa工况,路基压缩模量-6 MPa中,路基顶面沉降峰值达38.9 mm,较前者增长73.7%,路基压缩模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路基拓宽不均匀沉降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段的加固方法,并对路基拓宽所产生差异沉降计算方法进行总结。通过在旧路基、新旧路基结合处、新路基边缘处布设监测点,进行不均匀沉降监测,分析拓宽后路基不同部位沉降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高速公路拓宽段路基加固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拓宽方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针对单侧拓宽和双侧对称拓宽方式建立了路基沉降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路基顶面沉降、差异沉降与坡脚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并选定试验段进行双侧对称拓宽方式下的数值模拟分析和分层总和法计算,同时进行了路基沉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拓宽相同宽度时,双侧拓宽的旧路基中心沉降减小幅度较单侧拓宽增加15.2%;两侧各拓宽2车道时,路基差异沉降是单侧拓宽4车道时的24.3%;随着拓宽宽度的增加,旧路基中心沉降增量逐渐减小,最大沉降位置在距新建路基边缘内侧3~5m处。数值模拟、分层总和法计算及现场观测最大沉降分别为18.40、18.74、16.06mm,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造成差异沉降的病害原因,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处理措施加以介绍,对于有效地控制改扩建高速公路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保证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舒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造成差异沉降的病害原因,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处理措施加以介绍,对于有效地控制改扩建高速公路 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保证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舒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各类施工因素对双侧拼宽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和现场监测两种方法进行研究。根据设计资料,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随填筑高度、路基填料重度的增加,新旧路基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随之增加,但随路基填料压缩模量的增加而下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路基沉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路基沉降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9.
以312国道沪宁段拓宽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典型老路拓宽改造工程的关键技术难点之一——路基沉降控制标准及地基处理方案,为今后类似拓宽改造提供工程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老路拓宽差异沉降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分析老路拓宽差异沉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计算方法的不足;结合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运用DP材料来模拟土体的非线性,对老路拓宽工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总结了差异沉降的规律,并依据计算结果对老路拓宽的设计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施工中应掌握软弱路基在路堤填筑过程中的沉降规律,通过应用邓肯—张模型和比奥固结有限元程序对软土路基条件下的沉降进行有限元模拟,揭示了沉降过程中软土的固结规律,得到了比较接近实测值的计算结果,对于指导路基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通过对吉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桥头跳车防治技术及施工工艺的研究",和对长余高速公路实验路段的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地下水活动对堆载预压土基沉降影响显著,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地下水下降时段路堤下土基产生负压区的观点,进而提出在该时段增强碾压,加速桥头土基沉降,进而减少桥头工后差异沉降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基上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工程,在分析常见病害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相应分析,相关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软土路基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的监测是很必要的,不仅可以确定路基的预压时间和路面铺筑时机,还可以指导路基的填筑速度和评价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适宜性。通过详细介绍沉降和侧向位移的目的和作用,监测工作程序和观测点的布设原则等,可为软土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的监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成因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分析公路工程路基病害的危害类型、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体系,希望能够为有效地预防路基破坏、减少公路早期损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沪宁高铁某站场改建工程为背景,为研究不同刚度桩型加固区之间产生的不均匀沉降规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改变桩的刚度分析其对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HC桩加固区与搅拌桩加固区间存在较大沉降差,可将过渡段路基面不均匀沉降形式简化为两个相切的半余弦,余弦半径约为15m,增大桩的弹性模量对改变不均匀变形... 相似文献
19.
阿布扎尔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0,8(2):58-61
结合314国道布伦口水库段公路改线工程,对水库塌岸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提出了库岸区防护范围及防护措施:路基采取设置路肩墙、路堑边坡采用不同坡率及浆砌片石等,施工实践证明采用措施是合理的,为其它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某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一滑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变形特征和塑性区分布状态,分析了其稳定性,并用剩余推力法对该滑坡的安全系数和下滑力进行了计算,在锚索抗滑桩加固设计时将两种方法进行了结合,根据边坡的塑性变形区特点和下滑力的大小对抗滑桩进行了合理布置并选择了相关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