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2.
夜间行车能见度差,驾驶员的视野和视距都会受至不同的制约,对行驶路线的观察、判断仅局限在灯光照射范围。会车时,由于对面车辆远光灯的照射,出现炫目现象,驾驶员出现短暂的视线盲区。同时,夜间行车改变了人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出现紊乱,再加上夜间周围环境比较单调,要比白天驾车付出更多的精力,驾驶员易产生疲劳。夜间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相似文献   

3.
老车 《汽车知识》2010,(4):84-87
<正>42夜间行车应注意什么?夜间行车相对比白天更危险,只有提高警惕,并掌握一些夜间驾驶的技巧及注意事项,才可确保安全。1)做好夜间行车准备工作,在出行前驾驶人须检查所驾驶车辆的照明信号灯具是否完好有效。  相似文献   

4.
夜间行车与白天驾驶有很大的不同.有的驾驶员认为夜间道路上行人少、车辆稀,行车时比较安全.实际上夜间行车造成的事故也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多数是驾驶员不了解夜间行车的特点所造成的.为了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除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外,还应重点掌握以下十点:  相似文献   

5.
以行车试验为基础,通过与白天行车状况的比较,探索夜间在高速公路行车时,在直线路段上车速与驾驶员心率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在平曲线路段上车速与半径之间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夜间行车能见度差,人的视野和视距都会受到限制,对行驶路线的观察、判断仅局限在灯光照射范围,会车时由于对面车辆远光灯眩目,使驾驶员产生短暂的视线盲区。同时夜间驾驶改变了人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出现紊乱,再加上夜间周围环境比较单调,要比白天驾车付出更多的精力,驾驶员易产生疲劳。夜间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相似文献   

7.
贺吉凡 《汽车运用》2006,(10):34-34
夜间行车,一方面由于车辆、行人相对较少,因此会车、超车、避让人畜的机会较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夜间行车应该比白天行车对安全更有利;另一方面由于夜间光线及照明等因素对驾驶员的视觉性能影响较大,导致夜间行车更易发生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一天中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是  相似文献   

8.
据某地交警部门统计,近三年来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占全年事故的57.3%,死亡人数比白天上升27.4%。为确保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做到如下六项注意:  相似文献   

9.
木南 《汽车与安全》2007,(11):60-61
夜间驾车较白天相比,容易发生事故,从近来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很多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忽略了行车安全,导致一起又一起的事故,包括了城市中的中小事故以及高速路、山路上的大事故。血的教训又一次敲响了警钟,那么夜间行车如何避免交通事故,驾驶员在夜间开车应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尽管这些年来汽车照明技术取得不小的进步,但夜间行车的风险仍比白天大得多.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统计,虽然夜间行车在整个公路交通中只占1/4,发生的死亡事故却占了一半.  相似文献   

11.
正与白天相比,夜晚路上通行车辆相对较少,然而,夜间行车往往却会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很多重大交通事故都是在晚上发生的。首先,夜间照明条件有限,人眼的观察范围和清晰程度会受到很大影响。白天行车时可通过观察周围参照物进行判断的车距、辨别的方位、躲避的障碍物等信息,在夜间都会因受光线变化影响,变得难以仅凭肉眼迅速做出判断。此外,夜晚的高速公路上,大  相似文献   

12.
以行车试验为基础,通过与白天行车状况的比较,探索夜间在高速公路行车时,在直线路段上车速与驾驶员心率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在平曲线路段上车速与半径之间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夜间行车由于车辆和行人少,驾驶员爱开快车.但因视线差且驾驶员易疲劳,使交通事故更易发生.因此,夜间驾驶汽车比白天更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4.
王雪松 《汽车运用》2005,(12):35-35
夜间驾驶汽车与白天行车最大的不同点是驾驶员的视野明显变窄,视觉能力较差,加之灯光的照射,视力明显下降。尤其是在照明不良的道路上,一些地形、地物隐蔽在黑暗之中,难以辨认,需要借助车灯照明观察道路交通情况。因此要求驾驶员必须放慢行车速度,正确检查、使用照明装置,才能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夜间行车,由于光线差能见度低、驾驶人身体疲劳、路况不佳等多种因素导致事故发率要远大于白天。作为驾驶人有必要了解夜间行车相关注意事项,做到有备无患,确保夜间行车安全。夜间行车注意事项勤休息可避免疲劳驾驶通常来说,日间行车3至4个小时就要停车休息一下,而夜间光线不好更不能长时间驾驶。如果只有一人开车,就要到尽早开到途中的服务区休息,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疲劳驾驶。遇到大车勿走神夜间路上货车较多,在夜间行车要有意识降低车速,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离货车远一点。需超越货车时,除切换灯光提醒之外,还应鸣喇叭,以引起货车驾驶人注意。  相似文献   

16.
黄斌  陈永美 《驾驶园》2008,(9):67-67
进入夏季以来,由于白天太阳暴晒,天气闷热,机动车辆大都选择在夜间行驶,特别是长途运输车辆驾驶人白天怕热休息,天黑天气凉爽时才赶路,另外夏日天黑时路面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流量也相对高于白天。据统计,夏日19时至24时路面上的机动车流量和非机动车行人的流量要高出白天的2—3倍,纵观交通事故的各类成因,劝君夜间行车切记以下三大忌:  相似文献   

17.
夜间行车     
徐雨 《汽车杂志》2006,(11):146-147
夜间行车对于新手来说会困难重重,首先是夜间视野变得极差,很多情况都无法及时辨别,其次就是夜间行车光线来源不固定,容易产生错觉,这些都让新手头疼不已,这期我们来看看夜间行驶该注意些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新夜视系统     
占强 《世界汽车》2007,(1):97-97
对于经常开车的人来说.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夜间行车.一不小心就会酿成事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事故统计表明.42%的交通事故和58%的重大交通事故都发生在夜间或是白天光线条件较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一要认真检查车况。出车前,驾驶员应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若无法排除时,则不能出车。尤其对灯光线路要仔细检查,并携带必要的备件。二要保持足够的睡眠。驾驶员若准备夜间行车,白天应有足够睡眠;如夜间行车困倦时,应停车下车活动驱走倦意;若十分困倦,应停  相似文献   

20.
葛秀宝 《汽车运用》2001,(12):40-41
夜间行车由于夜间能见度差,需要精力格外集中,和白天相比更容易产生疲劳,对路面容易产生错觉,错误地判断路面范围,特别是在坡道顶端或转弯处,易发生碰撞或把车驶出路外造成事故。其次,由于夜间道路情况简单,许多驾驶员习惯性地将车越开越快,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夜间灯光照射范围有限,而道路两侧情况基本看不到,如两侧出现突然情况,很难及时处理,当发现时车辆已高速驶近,要采取措施为时已晚,只得高速通过,因而造成险情或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