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内河航运发展迅速,但由于内河各闸口的属地及归属部门并不相同,其部门之间的信息缺乏统一的共享及管理机制,成为制约船联网工程实施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资源共享及管理机制的优劣决定着船联网工程的成败。本文对我国内河航运船舶的信息资源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船联网中的跨区域信息资源融合与管理系统,可有效实现内河各船舶及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内河航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内河航运非常发达,同时随着船联网的兴起,内河航运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本文针对船联网中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异构网络之间垂直切换的一般流程和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垂直切换信号预测算法。并通过试验仿真分析,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此算法可以应用于实际中对船载终端的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和同构网络的水平切换。  相似文献   

3.
我国内河航运具有归属地涉及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特点。随着航运业的飞速发展,船舶航行通过不同区域的现象越来越多,传统依靠人工的船舶身份认证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航运效率的要求,一个高可靠性、自动智能船联网身份认证系统成为内河港口急需上线的设备。同时,随着物联网、RFID、通信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船舶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越来越便捷,性能更高。本文分析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设计高效的船联网身份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4.
牛文彬  于敏 《水运管理》2010,32(6):23-24,39
为加快内河航运发展,分析当前我国内河航运发展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政策缺乏协调、市场管理有待规范、产业链疲软等问题,提出内河航运开发应上升到“大物流”的层次,以提高内河航运物流企业对制造业的综合物流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目标,并对我国内河航运物流开发提出建议:加大科研力度,提倡科学规划;建立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机制;创建可持续的滚动开发机制;加大对内河航运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陈奕超  陈冬  刘春启 《水运管理》2023,(3):10-13+33
为提高江苏省内河水运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基于对江苏省交通运输船闸联网收费数据的分析,对全省航闸运行、货物运输情况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数据预处理、总体情况分析、船闸运行分析、货物运输分析等4部分的算法设计,并采用2021年全年过闸数据对全省内河航运发展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于全面提升江苏省港航行业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及综合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高速公路光纤联网背景下,探讨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网络架构问题。参考ITU采用的相关研究方法,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网络架构由国省骨干通信网、省内骨干通信网、终端节点接入网和航运要素感知层等层次组成。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工程的实施,能够为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前三层网络,尤其是骨干网提供资源支撑。以珠江为例,对该网络架构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三角船联网开发项目,本文探讨了太阳能和风能在船联网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结合嘉于硖线航道进行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最后就风光互补系统在船联网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数字航道船联网及供电分析长三角数字化航道船联网项目是国家物联网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8.
船联网组网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船联网研究现状,给出船联网的结构、系统模型、定义和分类。船联网的组网形式是研究和实现船联网的关键技术,对此,研究、综述7种组网技术,并给出不同组网技术的性能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移动网络和通讯技术快速发展,船联网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船联网通信常常存在网络中断频繁、终端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对船联网通信技术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船联网的信息缓存和网络断接的查询等问题,系统介绍基于客户查询的语义缓存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船联网进行软件和硬件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的中国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中国内河航运基础设施现状及其建设取得的成就,对内河航运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张浩  代礼红  吕刚  徐红 《水运工程》2023,(10):158-163
针对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所在河段不断航,且来往船舶多,临时航道通航环境复杂的情况,设计开发了施工期智能航道系统,该系统以电子航道图为显示基础,实现航道水位、流速流量和水深的实时监测、航标遥控遥测、船舶动态管理等功能,并提供共享与服务接口,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对河道表面流速场的非接触、无人值守的实时测量,以及对航标、船舶的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龙溪口枢纽工程施工期工程河段的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电子海图信息系统(ECDIS)在船舶航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新梅 《船电技术》2012,32(6):32-34
为进一步丰富电子海图信息系统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电子海图信息系统在海上航行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ECDIS与雷达、AIS、VTS的兼容作用,进行数据融合,优势互补,为船舶导航提供可靠的信息。通过兼容作用确保船舶安全航行、船舶避碰和岸基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施工河段长、工程量大且工序多,施工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船舶种类多,施工安全生产控制与河段通航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依托长江干线下、中、上游典型大型航道整治工程,围绕工程施工全过程风险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采用理论分析、仿真模拟、现场试验、系统研发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构建了通航安全与施工生产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研究了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施工安全保障与控制技术,并基于AIS和云技术开发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区安全综合信息平台,为保障大型航道整治工程生产及通航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海直达船舶及海船的操纵性能比较,从江海直达船舶入海航行、海船进江、江海直达船舶避碰三方面对江海直达船舶航行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船闸通过能力与日平均过闸次数、一次过闸吨位、年通航天数、船舶装载系数以及运量不均衡系数有关,在船闸运营过程中这些因素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消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采用基于MC法的计算机仿真研究船闸通过能力,并以新夏港河船闸年过闸货运量作为研究对象予以说明。运行结果表明,计算机仿真能够较好地应对不确定性问题,为船闸工程建设中船闸通过能力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三峡库区航道的情况,对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行船舶的类型及航道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是可行的。对航道维护尺度进行了计算校核,目前航道维护尺度标准基本满足现有在川江航行船舶尺度要求。同时介绍了在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航路改革后,由于部分航段未实施炸礁整治,目前汛期不能实现左右分边航行的原因,探讨了航标实行双侧连续配布后,航标等其他航道维护设施布设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岷江干流龙溪口枢纽以下河段为天然航道,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征,碍航特性极其复杂,加之河道历年来受挖沙采石影响,航道条件恶化严重。采用长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拟建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屏山镇岷江大桥段11处滩险的整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及优化研究。在碍航特性及滩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该段航道内干龙子滩、白甲滩以及新开河滩段3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滩段,从通航水流改善程度、挖槽稳定性以及船舶自航上滩等方面进行多组方案的比选,总结岷江下段典型代表性滩险的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陈飞  曾柏瑞 《水运工程》2017,(S2):93-96
深圳港铜鼓航道是大型货轮进出深圳各大港口的必经要道。针对抓斗船施工对通航船舶存在安全影响的问题,通过计算通航船舶的安全距离,确定抓斗船施工方案,在保证船舶通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抓斗船施工效率,通过精确定位及合理避让方案确保边施工边有序通航。  相似文献   

19.
赵鹏 《中国海事》2021,(1):68-71
海事现场监管是通过及时搜集和掌握辖区通航环境安全信息,跟踪船舶遵守交通管理法规情况,发现并处理通航水域异常及船舶违法违规行为,实现主管机关对管辖水域通航环境的有效监控;是对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海事监管中存在着"安全形势变化与监管技术需求不平衡不适应"的监管难题,无法在全天候、全辖区、全...  相似文献   

20.
邹开明  李俊 《水道港口》2012,33(6):510-514
结合枢纽整体水工物理模型试验、船模试验结果,针对"曲进直出"和"直进曲出"两种方案,从口门区通航条件、船舶过闸效率、枢纽湘江大桥的跨径布置、预留二线船闸的施工影响和对枢纽泄流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对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船舶进出闸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最终确定船舶进出闸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