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视听资料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在海事行政执法中具有其它证据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如何在海事监管实践中获得合法、有效的视听资料证据,本文将尝试在这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所谓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进行调查前,依据申请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海事证据保全虽然理论上可以说是证据保全中的一种,但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五章对它进行了规范。其中第62条就明确界定:海事证据保全是指海事法院根据海事请求人的申请,对有关海事请求的证据予  相似文献   

3.
海事行政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是海事管理机构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能活动,海事行政处罚、海事行政强制以及其他依法进行的海事具体行政行为都需要相关的有效证据予以支持,因此,如何使调查获取证据的过程符合法定的程序,如何使获取的证据符合法定的要求,如何把握好所获取的证据在海事行政案件中的运用,就成为了海事执法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浅议海事调查证据与海事诉讼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据是指用于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证明。无论海事调查还是海事诉讼过程中,证据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海事部门查明事实的基础,也是海事法院审判的依据。由于海事调查证据与海事诉讼证据都是对事实的证明,因此这两种证据有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但由于调查取证的方法、证明的侧重点、法律规定的不同,海事调查证据与海事诉讼证据必然存在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两种证据在各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并参照国外海事调查情况,提出海事调查证据与海事诉讼证据的关系。海事部门海事调查的性质和目的我国自建国以来,直到《海上交通安…  相似文献   

5.
海事调查证据与海事诉讼证据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事调查证据与海事诉讼证据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海事部门和海事法院在处理海事案件时通过合理的、深入的沟通,合法利用相关资料,对提高海事调查质量,协助法院查清事实,并作出公正判决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证据,在海事执法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获取、保全电子证据,确保电子证据的证明效力,是当前海事执法工作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海事证据保全是指海事法院根据海事请求人的申请,对有关海事请求的证据予以提取、保存或者封存的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中国出现第一个关于电子证据的民事诉讼案件后,电子证据日益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如今,在证据信息化的大趋势下,船舶航海电子设备及内部办公软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数据在海事监管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VDR、GPS和AIS等航海设备产生的数据在海事监管工作中也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的电子证据为海事监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文中对海事电子证据利弊及使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强调了海事电子证据证明力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在海事监管中,执法人员经常会发现各种各样的违法行为。在对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之前,必须在案件调查中获取有效的证据,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直接关系到违法案件的顺利结案。结合在海事窗口行政处罚和执法大队现场执法的经历,分析海事违法行为调查取证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海事违法行为调查取证的经验,供海事执法人员调查取证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晓东 《水运管理》2007,29(11):30-32,35
为探讨海事调查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有效途径,介绍法院调用海事机构海事调查证据的范围、时限、形式和程序,分析海事调查证据的法律效力,认为海事机构和法院之间应尽早建立具体、完善的协作机制和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上编队活动半径的不断扩大对高可靠性超视距通信保障手段需求,提出基于空中平台构建海上超视距空基骨干网技术体制设想,分析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为编队超视距大容量通信手段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海事声像档案原件数字化,对档案信息的现代化管理、使用和传播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分析了声像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实现步骤及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谷雨 《世界海运》2003,26(4):19-20
对海事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现地所在管辖区的海事机构管辖”可使调查、取证、处理的效率与结果得以充分保证,这一地域管辖原则更符合海事行政处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三维仿真技术在航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三维仿真技术应用到航标管理中,有利于航标管理部门更加科学直观地对配布、监控、维护海上航标。通过深入研究IALA组织提出的有关"三维航标应用"推荐要求,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高新信息技术在航标领域的应用情况,并结合航标日常管养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展了基于三维实时仿真技术的航标管养、监控等研究工作,并通过运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的高逼真三维视景仿真和船舶操纵仿真的功能,开展了具体的航标配布模拟检验应用研究工作。结合厦门港主航道航标配布的实际需求,从检验航标布设间距以及航道转向点航标布设最佳位置两个应用层面,介绍了如何利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为航标配布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张洪礼 《中国水运》2007,5(4):19-20
海事调查处理制度是以解决海上交通事故发生为目的而产生的。在进行海事调查的工程中,海事行政主管机关要对当事船舶、设施、人员进行调查取证,进而运用所掌握的证据,遵循一定的原则规律找出交通事故原因并最终判定当事人的责任。在海事部门调查工作中,如何收集运用着证据重现事故发生事实并据以认定事故发生原因是整个事故调查工作的集注与核心。我国的海上事故调查工作起步较晚,海事调查处理制度还存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and analyze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academic research. For articles published in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 (MPM) in the period 2001 to 2012, the most frequent topics addressed include shipping performance/management and shipping finance. For articles published in Maritime Economics & Logistics (MEL) in the period 2002 to 2012, the most frequent topics addressed include port performance and shipping performance/management. MPM articles are more likely than MEL articles to utilize the institutional (IS) methodology and MEL articles are more likely than MPM articles to utilize the optimization (OP) methodology.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proposition theoretical research may b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undertaking research in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areas for which data are unavailable, insufficient, difficult to obtain, or of poor quality. Future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needs to include focus on: (i) maritime shippers, (ii) maritime transport chains, (iii)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 (iv) the quality of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and (v) maritim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文中阐述了海事行政处罚工作中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概念和适用法定条件,分析了执法实践中适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海上高频电子邮件技术[1]是海上高频数字通信技术的重要部分,使用PACTOR-Ⅲ协议和现有海上中/高频无线电设备,经由全球链路网( GLN)与陆上用户进行通信.海上高频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PACTOR-Ⅲ协议和T总线协议.对海上高频数字通信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调制、编码和码率、振幅因数与发射机输出功率、数据包的结构、控制信号、信号特征等技术问题的分析,对海上高频段新通信技术的引进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Long-term change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for many sectors in the maritime industry.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rom which such long-term changes may be reliably derived is often limited. Here we briefly illustr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esent an approach on how quasirealistic environmental models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existing data to reconstruct recent long-term changes and to derive scenarios of future developments. We concentrate on variables of primary importance for the maritime industry, namely wind-storms, wind-waves and storm surges. Examples are provided for the North Sea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