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随着天然气在全球的大规模应用.LNG船舶制造技术在市场对舰船需求的推动下,获得了高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大型LNG船中市场占有率较大的舱型有薄膜型液货舱和Moss型液货舱等.而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即为MOSS型LNG运输船,从船型概述、主尺度的确定、总布置及结构设计、和主要设备选型等方面对MOSS型LNG船的总体设计进行介绍和...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自底向上逐一生成舱室的分舱方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提出了一种自顶向下的船舶参数化分舱方法,利用舱壁位置参数与内壳折点位置参数驱动生成分舱理论面,再用分舱理论面切割主船体,利用非流形造型技术及其布尔运算生成舱室.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舱壁位置与内壳折点信息,即可进行参数化分舱,避免了大量舱室型值信息的输入,降低了舱室定义的复杂性;通过非流形造型记录了分舱时的过程信息,修改模型时只需对这些信息重组即可,实现了分舱模型的快速重塑.可见,该方法能够快速实现船舶分舱与舱容计算,为船舶三维参数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货船在航行中触礁破舱进水后的初稳性高度,提出在设计时应因船制宜采取一些抗沉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内置式调整水舱属于耐压液舱,而耐压液舱是耐压结构中最复杂的结构.参照前苏联的“耐压液舱强度和稳定性的计算方法”,设计了单壳体潜艇的内置式调整水舱的新结构形式,确定了主要参数,并在耐压液舱承受与舷外水相等的压力时,对内置式调整水舱区域的耐压船体、耐压液舱壳板、实肋板等结构进行了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5.
针对长期航行于渤海区域及其它特殊区域的油船,机舱舱底的水不能排放入海,而机舱舱底水舱容积有限,无法留存过多的舱底水,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将机舱舱底水驳运至污油水舱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以解决舱底水污染海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设备舱关键部位动应力线路测试试验对设备舱动应力进行分析.试验采用了HBM公司的eDAQ数据采集系统,对设备舱重点部位,如设备舱与边梁的连接处、抬车位及与牵引变压器区域进行动应力线路测试,并将测试值与疲劳许用极限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设备舱动应力满足标准要求,试验结果为更精确地评估设备舱疲劳强度和提高动车组的修程修制里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交通标准化》2009,(18):30-31
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以下简称“国家舱容站”)是经国家质检总局授权,承担全国范围内液货船舶舱容积计量检定的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国家舱容站的原名是交通部船舶燃油舱计量检定站,其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船舶舱计量检定机构,为我国的船舶舱计量检定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1993年经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升级为国家站。国家舱容站业务上受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在实船测试的基础上,对测试船舶建立舱段有限元模型.按照实船测试时的海况对舱段模型施加相应波浪载荷.提出了用舱段两端独立点A、B支反力等效舱段两端的剪力的方法.将仿真结果与实船测试应力值进行比较,在4波谷工况下仿真结果与实船测试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舱段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验证了支反力等效剪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2009年,舱容检定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以下简称“舱容站”)的各项工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站职工的努力工作,舱容站开拓创新,全年在船舶舱容检定、计量员培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全年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南京长江隧道Ф14.96m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始发时采用的压力建舱综合控制措施,针对洞门双密封环结构、建舱压力确定、密封泥浆配制及建舱操作程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统地总结了泥水盾构在始发前的双密封压力建舱技术,为同类工程施工中避免始发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