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列车一直以来,采用的电池是镍镉电池,这种电池不但体积大分量重,而且还含有重金属。这样的进口镍镉电池在地铁列车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一组室内试验对碳化在水泥固化重金属废弃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所采用重金属废弃物,经过不同含量普通波特兰水泥(OPC)固化处理后,分别在N_2、空气和CO_2环境中养护28 d,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土样碳化,测试它的强度、微观结构变化和重金属离子溶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空气环境中养护相比,碳化作用增加了固化产物的强度,减少了重金属析出量,N_2环境中水泥水化作用延迟,固化产物最终强度降低,但重金属析出量减小。  相似文献   

3.
本手册介绍畸胎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其內容包括动物的操作,化合物的制备和投药,剂量推算和编号技术。畸胎学技术包括胎鼠固定,茜素红染色,及固定和染色后胎鼠的组织和骨骼异常的检查,为记录动物处死前、后所获得的资料及随后的胎鼠检查资料而设计的实验记录表亦包括在本手册中。文中尚有最普通的畸形方面应用词汇及说明,最后提出了以维生素A进行畸胎实验的轮廓作为训练练习。本手册所述实验和技术,在畸胎学实验的技术和设计方面,可以用于训练实验室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价小鼠和兔吸入苯蒸气后对胚胎和胎仔发育的影响。实验用工业苯。动物选自未做过实验的CF—I小鼠和新锡兰种白兔。置铁笼内,在可控制温度、湿度和每12小时光、黑交替的房间内饲养,动物饲以供实验用的食物和自来水,除染毒时间外均自由进食。实验前,先让动物至少适应2~3周。小鼠以观察到阴栓、兔以自然交配那天作为妊娠的零天算起。将妊娠6~15天的35和37只小鼠与妊娠6~18天的兔每组2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暴露于容积为4.3米~3的Rochester型染毒室内,进行动式染  相似文献   

5.
胎鼠骨骼是致畸实验中重点检查项目,骨骼标本的制作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我们在国内外致畸实验方法基础上,对胎鼠的固定、染色和透明等操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理想的胎鼠骨骼标本,制作方法更为简便又能节省试剂,现将改进的制作步骤简介如下。操作步骤 1.固定:在带盖的玻璃器皿内用80%乙醇固定胎鼠两天、固定时胎鼠的姿势俯趴,固定液量要超出胎鼠的体积,固定一天后翻动胎鼠一次使其背部朝下,不可将胎鼠左右侧放,否则给以后的操作和骨骼检查会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6.
如果要理解吸入NO_2对肺及防御系统的毒理学影响,研究脾脏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收集了吸入环境水平NO_2三组实验中所有脾脏变化的结果。本研究共用434只小鼠,其中包括成年小鼠300只和雄仔鼠134只。对照组和染毒组各半。染毒组接触0.35+0.05ppmNO_2,对照组NO_2浓度不超过0.02ppm,每天染毒8小时,每周5天,共6周。观察指标和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己烷存在于石油和天然气中,工业上用做溶剂。作者综述了正己烷毒性,生物转化和生物学作用特点。毒性:许多作者以小鼠实验来评价正己烷急性毒性。小鼠正己烷蒸气暴露2小时LC_(100)等结果为100~150mg/l,Jargensen等结果为  相似文献   

8.
实验方法:把体重20g左右的ddr系雄性小鼠放入特制箱后按规定浓度注入CO。在停止暴露后定时动脉采血,保证连续一次采血0.5ml。结果:1.暴露CO时血液酸碱平衡的变化:CO<0.05%时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0.1%时30分钟后pH上升、pCO_2下降有显著性意义,呈呼吸性碱中毒;60~90分钟后pCO_2、pH及其它指  相似文献   

9.
膜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技术经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阴膜电解法对含镍废水进行处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电解液pH值、Ni^2+浓度、电流强度等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对于pH值为0.5-1.0、Ni^2+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400mg/L的含镍废水,在电解电流150mA、电压5V的条件下,控制电解时间为20-24h,调节电解液初始pH值为4,采用离子交换法将Ni^2+富集到14000mg/L时,平均电流效率可达到90.7%,镍的平均去除率为88.7%,可比普通电化学法电流效率提高30%,节能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选大鼠及小鼠用醋酸铅腹腔染毒法,初步探讨了铅对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染毒2周后,大鼠及小鼠的RBC-C_3b受体花环率未见明显改变,而RBC-IC受体花环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一些报告已指出,吸入周围环境或接近环境水平的大气污染物NO_2可以引起肺功能和组织结构的改变。本文通过一种实验模型系统来确定吸入环境或接近环境水平的NO_2是否能够促进血液播散的癌细胞的转移。动物实验分两组进行:MR_1组用瑞士Webst-er雄小鼠;M_(128)组用90C57BL/6J雄小鼠。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酸能刺激糖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维持机体在氟化钠中毒时氨的正常代谢,加速氟从尿中的排泄。实验采用HF、MoF_6、WF_6吸入中毒。急性实验用小鼠在氟离子浓度为110±15mg/m~3中吸入2小时,亚急性实验在30~40mg/m~3浓度中10天时间内每天吸入4小时,慢性实验用大鼠在1.5±0.54mg/m~3浓度中4个月时间内每天吸入5小时。实验动物分吸入中毒谷氨酸治疗组、吸入中毒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化学物质接触的致敏症状,一般是不易发生的,为此特介绍由TDI引起致敏实验报告。实验材料和方法检测物质:使用2,4-TDI和4,4′-Diphenylmetbane diisocyanate(MDI)。用醋酸乙酯稀释为实验所需浓度。动物:为了转移实验目的用C3H/He,其他全部用ICR/JCL雌性小鼠。特别相同的其年龄限制均为7~8周,每组5~10只。一次刺激性,向小鼠左耳涂敷被检物质,肿胀用厚度计测定,涂敷前后厚度之差除以涂敷前的百分率为耳朵肿胀率。致敏和激发:小鼠背部去毛用5%TDI0.5毫升涂敷,一周后对左耳做激发实验,24小时后测定其肿胀率。  相似文献   

14.
以硝酸铁、硝酸镍、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出了铁酸镍-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TEM、UV-vis DRS等设备对样品的结构、形貌、UV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可见光下石墨烯的引入对铁酸镍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并对其协同催化机理进行了浅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50 mg·L~(-1)下,可见光下照射150 min时,纯铁酸镍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基本为0;而引入少量的石墨烯后,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则可明显提高到95%。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注射锡、铅的小鼠一次、二次免疫应答。作者将6周龄dd系雄性小鼠370只,分为3组:对照组用pH4的无离子水;锡组用氯化亚锡(SnCl_2)1.67微克分子/公斤·天,连续3天;铅组用氯化铅(PbCl_2)5微克分子/公斤·天,连续2天,备以0.1毫升/10克·体重腹腔注射。注射后第2天、第7天腹腔注射羊红血球6.6×10~7个细胞/克·体重,进行2次抗原刺激。每次抗原刺激后,隔日从各组中取10~13只小鼠摘除脾脏及采  相似文献   

16.
在经口毒性实验中,动物的断食时间和给药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等应用方差分析曾评价了动物性别、体重和给药量对动物经口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给药量增至1毫升肘,死亡率比0.2~0.6毫升给药量组有明显增加。然而,在以往的文献中,却未对实验动物的胃容量和胃的排空时间进行测定。在毒理实验中,各学者提出和采用了不同的断食时间(4~8小时,16小时,12~24小时)和给药量(动物体重的1~3%、大鼠为5毫升而小鼠为1毫升),至今未能获得统一。本实验对大、小鼠测量了贪道长度和胃容量,观察了胃对钡剂和食物的排空时间,以期所得结果为今后的经口毒性研究提供上述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最近铁道部浦镇车辆工厂在使用二氯甲烷为主要原料的脱漆剂时发生三例急性中毒事件,其中一例入院后肝功能出现异常。为进一步了解二氯甲烷对肝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二氯甲烷对肝脏的毒性研究。实验材料和方法一、急性呼吸道毒性实验称取体重为18~23克健康小鼠20只,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每组动物10只。染毒组空气染毒剂量,以小鼠二氯甲烷空气染毒一个半数  相似文献   

18.
将固体废物掺入粘土物料中制砖,化害为利,这在国内已有报道。通过焙烧,可在高温下分解其中有机物,固结重金属,达到无害化目的。为此,我们进行了红砖法处理铁路货洗固体废物的可行性实验及生产性实验,实验表明此法处理货洗固体废物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作为处理货洗固体废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GN300-(3)型和GN400-(2)型碱性镉镍蓄电池是为铁路客车照明及其他用电器供电的直流电源.使用一段时间后,蓄电池电解液中有害杂质增多,电池容量降低,因此,在对蓄电池检修时,需更换电解液并清洗电池内部.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补给VB1、B6的小鼠在接触纯音其频率为3kHz,强度为115dBA,时间为60min后的鼠肝GPT活性进行了检测。随机分成对照(Ⅰ组)、噪声(Ⅱ组)、噪声加B1(Ⅲ组)、噪声加B9(Ⅳ组)四组。结果发现:Ⅱ组肝GPT活性与Ⅰ组比增高不明显(P>0.05),Ⅲ组与Ⅰ组比增高(P<0.01),Ⅲ组与Ⅱ组比增高(P<0.05)。Ⅳ组与Ⅰ组比下降(P<0.05),Ⅳ组与Ⅱ组比下降(P<0.01)。Ⅳ组与Ⅲ组比下降(P<0.01)。本实验研究观察了动物在接触噪声后肝GPT活性改交及接触噪声前15~20分钟腹腔注射一定量的VBl、B6再给噪声刺激的肝GPT活性变化。试图探讨噪声做为一种物理因素和VB1、B6做为一种化学因素对鼠肝GPT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